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漢文
如今,很多社區(qū)都安有不少的健身器材。社區(qū)健身器材都有其特定的鍛煉功能,恰當使用可以增加肌肉的力量和柔韌性、增強平衡能力、提高心肺功能和靈活性。但是,每一類健身器材的使用方法都有“禁區(qū)”,每一類器材也有人群禁忌,人們在使用前都要認真閱讀說明,同時要注意避開危險動作,動作正確,不僅避免受傷,還會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下面是器材錯誤使用若干例子:
伸背器:器材的主體是幾根木板圍成的圓桶形,這樣的器材主要用來拉伸背部。
典型錯誤:
有些老人用它蹭來蹭去,他們說這樣摩擦可以按摩背部穴位,疏通經(jīng)絡。但這樣的說法只是口口相傳,器材說明書并未標明有這些功能,這種說法沒有依據(jù)。有些老人則背部靠在上面,大幅度后仰,持續(xù)時間幾分鐘,直至力竭。
提醒:
會造成血液涌向頭部,心腦血管患者容易發(fā)病。拉伸的強度不宜過大,應以自己不感覺痛苦為限。拉伸至力竭,則容易頭暈,甚至拉傷肌肉。
仰臥挺身器:一種仰臥健身器結構,該仰臥健身器大體具有一主架桿,該主架桿上組設有一座墊及一背靠板,主架桿后端則組固于一斜立桿,藉以將該主架桿后端往上抬高呈一斜度狀態(tài),該斜立桿上則組設有腳靠桿;其特征在于,該仰臥健身器上設有計數(shù)裝置,該計數(shù)裝置由控制顯示器以及感應器所構成,該顯示器組裝于仰臥健身器上易于觀視處,該感應器則可組設于主架桿與背靠板部位,以感應使用者碰觸背靠板的狀態(tài),其感應訊號再由控制顯示器轉換成數(shù)字顯現(xiàn)于顯示面板上。?
典型錯誤:
健身的老人們常把它“開發(fā)”出各種用途,如壓腿,或做類似仰臥起坐的動作,練習腹肌。對于這類器材究竟有什么功能,老人們并未仔細研究。事實上,此類器材的使用也過于專業(yè),人們反復琢磨也猜不出它到底是做什么用的,于是,憑著想象,各人有各人的用途。
提醒:
用此類器材做類似仰臥起坐的動作,如果控制不好,會仰身倒下,嚴重受傷。很多健身者缺乏自我保護意識、相互保護意識。至于自行開發(fā)的一些“功能”,如無危險也罷,但器材沒發(fā)揮作用,實在可惜。
蹬腿器:
典型錯誤:
這個器材是訓練腿部肌肉的,玩器材的人琢磨一會兒就學會使用了。有些人動作過猛,有些人動作頻度過快,有些人動作結束時蹬直關節(jié)。其實,這樣一個簡單的器材,它的使用方法也大有門道,方法正確的話,很快就會見到效果。如果不正確,無異于一件“體力活兒”。
提醒:
動作過猛、頻度過快會造成肌肉和韌帶的拉傷。腿蹬直則是一個不正確的動作,它不能讓腿部肌肉持續(xù)承受重量刺激,因而訓練效果也不好。此外,訓練的強度應該隨自身狀況隨時調整,不應勉強自己,片面追求數(shù)量。其實,科學的肌肉訓練應堅持小重量、多次數(shù),訓練部位應該隔天進行。
扭腰器:
典型錯誤:
許多兒童站在上面,當轉盤玩,頭暈時極易發(fā)生危險。有些成年人站在上面,轉腰幅度過大,也容易造成腰肌損傷。
提醒:
要注意控制扭動的幅度,速度要慢,動作要輕柔,否則同樣有拉傷腰肌的危險。扭動的幅度不要超過180度,頻率控制在3~4秒完成一個動作為宜。
除了健身器材的使用方法錯誤,還要注意健身器材的人群禁忌。
呼啦橋:是鍛煉腰髖部柔韌性的器械,對于正常人群使用問題不大。
提醒:有腰椎疾病的人需慎用。
蹬腿器:主要用來鍛煉下肢和腰部力量。
提醒:患有髖骨軟化癥的老人不宜進行這項運動。所謂髖骨軟化癥,主要癥狀就是平時常有膝下痛,而且上下樓梯會覺得無力。這樣的老人,本來髖關節(jié)的負重功能就不好,如果再做蹬腿器,伸膝肌群就可能會受損,從而加重原有的癥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