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杰
安徽省阜陽市阜南縣第三人民醫(yī)院內科,安徽阜南 236300
急性腦梗死是中老年人群常見危急重癥之一,若不采取積極有效的救治措施,則患者神經、運動功能極可能遭受不可逆的破壞,對患者日常生活、工作造成嚴重影響[1]。近十幾年來,急性腦梗死研究方面最值得關注的領域就是對大腦可塑性的深入了解和康復治療對神經功能恢復的重要作用,同時國內外相關研究證實,對腦梗死患者開展早期康復訓練可顯著促進腦血管病患者功能恢復,降低各種并發(fā)癥發(fā)生率。本研究采用“疏血通+依達拉奉+康復訓練”的聯合方案對24例急性腦梗死進行藥物、運動干預,觀察患者的神經、運動功能改善情況。
選取2011年1月~2014年3月本院神經內科收治的48例急性腦梗死患者作為研究對象,臨床診斷參照李大年[2]主編的《現代神經內科學》中有關腦梗死的診斷標準。選取標準:①取得患者本人同意,并簽署知情同意書;②年齡>18周歲,能夠正常配合本研究并完成相關量表填寫;③發(fā)病至送入醫(yī)院時間<90 min。按照隨機數字表法將患者均分為兩組,研究組24例:男性15例,女性9例,年齡39~71歲,平均(48.0±8.0)歲。對照組24例:男性14例,女性10例,年齡40~69歲,平均(49.5±6.0)歲。兩組患者的性別比例、年齡構成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兩組患者入院后均給予本科急性腦梗死患者常規(guī)治療措施,如降顱內壓,阿司匹林、胞二磷膽堿等抗血小板聚集治療,他汀類藥物調節(jié)血脂、預防腦水腫及并發(fā)癥等。對照組給予復方丹參注射液(四川三精升和制藥有限公司;批準文號:國藥準字Z51021303),20 ml溶于250 ml生理鹽水中靜脈滴注,1次/d。研究組給予疏血通注射液(牡丹江友搏藥業(yè)有限責任公司;批準文號:國藥準字Z20010100)6 mg溶于250 ml生理鹽水中靜脈滴注,1次/d;依達拉奉注射液(南京先聲東元制藥有限公司;批準文號:國藥準字H20050 280),30 mg溶于100 ml生理鹽水中靜脈滴注,2次/d;同時結合早期康復訓練:均于術后48 h內開始進行訓練,急性期主要進行保持臥床姿勢的體位及關節(jié)活動,如翻身、左右側臥等體位變換及肢體關節(jié)伸、屈及內外旋被動活動,每天訓練5~10次,15 min/次;恢復期可進行仰臥-坐起、床到輪椅、坐位-站立位的轉移訓練及橋式運動,每天訓練5~10次;功能鍛煉期主要進行步行、上下樓梯、肢體負重及洗漱、穿衣、如廁等日常活動訓練,3~5次/d。醫(yī)護人員教會家屬在各個階段輔助患者進行訓練的正確方法,以減少因訓練不當導致再次受傷。兩組患者均治療28 d(1個療程),均連續(xù)治療2個療程。
采用美國國立衛(wèi)生院神經功能缺損評分[3](NIHSS)相關量表對患者治療前后神經功能缺損程度進行調查,分值0~45分,分值越高提示神經功能缺損越嚴重;采用簡化Fugl-Meyer[4]運動功能評分量表(Fugl-Meyer assessment,FMA)來對患者患肢運動功能進行評價,滿分100分,分值越高提示運動功能越好。
基本痊愈:意識清楚,能夠正常應付日常事務,肢體肌力評測≥Ⅲ級;顯效:患者意識清晰,但肢體肌力評測<Ⅲ級;進步:患者意識仍有模糊,不能應付日常事務;無效:意識完全模糊或死亡。
數據采用SPSS 17.0軟件進行統(tǒng)計分析,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治療2個療程后,研究組的總有效率為87.5%,明顯高于對照組的62.5%,研究組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表 1)。
表1 兩組臨床療效的比較[n(%)]
