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華宗
摘 要:在教學過程中,要想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就要讓學生參與課堂,成為課堂的主體。小組合作學習的教學方法就是將課堂交給學生,讓學生通過合作來獲得新知識。
關鍵詞:小學;小組合作學習;有效性
隨著新課標的推出,現(xiàn)代的課堂越來越重視學生在課堂上的主體地位,合作學習就是一種打破傳統(tǒng)教學,使學生真正成為課堂主人的一種教學模式。在這種教學模式中,不僅可以鍛煉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還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意識,使學生高效地利用課堂,高效地進行學習。
一、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要想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就要先讓學生對學習感興趣,只有對學習感興趣,學生才能投入到學習中,認真地參與小組合作學習。如果學生對學習不感興趣,學生就會在小組討論的時候出現(xiàn)“走形式”的現(xiàn)象,所以在小組合作學習的實施過程中教師要先培養(yǎng)學生對學習的興趣。
二、設置情景,幫助學生學習
在小組合作學習的過程中,教師要先為學生設置一些問題,因為小學生并沒有什么學習經驗和技巧,所以為了讓學生更高效地學習,教師就要為學生設置一些問題。這樣學生就可以根據(jù)教師提出的問題找到學習的方向,在小組合作學習的時候可以有針對性地進行討論和學習。這樣的教學方法還可以防止學生在學習知識時偏離正確的方向,少走偏路,讓學生更快更高效地學習。
三、做好監(jiān)督工作
在小組合作學習的教學模式中很容易出現(xiàn)走形式、學生發(fā)展不平衡等問題,教師在學生進行小組合作學習時,一定要監(jiān)督好學生的學習。在教學中,教師要明確地給每個小組分配任務,這樣就可以讓學生有充實的課堂,同時在小組學習情況匯報和回答問題的時候,教師要盡量顧及每個階段的學生,不能只讓優(yōu)等生成為課堂的主人,要多關心學困生,讓每個學生都得到進步和發(fā)展。
合作學習的教學模式是讓學生成為課堂主人的一種教學模式,在這種教學模式中學生之間交流、爭論、互教互學,共同提高,既充滿溫情和友愛,又充滿互助與競賽。同學之間通過提供幫助而滿足自己的同時,也滿足別人的需要,教師在小組合作學習的過程中做好監(jiān)督和輔導工作,幫助學生學習知識。同時,在這樣的學習氛圍中,還可以從小學就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合作能力,幫助學生全面發(fā)展和茁壯成長。
參考文獻:
劉濤.基于學生主體需要的合作學習:試析合作學習在實踐中的困境[J].教育發(fā)展研究,200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