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ESTION
ANSWER
在互聯(lián)網時代,大家成天都泡在微信和微博里,我們很欣慰你沒有忘記老朋友:《汽車之友》雜志。
如果你在汽車方面有任何疑問,歡迎你與雜志編輯們取得聯(lián)系。我們的宗旨是:來信不拒,有問必答。
你可以在新浪微博@任何一位編輯,也可以在《汽車之友》微信公眾號留言,
還可以發(fā)郵件給我們:iask@autofan.com.cn,
甚至手寫書信至:北京市豐臺區(qū)南四環(huán)西路128號諾德中心2號樓17層 編輯部收
感恩季
凝眉花已逝,瓣瓣催人?
寫在新年到來時
不知不覺中,負責《問答》欄目已經近三年了,很珍惜這么長時間與大家在第一線交流的過程。這期間收到過讀者以各種形式與我們交流的信息,平信、短信、電子郵件、論壇,后來的微博、微信,當然印象最深刻的還是讀者親自登門拜訪,帶給我們很多真知灼見,同時讓我們更加清楚地了解我們的“衣食父母”真正關注什么,想要看到什么!
大家在雜志上見到的這些工作在一線的試車編輯平時都比較忙,出外勤比較多,所以他們回答大家提出的問題也都是抽出間歇性的時間,個別時候難免出一些小的紕漏,我自己更是如此,所以之前在雜志上回答的問題大家有不滿意的,我這里一并給您賠禮了,望大家多多包涵。不過我能保證的是,每一個回答問題的編輯態(tài)度都是端正的,也必定盡心盡力,糊弄那是萬萬沒有的,這些年干下來,我很清楚。
大家也許不太了解,編輯在《問答》欄目回答一個問題的平均所用時間要超過他們寫一篇試駕報告的時間。因為大家的問題五花八門,所涉及知識點也猶如繁星散落,即使是他們熟悉的領域,也得一個個去印證敲定。網上的帖子不行了可以刪,微博微信也可以刪,不過每期全國發(fā)行的雜志我們真收不回來,白紙黑字——誰都怕人戳脊梁骨??!
乙未年已踏春而來,由于編輯部的工作調整,這是我最后一期負責主持這個欄目,在此感謝大家良久以來對這個欄目的支持,也希望大家在未來多多交流。以后還是會在這里回答大家提出的問題,不過就是換個主持人。
恭祝大家新春快樂,謹代表個人和全體編輯部同仁給我們的“衣食父母”鞠躬了,愿大家身體健康,健康身體!
——朱熙
俄羅斯汽車品牌
如果真能見到這款實車,我們是非常有興趣進去把玩一番的
Q:
請問曾編輯,這款拍攝于俄羅斯的夏利N3車身,雅酷前臉的換標車型是什么車型?車標是Derways的嗎?
——互動CZZ
A:
說實話,我也不太清楚這款車的來歷,查了很多資料都尋不到蹤跡,可能栽在不懂俄語上吧……
如果從這臺車的形態(tài)來看,應該不是最近幾年的作品,因為它并不是夏利N3的復刻,你看看儀表盤遮光檐,其造型特性明顯是老夏利或者叫夏利經典版的直線條款式,因為2004年8月夏利N3上市時,設計上最大的改變就是圓潤化,包括儀表臺。如果從時間節(jié)點上來看,你提供的照片上這臺車使用了夏利2000的組合大燈以及前保險杠,所以可以推斷這臺“換臉夏利”應該是在2005年之前亮相的,因為還有一個線索:天汽在2004年2月推出了夏利2000的中期改款車型威樂,而威樂的組合大燈已經改成了全透明燈罩。
由于缺少具體資料來佐證這臺車,所以我們在前面的論述都純屬推斷。而關于Derways這家汽車公司,我們倒是有一些資料顯示其發(fā)展歷程。Derways這家蘇俄民營汽車公司成立于2002年,在2003年時注冊成為俄羅斯境內第一家民營汽車公司,注冊地是俄羅斯北高加索卡拉恰耶夫-切爾克斯自治州,Derways屬于俄羅斯水星集團的一部分。
不過Derways并不具備自主設計、研發(fā)和生產汽車的能力,所以在2005年從羅馬尼亞ARO引進了10系列小型SUV,不過很快ARO便破產了。于是在2006年Derways轉向中國的自主汽車產品,不過仍然是SUV車型,例如北汽的陸霸,以及鄭州日產帕拉丁,這兩款車在Derways的產品型錄上名為Land Crown和Saladin,在2006年以散件組裝方式生產了788輛。
我的猜測是,Derways從未正式投產過“改臉夏利”,一是因為改得太難看了,另外則是Derways并未與天汽有過正式接觸,這款車更像是一款展示用車。因為在Derways的官方網站上公布的資料中,正式投產的轎車是2007年8月引入的力帆520,產品名為Breez,售價為1-2.5萬美元。而與天津一汽正式接觸的俄羅斯車商應該是AVTOPASASH,在2007月6月,天津一汽向俄羅斯出口了5000臺威志轎車。
——曾俊夫
車身問題
Q:
編輯們好,我想問問承載式車身和非承載式車身有什么區(qū)別,還有它們各自的好處都是什么?
——常世龍
A:
汽車的各種專業(yè)名詞都非常直接,承載式車身,顧名思義車身承擔著“承載”的工作,車身既是車輛的皮膚、肌肉又是骨架。承載式車身的車輛發(fā)動機、懸架等零部件都會直接安裝在車身上,車身承受著來自發(fā)動機的振動,來自懸架傳自地面的振動,這種車身形式大部分情況用在各種轎車、城市型SUV上。非承載車身會有車架,發(fā)動機、懸架等部件都安裝在車架上,車身也會安裝到車架上。所以說,非承載式車身的車輛如果不裝車身“裸奔”是完全沒有問題的,而非承載車身的車輛是不可能的。
從外觀上我們其實便可以分辨出兩者的不同,承載車身一般情況可以將車身做得較低,車身一般情況會低過車軸的位置;而非承載車身由于車架的存在,車身不得不安裝于車架之上,所以位置一般較高。所以便會有那種車身很高,可是車內的高度卻一般的錯覺。
這兩者在駕駛感受上也會有不同,承載式車身的車輛駕駛起來整體性會更好,操控感會更好,非承載式車身的硬派SUV開起來差不多都有“船”一樣的感受,忽忽悠悠,反應遲鈍。
承載式車身一般用于轎車和城市SUV,這也是利用了它的優(yōu)點。它最大的優(yōu)點便是總體質量更輕,質量輕這個優(yōu)勢意味著跟多,所以僅這一項優(yōu)點便足以讓承載式發(fā)揚光大。相比非承載車身來說,它的空間利用率也更高,在鋪裝路面的舒適性更好。
非承載式車身最大的特點在于整體的剛性極佳,相比之下可以承受更多的沖擊,所以這也是硬派越野車選擇非承載式車身的最主要原因。
——石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