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麗江 梁忠泉 關雪
一次性醫(yī)用口罩內雙側鼻塞吸氧對低氧血癥患者血氧飽和度的影響
范麗江 梁忠泉 關雪
目的 觀察一次性醫(yī)用口罩內雙側鼻塞吸氧的效果,并與鼻導管與面罩吸氧比較。方法 選取2012-03—2014-10重癥肺炎患者60例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A組、B組、C組3組,A組用鼻導管吸氧,調節(jié)氧流量3~4 L/min;B組用普通面罩吸氧,調節(jié)氧流量6~8 L/min;C組用雙側鼻塞吸氧,并加戴一次性醫(yī)用口罩,調節(jié)氧流量2~4 L/min。結果 給氧0.5 h后觀察血氧飽和度C組均高于A、B組(P<0.05)。結論 一次性醫(yī)用口罩內鼻塞吸氧,使得患者吸入的氧濃度較穩(wěn)定,不受呼吸頻率、潮氣量、張口呼吸的影響,而且方法簡單,避免了氧中毒的危險,較鼻導管與面罩吸氧更能很快糾正低氧血癥,效果滿意。
一次性醫(yī)用口罩;雙側鼻塞吸氧;低氧血癥
低氧血癥是呼吸系統(tǒng)疾病常見的并發(fā)癥之一[1],是指血液中含氧不足,動脈血氧分壓低于60 mmHg(1 mmHg=0.133 kPa)。長期有效的氧療,可以糾正低氧血癥外,對于治療慢性呼吸系統(tǒng)疾病的患者有提高活動耐受力,降低病死率的重要意義[2],但長期吸入高濃度氧,可產生大量的氧自由基,引起炎癥,細胞損傷,甚至并發(fā)各種急性或慢性肺損傷[3],而且也容易造成氧中毒。為了提高氧療效果,避免并發(fā)癥的發(fā)生,2012-03—2014-10我科對20例低氧血癥患者采用一次性醫(yī)用口罩內鼻塞吸氧進行供氧,取得滿意效果,現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我科2012-03—2014-10重癥肺炎患者60例,隨機分為A組、B組、C組。A組20例,年齡34~88歲;B組20例,年齡44~79歲;C組20例,年齡36~84歲。3組患者均有自主呼吸,年齡、病程及病情程度(動脈血氣分析)等方面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表1)。
1.2 方法 3組患者均先立即清除呼吸道分泌物。A組用鼻導管吸氧,調節(jié)氧流量3~4 L/min;B組用普通面罩吸氧,調節(jié)氧流量6~8 L/min;C組用雙側鼻塞吸氧,給患者加戴一次性醫(yī)用口罩,調節(jié)氧流量2~4 L/min。
1.3 血氧飽和度的測定方法 3組患者均采用同一品牌的監(jiān)護儀,并使用一次性血氧探頭,均在吸氧后半小時讀取血氧飽和度數值。
1.4 統(tǒng)計分析 對3組患者吸氧前后的血氧飽和度求差值,對各組差值進行正態(tài)性檢驗和方差齊性檢驗,若滿足正態(tài)性和方差齊性,采用單因素三水平設計定量資料方差分析,若數據不滿足正態(tài)性或方差齊性,采用Kruskal-Wallis秩和檢驗進行分析。
2.1 3組治療前后SPO2比較(表2) 由于數據不滿足正態(tài)性,采用Kruskal-Wallis秩和檢驗對吸氧前后的血氧飽和度差值進行比較,結果顯示H=19.009 7,P<0.000 1。說明3組患者吸氧前后的血氧飽和度差值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兩兩比較顯示A組和C組、B組和C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說明C組患者SPO2提高較明顯。
表1 3組的一般臨床資料比較
表2 3組吸氧前后SPO2比較
2.2 不良反應 A組和B組患者在24 h治療過程中各有2例出現嗜睡、煩躁,且B組20例使用面罩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不適,如自述憋氣、面部不適等。C組患者在24 h治療過程中未出現不良反應。A組和B組患者未經特殊處理,嗜睡、煩躁癥狀自行消失,B組憋氣和面部不適患者由護士耐心解釋,取得了配合。3組患者在治療過程中均未出現血、尿常規(guī)及血生化異常。
鼻導管吸氧存在FiO2不恒定現象,患者張口呼吸、咳嗽等均可使FiO2低于實際值,另外導管口易受痰液堵塞,同時氧氣從另一側鼻孔泄露,實際吸氧濃度更低,如果氧流量加大,患者自覺鼻腔吹風樣感覺,氧氣干燥,吸入后呼吸道干燥,患者常感不適,2例出現嗜睡、煩躁,影響氧療效果。
面罩吸氧對口鼻的遮蓋作用可有效地減少經口鼻散失的水分,有利于呼吸道的濕化,不容易造成氣道痙攣、黏膜干燥和痰液結痂的形成,可達到滿意排痰功效[4],保證氧氣吸入效果。但面罩吸氧時,由于面罩遮蓋口鼻,呼出的CO2是從面罩兩側小孔排出,部分CO2仍殘留于面罩內,反而會降低吸氧的濃度,難以糾正缺氧[5]。另外面罩由于是塑料材質,透氣不好,20例使用面罩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不適,2例出現嗜睡、煩躁,14例自述憋氣,15例自述面部不適、妨礙交流等。
一次性醫(yī)用口罩內鼻塞吸氧,由于口罩透氣性好,患者呼出的CO2直接透過口罩呼出去,即使重復吸入CO2,量也是很小,不至于產生CO2潴留,且少量的CO2對呼吸中樞有興奮作用,可刺激呼吸增加通氣量[6]。鼻塞吸氧加戴口罩不僅利于呼吸道的濕化,而且不會導致氧氣直接散發(fā)于外,使得患者吸入的氧濃度較穩(wěn)定,不受呼吸頻率、潮氣量、張口呼吸的影響,患者無不適癥狀,而且方法簡單,調節(jié)氧流量2~4 L/min即可,避免了氧中毒的危險,經濟適用,值得推廣使用。
[1]元波,元詠梅.談低氧血癥患者不同給氧方法的療效及護理[J].健康必讀雜志,2011(3):92-97.
[2]祁曉磊,高艷紅.慢性阻塞性肺炎疾病患者的生活質量研究進展[J].護理管理雜志,2009,9(2):34-35.
[3]葛玉梅,王浩彥.長期氧療對慢性阻塞性肺炎疾病患者的影響[J].國際呼吸雜志,2011,31(11):872-875.
[4]張春桂,何碧嬌,王美蓮.兩種不同的氧氣吸入法在昏迷患者中的對比[J].右江醫(yī)學,2008,36(5):580-581.
[5] 黃澤虹,劉翠月,鄭銀芳.3種不同吸氧方法提高血氧飽和度的效果觀察[J].中國臨床護理,2013,5(4):288-289.
[6]尤黎明.內科護理學[M].北京:北京醫(yī)科大學出版社,2000:19-24.
2014-12-04)
1005-619X(2015)06-0624-02
10.13517/j.cnki.ccm.2015.06.039
066100 北京軍區(qū)北戴河療養(yǎng)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