翁俊
來美十幾年,我總是安安分分,卻不想還是走上了法庭,且是起訴美國人。客戶拖欠貨款,并顯露出跑路的跡象,于是我決定用法律武器,看看這個以法制聞名的國度,能否保護我的利益。
小額爭議法庭的起訴手續(xù)相當簡單。我在法院的網(wǎng)站,上傳了起訴表格,用信用卡付了審理費用。兩小時后,我收到法院的電郵,受理了我的起訴,但開庭日期在三個半月后。美國人官司多,名不虛傳。
小額爭議法庭的一個特殊之處,是原告自行將訴狀和開庭通知送達被告。送達的方式有幾種,但法院建議,最穩(wěn)妥的方式,是原告委托與案件無關的熟人朋友或?qū)iT的投遞公司,當面遞交,并明確告知被告,遞交文件的內(nèi)容。即便被告拒收,投遞人只需將文件放在被告面前,甚至地上,也算完成了送達。于是,我請朋友公司的員工,幫我送達。
開庭日下午,我早早來到縣法院。我翻看法庭門上的案件清單,一個下午,就有近二十個案件。輪流負責這個法庭的兩個法官的工作量,令我咋舌。
我步入法庭,在觀眾席坐下。法庭的前半部是審理區(qū),前端是法官席,右側(cè)是書記員和助理的辦公區(qū),左側(cè)是陪審團座席,但沒有陪審員,只坐著一個西班牙語翻譯。審理區(qū)中間擺著一張長桌,法官叫到名字后,原被告雙方從觀眾席走入審理區(qū),站在長桌前,接受問詢。
我的案件尚早,秉著“觀摩、學習、體驗”的精神,便仔細聆聽別人的案件,真是千奇百怪,形形色色,折射出美國平民百姓的生活。一個四十多歲的男子,把皮卡停在停車場,旁邊的車自燃,把他的皮卡一起燒了。對方賠償不夠,他要求追加修理費和誤工費。一個女的,與銀行溝通不暢,信用積分被扣,影響了申請就學貸款。她要求銀行修正信用積分。但法官表示,這個要求無法作為標的。頗具同情心的法官,與她討論了很久,最后只能建議她,再和銀行商量……終于輪到我了,但被告未到庭。我陳述案情,遞交證明材料,法官掃了一眼,確認了標的金額,即叫我回去等判決書。三分鐘,干凈利落,官司贏了。
第二天,我接到一個討債公司的電話,告訴我,被告在前一天下午,向洛杉磯破產(chǎn)法庭遞交了破產(chǎn)申請。我上網(wǎng)一查,難怪昨天被告缺席,原來在我出庭的時候,他在另一法庭,辦理破產(chǎn)申請。美國到底法制健全,無論原告被告,有理無理,都能找到法律武器,“維護”自己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