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珊珊
中國人奔赴世界各地搶購產品已經不是新鮮事,但是在日本搶購馬桶蓋卻讓人大跌眼鏡——馬桶蓋而已,最上不了臺面的東西,哪里沒有,為何非得去日本買呢?可是離奇的事情確實發(fā)生了:秋葉原一家大電器店銷售人員說:“馬桶蓋幾乎處于斷貨狀態(tài)?!?/p>
蜂擁而至的中國人給日本的馬桶蓋銷售做了一個大大的廣告。
日本馬桶蓋好在哪兒?
“去日本買馬桶蓋”,最先出自中國財經作家吳曉波的筆下。一月份,他與他的團隊到日本沖繩開會,卻見各位伙伴們開始了大采購,很多人買了吹風機,據說采用了納米水離子技術,可以讓頭發(fā)更加柔順;很多人買了陶瓷菜刀,據說耐磨是普通鋼的60倍;很多人買了電動牙刷,最新的一款采用了LED超聲波技術。讓他吃驚的是,居然還有三個人買回了五只馬桶蓋。他寫道,“這款馬桶蓋一點也不便宜,售價在2000元人民幣左右,它有抗菌、可沖洗和座圈瞬間加熱等功能,最大的‘痛點’是,它適合在所有款式的馬桶上安裝使用。”
沒想到,一篇文章引發(fā)了中國人在日本搶購馬桶蓋的熱潮。被瘋搶的馬桶蓋到底好在哪兒?這種馬桶蓋被稱為“衛(wèi)洗麗”(英文washlet的音譯),“衛(wèi)洗麗”有兩種類型,一種是一體式,一種是分體式,即可以在家中原有的馬桶上加裝自動沖水馬桶蓋。由于其便利性,得到了很多中國顧客的搶購。
這種馬桶蓋有著讓人眼花繚亂的功能,集便蓋加熱、溫水洗凈、暖風干燥、殺菌、播放背景音樂為一體。有男用和女用的模式,可以根據性別的不同來調整水量、水溫和方向。一般普通型產品能夠選擇男女、調節(jié)水量,而高端產品還增加了調節(jié)水溫、手動微調等模式,有些還加入了按摩功能。最新的產品中還加入了智能控制模式,甚至可以通過手機對潔身器進行控制。如果是冬天,恒溫座便蓋還會讓人任何時候坐上去都是暖暖的,便后還會吹出溫暖的風將屁股烘干。
它在日本的普及率很高,有70%的家庭都會選擇“衛(wèi)洗麗”,不要說飯店,甚至在企業(yè),或是郊區(qū)的公共衛(wèi)生間等場所都會有它的身影。而在日本以外的很多國家里,即使是四星、五星的飯店都不一定有這種設備,因此當看到日本的衛(wèi)生條件后,都會讓很多外國人感到驚訝。用習慣以后,會產生一種依賴感,因為它實在讓人太舒適、太潔凈了!
熱愛干凈的日本
日本的馬桶給人提供便利,但往深里來看,日本的馬桶不僅僅是一個供人類“方便”的東西,更是一整套以人為本、處處體現便利細節(jié)的生活態(tài)度。
除了“衛(wèi)洗麗”的功能外,日本的“廁所文化”實在是很貼心又有趣的:在日本,即使是普通人的住房都會把廁所和浴室分開,進廁所時需要換上專門在廁所里使用的鞋;日本很多馬桶都會自動發(fā)出一些音樂聲,這是專門為日本女性掩蓋上廁所時發(fā)出的聲音而發(fā)明的,因為日本女性認為上廁所時發(fā)出的聲音讓人難為情。大阪的玩具公司還推出了一款名為“音姬”的“廁所音樂盒”,它播放的美妙音樂能掩蓋如廁時發(fā)出的尷尬聲音。日本洗手間的面積一般只有2平方米,于是他們想出了一個既解決了洗手需求,又節(jié)省空間,還能節(jié)約用水的“三全之策”:把馬桶水箱蓋設計成一個帶水龍頭的小水池,每次“方便”后可先用來洗手,洗過手的廢水經由蓋上的小孔直接存入水箱,以供沖水之用,沖水洗手合二為一;馬桶邊上還會掛一塊毛巾用來擦手;日本人出門不用帶衛(wèi)生紙,因為公廁無限量供應廁紙。當然路邊也會發(fā)帶有廣告的小紙巾。
去過日本的朋友都能深刻地感受到這個國家的潔凈,不論是沒有垃圾的道路、可以直接飲用的水、清新的空氣,再到舒適的廁所,每個細節(jié)都讓人驚訝。日本是一個出了名的熱愛干凈的國家,在日本,保持干凈是非常重要的,因為日本人覺得這不僅關乎個人的健康,更關乎一個人乃至一個國家的體面。而在一些日本文字里,“干凈”與“美麗”、“可愛”有著同一個含義。這就解釋了為什么“衛(wèi)洗麗”在日本那么受歡迎,成為日本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廁所是文明的尺子
要數人類歷史上的偉大發(fā)明,抽水馬桶絕對算一個。美國作家霍丁·卡特在他的小書《馬桶的歷史——管子工如何拯救文明》中寫道,“人類歷史上最默默無聞的英雄,就是發(fā)明下水道的智者,制作浴缸的能人,讓你領略淋浴魅力的才子,陰溝的建造者、卑微的管子工……愛爾蘭人也許拯救了人類文明一次,但管子工們拯救了無數次?!瘪R桶不僅拯救了人類的健康,更偉大之處在于,它免于人類隨時隨地不小心踩到大便的尷尬,而廁所也成為了衡量一個國家文明程度的尺子。
雖然日本的廁所是讓人最舒服,但這個技術卻不是日本人發(fā)明的。早在1594年,英國人約翰·哈林頓爵士,發(fā)明了最早的抽水馬桶,1880年沖水馬桶傳入美國,這種西方式的玩意兒在20世紀初進入日本,二戰(zhàn)后由于美國對日本進行改造,抽水馬桶才得以廣泛使用,并在日本人的研究之下,1980年日本的著名品牌TOTO發(fā)明了“衛(wèi)洗麗”這種自動水洗的坐廁系統(tǒng),使其成為“馬桶界的‘蘋果’”。
不得不敬佩日本這個國家,面積雖小,但無論什么都能做到貼心的極致。日本在產品上的精益求精改變世界,在科技上的不斷革新也影響了很多人的生活理念。比如說這幾年被中國人購買的日本電飯鍋,可以把“把兩塊錢的米煮成四塊錢的飯”,就是說它可以把米飯煮得更好吃。它的工藝好在哪兒呢?因為日本電飯鍋的內部構造使用的是南部鐵器,它早在1975年被注冊為日本的傳統(tǒng)工藝品,這種手法造出來的鍋煮出來的米飯自然在口味上比普通的鍋更勝一籌。
日本的制造業(yè)能打造出擁有高性能,且能長時間持續(xù)工作的一級品,讓日本制造成為放心產品的代言,是通過二戰(zhàn)后的不斷地努力才有的今天。就像日本的幼兒園會把小朋友裸露上身放到寒冬中鍛煉,以增強抗寒能力,這足以見日本從各方面打造國民、想要崛起的決心。而中國的制造業(yè)往往是通過低價格提供初級產品,放著國內產品不買到國外去買,是不是也可以看出生活水平已經提高的中國人對中國產品的不買賬?
所以,中國游客帶來的不僅僅是一個個電飯鍋、馬桶蓋,更是對更高科技、更好生活的追求啊!
(劉晨宇薦自《世界博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