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海云
摘 要:課堂教學是實施素質教育的主陣地。新課標要求數學課堂教學要從“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與態(tài)度”這三個方面制定每堂課的教學目標。而情感與態(tài)度這一環(huán)節(jié)往往被淡化或忽視。事實上,初中學生正進入身體發(fā)育階段,他們需要與老師進行情感交流。初中數學與小學數學相比抽象性更強,學起來比小學困難多了。這就需要教師培養(yǎng)學生對數學的感情,所以數學課堂教學氣氛是否愉悅和諧,直接影響著師生、生生的交流,制約著課堂教學效率質量的提高。
關鍵詞:和諧;數學感情;教學質量;學習興趣
課堂教學是實施素質教育的主陣地。新課標要求數學課堂教學要從“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與態(tài)度”這三個方面制定每堂課的教學目標。而情感與態(tài)度者一環(huán)節(jié)往往被淡化或忽視。事實上,初中學生正進入身體發(fā)育階段,他們需要與老師進行情感交流。初中數學與小學數學相比抽象性更強,學起來比小學困難多了。這就需要教師培養(yǎng)學生對數學的感情,所以數學課堂教學氣氛是否愉悅和諧,直接影響著師生、生生的交流,制約著課堂教學質量的提高。根據自己的教學實踐,認為可從以下幾個方面營造和諧的氣氛:
一、察其顏,觀其色,聽其言,適時調節(jié)課堂氣氛
良好的課堂氣氛能使學生的思維處于最佳狀態(tài),而緊張的課堂氣氛使學生感到壓抑、沉悶,難以調動學習的積極性。所以,我在課堂上,不是只按照備課的內容完成教學任務,而是不斷觀察學生的表情,適時采取措施。學生的表情是一本無字的書,如果學生在課堂上雙目炯炯有神,充滿自信,說明學生對這一節(jié)的內容感興趣。如果面有難色,回答問題吞吞吐吐,說明學生的學習遇到了阻礙。此時我會立即停下來問明原因或調整教學速度。課堂上要注意觀察學生的學習行為,其行為是生氣勃勃還是萎靡不振?是一邊思考、一邊快速書寫還是冷漠、坐等浪費時間?是積極主動地自主學習還是被動的應付?是與小組同學主動地參與討論合作共享還是孤獨干坐?如果是前者,說明學生對學習內容是感興趣的,學習是自主的,積極的。如果是后者,則要根據人數的多寡,采取措施予以調節(jié),加以引導。學生回答問題時,不要隨意打斷他的話,應以親切的口吻、溫和的語氣引導那些膽怯的學生回答,讓學生感到老師親切的期待,給學生成功的體驗。
二、讓不同層次的學生能有表現(xiàn)機會,找到成功的喜悅
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都希望得到老師的肯定,體驗成功的喜悅,他們總是想展示自己的才能,希望得到老師和同學的贊許,當他們正確回答一個比較難的問題或解決了一道比較難的題目,都會從心底升起一股興奮感。在數學教學中要關注不同層次的學生,所提出的問題要有難有易,指名回答要注意觀察學生的表情,讓有把握的學生回答,使他們獲得成功的喜悅。這樣會增強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和信心。如果經常失敗,那么他就沒有學習興趣,情緒消沉,缺乏熱情。久而久之,班級學生學習數學的熱情就會越來越低,教師教起來就越來越困難。因此,我們要保護學生內在的學習積極性,給他們表現(xiàn)的機會,使他們獲得成功,無論是板演或回答問題都要讓學生盡量體面,自豪地解答出來,課堂作業(yè)也要考慮大多數學生的知識基礎和學習狀況,分層設置作業(yè),讓學生有選擇的余地,給不同層次的學生以成功的機會。讓學生品嘗到“跳一跳,摘桃子”的喜悅心情。
三、情境設置富有情趣,讓學生感興趣
常言道:良好的開端等于成功的一半。由于初中數學自身的抽象性,嚴謹性,使得學生在理解上感到困難,如果教學內容處置不當,教學手段不靈活,更使得數學課堂變得枯燥無趣、學生厭學棄學,上數學課成為學生的一個“苦”差事。所以教師要創(chuàng)設出淺顯有趣的數學情境,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讓數學學習變得輕松有趣、生動活潑而使學生產生濃厚的學習興趣,并處于最佳的心理和學習狀態(tài)。可以從以下三個方面設計出有趣的數學情境:
1.使學生能明確數學學習的意義和目的,必然使學生學習具有目標性,學習的興趣倍增,如果學習很長時間學生還不清楚在干什么,要解決什么問題,就難免產生困倦感和厭學感。
2.挖掘展現(xiàn)數學本身的魅力和趣味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使學生體驗到數學的奇妙、思維的快樂。如在數學情境創(chuàng)設中盡可能插入有趣的數學故事、游戲、笑話、圖文、卡片等,使學生對所學知識產生興趣。
3.創(chuàng)設問題串的數學情境,面對好中差學生,使他們在不斷克服困難的過程中享受到成功的喜悅,從而增強自信心,激發(fā)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提高學生的參與面和學習的有效性。
四、史話激情,培養(yǎng)民族自豪感
在教學過程中適當適時地向學生講述中國人民在數學上對世界人民的貢獻,給學生帶來意外的驚喜和興趣,如古有楊輝三角形,祖沖之把圓周率推算到小數點后第七位,數學家趙爽用弦圖證明勾股定理,今有陳景潤攻克“歌達巴赫猜想”等。這樣不僅能提高學生學習數學的熱情,而且能增強學生的民族自豪感,激發(fā)學生發(fā)奮學習為國增光。
五、直觀教學,激發(fā)興趣
課堂上教師要通過實物、折紙、剪紙、繪畫、電教、多媒體等手段來渲染氣氛,幫助學生理解。這種直觀教學,有助于喚起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使學生愉快地進行學習。例如在教學長方體的認識時,教師可指導學生選用大蘿卜,用刀切下一刀,建立面的概念,再切一刀形成一個面與第一面相交,建立棱的概念,這樣切6次,幫助學生認識到長方體有6個面,8個頂點,12條棱,這種直觀教學法使學生感到新穎,貼近他們生活實際,從中獲得學習數學的樂趣。
綜上所述,愉悅和諧的課堂教學環(huán)境是啟迪學生思維、開發(fā)學生智力、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重要前提和關鍵,是達成“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這個教學目標的有效手段。它有利于有利于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激發(fā)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提高學習效率。
參考文獻:
[1]劉兼,孫曉天.《數學新課程標準解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