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楠
濟南市中心醫(yī)院保健科,山東濟南 250013
糖尿病神經病變是屬于常見糖尿病慢性并發(fā)癥之一,其可累及中樞神經及其周圍神經,其多與遺傳因素、氧化應激以及缺血或缺氧性因素相關[1]。本研究分析了康復理療以及護理指導對糖尿病下肢感覺神經病變患者臨床效果的影響,現報道如下。
回顧性分析該院2013年9月—2014年9月收治的糖尿病下肢感覺神經病變患者共96例的臨床資料,按照治療和護理方法分為兩組,每組48例。對照組男女比例28:20,年齡36~80歲,平均(52.63±8.83)歲,病程5~16年,平均(10.04±1.23)年。研究組男女比例27:21,年齡37~81歲,平均(52.51±9.46)歲;病程5~17年,平均(10.32±1.68)y。兩組基線資料相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對照組予以飲食控制、藥物治療以及運動療法等,將患者的血糖控制在所需范圍內;研究組在對照組基礎上輔助于康復設備行下肢康復治療。護理方法:對照組予以糖尿病下肢感覺神經病變的常規(guī)臨床護理。研究組予以飲食護理,即制定合理的飲食計劃,以保持膳食平衡、控制患者總熱量,戒煙戒酒以控制患者血糖水平;針對患者存在的焦慮、抑郁等不良情緒予以指導,充分利用心理學知識穩(wěn)定患者情緒,調節(jié)其治療心態(tài);為改善和促進患者下肢血液循環(huán),應予以按摩、熱敷、適當的腳步運動,如采用溫度為40℃~45℃的溫水泡腳(2次/d,20~30min/次),保持皮膚清潔和干燥,按摩腳趾直至發(fā)熱,指導患者行自行腳部運動,著寬松衣物、透氣性棉襪與布鞋。
根據中華醫(yī)學會糖尿病學分會制定的相關療效標準判定臨床效果,顯效為臨癥顯著改善,神經傳到速度顯著改善;有效為臨癥基本改善,神經傳到速度基本改善;無效為臨癥無變化,甚至病情加重;總有效率=顯效率+有效率[2]。采用SF-36生活質量調查量表評定患者生活質量,滿分100分,得分越高表示效果越好。
數據應用SPSS 20.0軟件包統計,一般資料用均數標準差(±s)表示,組間比較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百分比(%)表示,以c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統計學意義。
研究組臨床總有效率為93.75%,顯著高于對照組72.92%,差異具統計學意義(P0.05)。
研究組PPG、FPG、HbAlc水平值均優(yōu)于對照組,差異均具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血糖相關指標情況(±s)
表1 兩組血糖相關指標情況(±s)
注:與對照組比較,*P0.05。
組別 例數(n) PPG(mmol/L) FPG(mmol/L) HbAlc(%)研究組 48 (8.98±2.12)* (6.56±1.53)* (5.89±1.00)*對照組 48 9.58±2.13 7.42±2.26 7.74±1.53
研究組生活質量各項評分值均優(yōu)于對照組,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生活質量情況((±s)分)
表2 兩組生活質量情況((±s)分)
注:與對照組比較,*P0.05。
組別例數(n)物質生活狀態(tài)社會功能軀體功能心理功能研究組48 (86.03±6.86)*(86.68±24.82)*(88.26±5.87)*(89.14±4.56)*對照組48 65.95±7.69 67.14±7.89 66.12±6.07 66.76±4.55
本研究發(fā)現治療護理后研究組臨床總有效率較高,約為93.75%,顯著高于對照組的72.92%,本研究結果與畢芝會等的研究結果相似,證實配合以護理指導的康復理療在治療糖尿病下肢神經病變方面的效果顯著。分析其原因在于,糖尿病的現代治療主要包括飲食療法、藥物療法、運動療法、健康教育以及血糖檢測五個方面,康復理療聯合藥物止痛、物理療法、服用維生素B族藥物予以針灸治療可有效實現患者肢體疼痛的效果。另外,配合與飲食、運動以及心理方面的護理指導,不僅可有效降低患者出現感染、燙傷等概率,優(yōu)化治療效果,還可有效提升患者的治療依從性,從而達到進一步強化治療效果的目的。若患病早期采用有效方案及時控制血糖,不僅可緩解下肢異常情況,還可顯著改善患者的臨床癥狀。本研究發(fā)現:研究組PPG、FPG與HbAlc,其血糖各項指標值均優(yōu)于對照組,而且研究組生活質量顯著優(yōu)于對照組,提示治療糖尿病神經病變的基本原則是對血糖的控制,而康復理療及護理指導不僅可控制患者血糖,還可改善其生活質量,故采用康復理療以及護理指導具有重要意義。
綜上所述,康復理療配合以護理指導治療糖尿病下肢感覺神經病變的臨床效果較好,可有效降低患者血糖,提高患者生活質量,具臨床應用價值。
[1] 梁澤容.紅外線照射聯合足部護理干預治療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的療效觀察[J].激光雜志,2014,35(8):101-102.
[2] 陳琳瑩.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診斷、治療和護理的研究進展[J].現代中西醫(yī)結合雜志,2014,23(12):1363-13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