兩組治療前的NIHSS、FMA評分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2個療程后,研究組的NIHSS、FMA評分較對照組改善幅度更為顯著(P<0.05)(表2)。
表2 兩組治療前后NIHSS、FMA評分的比較(分,±s)
表2 兩組治療前后NIHSS、FMA評分的比較(分,±s)
與同組治療前比較,*P<0.05;與對照組治療后比較,#P<0.05
組別 NIHSS評分治療前 治療后FMA評分治療前 治療后研究組(n=24)對照組(n=24)27.8±9.6 28.0±10.0 11.2±6.9*#19.1±8.5*21.0±5.5 21.7±5.0 54.7±11.9*#40.6±9.4*
腦梗死后神經、運動功能障礙對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及生活質量造成嚴重影響,如何采取積極有效的治療措施挽救腦梗死患者神經功能、改善患者肢體運動功能已成為當前神經內科醫(yī)護人員的重要研究課題。疏血通注射液和依達拉奉均是治療腦梗死的常用藥物,疏血通是由地龍、水蛭等中草藥中提取活性成分制成,具有活血、祛瘀、通絡、利尿之功,其所含的水蛭素是具有較強抗凝作用的凝血酶特異抑制劑,在改善腦梗死患者血流動力學方面效果突出,而依達拉奉則主要通過抑制脂質過氧化、清除羥自由基發(fā)揮減輕腦水腫及延緩神經功能損害的作用[6-8]。近年來,國內外大量研究表明,特別是針對急性腦梗死患者,藥物治療只能從病理生理機制去阻止疾病進一步發(fā)展,但對于已受損神經、運動功能的恢復效果較差,因此,針對腦梗死患者運動、神經功能恢復的早期康復治療意義重大。梁天佳等[9]對117例腦梗死患者在抗凝、溶栓、腦保護等常規(guī)治療基礎上施行早期康復訓練干預8周,患者的Barthel指數、FMA兩項運動功能指標評分明顯提高,本研究中24例腦梗死患者在疏血通、依達拉奉用藥基礎上再給予早期康復訓練,結果該組患者的NIHSS、FMA指標改善幅度明顯優(yōu)于給予常規(guī)治療的對照組,說明在腦梗死發(fā)病早期通過正規(guī)的康復訓練可對受損運動神經元的重塑發(fā)揮重要作用[10]。
綜上所述,疏血通、依達拉奉聯合早前康復訓練治療急性腦梗死的效果突出,能夠促進患者受損神經、運動功能的早期康復,可作為臨床治療急性腦梗死的首選方案。
[1]羅建寧.急性腦梗死治療新進展[J].實用心腦肺血管病雜志,2010,18(10):1546-1547.
[2]李大年.現代神經內科學[M].濟南:山東科學技術出版社,2009.
[3]李紅.腦梗死患者血液流變學和血脂的測定及其臨床意義[J].實用心腦肺血管病雜志,2013,21(3):59-60.
[4]洪亞軍,夏輝,袁作文.腦梗死后出血性轉化患者的臨床特點分析[J].實用心腦肺血管病雜志,2012,20(12):1926-1927.
[5]王強,劉福友.疏血通注射液治療急性腦梗死30例[J].陜西中醫(yī),2012,33(2):158-159.
[6]許靜,王幼萌,寧彬.依達拉奉治療急性腦梗死的臨床研究[J].實用心腦肺血管病雜志,2011,19(6):904-905.
[7]溫紅梅,竇祖林,萬桂芳,等.表面肌電生物反饋聯合吞咽訓練在腦梗死恢復期吞咽障礙患者康復中的應用[J].中華物理醫(yī)學與康復雜志,2013,35(012):979-983.
[8]徐莉,李玲.康復訓練對大鼠腦梗死神經功能恢復的影響[J].中華物理醫(yī)學與康復雜志,2000,22(2):86-88.
[9]梁天佳,龍耀斌,伍明,等.法舒地爾聯合康復訓練治療腦梗死后血管性癡呆[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3,33(001):195-197.
[10]甄君,董杰,王雪晴,等.早期康復訓練對急性腦梗死患者血清腦源性神經營養(yǎng)因子表達及運動功能的影響[J].中國康復理論與實踐,2012,18(5):409-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