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健鵬
微課,就是以闡述某一知識點為目標,以短小精悍的在線視頻為表現形式,以學習或教學應用為目的的在線教學視頻。從教師角度看,微課作為一種重要的數字化資源,有效運用微課不僅可以改變傳統教學和教研方式,還可以增強課堂教學效果。從學生角度看,微課給他們提供了更多選擇,無論在課前、課中還是課后,只要有條件,學生都可以通過微課進行個性化學習,主動掌握學習節(jié)奏,構建知識體系。思品微課精選某一知識點(重點、難點、疑點)或教學環(huán)節(jié)(課前預習、情境導入、釋疑解難、知識拓展、歸納提升等),采用數字化手段加以處理,適當替代教師現場授課,能最大程度集中學生注意力,促進課堂教學的有效、優(yōu)效。
一、導學預習
思品教材,有些內容是比較復雜、抽象的。為了幫助學生理解和掌握相關知識,教師適宜預先制作課題的“導學預習”視頻,以便學生通過閱讀教材內容,觀看微視頻,結合下發(fā)的導學案,課前預習。比如,在講授《我國的根本政治制度》時,為引導學生課前預習“人民代表大會制度”這個知識點,我特地制作了《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微課,通過剪輯“人大代表選舉現場”“人大代表考察工作”“全國人大行使立法表決權、審議表決政府工作報告、選舉國家主席”等圖片,向學生直觀展示了我國的政治制度,然后要求學生帶著 “我國人民是怎樣行使民主權利的?如何認識全國人大的職權?” 這兩個問題閱讀教材。這樣直觀、生動、圖文并貌的展示方式激發(fā)了學生的求知欲,吸引學生自主參與到課前預習中來。
二、導入新課
思品課教學要凸顯思想性。為此,在講授思想性、教育性課題時,教師可選取時政熱點創(chuàng)設情境微課,導入新課。比如,我在講授《民族精神》時,以“12月13日國家公祭日”這一時政熱點為背景,通過剪輯“南京大屠殺紀念墻”“日軍進攻盧溝橋”“南京大屠殺慘劇”“侵華日軍比賽屠殺中國公民”“日軍飛機轟炸重慶”“中國軍民奮起抗戰(zhàn)”“平型關大捷”“臺兒莊戰(zhàn)役”“日軍戰(zhàn)敗投降”等圖片,再配以音樂,制作成情景微課。悲壯的歷史、慘痛的教訓、自強不息的民族精神,深深地撼動了學生的心靈,一下子把學生吸引回歷史中去,起到很好的導入作用。
三、釋疑解難
思品課有些知識點講起來很抽象,容易混淆。如何生動形象地講明知識之間的相互聯系,讓學生真正理解并接受,這時應用微課會很好地解決問題。比如,“未成年人的特殊保護”這一知識點是歷年中考的??键c,也是很多學生容易混淆的難點。如何判斷屬于何種特殊保護方式呢?為解決這一難點,我以自問自答的方式制作了一個5分鐘的視頻,首先提出問題:“如何判斷屬于何種特殊保護方式呢?”然后指出解題方法:“主要是看實施保護的主體是誰?也就是說是誰在保護未成年人?!痹僬故揪唧w的判斷方法:“1. 實施主體涉及家長(父母)、監(jiān)護人的屬家庭保護;2. 實施主體涉及學校、校長、老師的屬于學校保護;3. 實施主體涉及法院、法官、檢察院、審理未成年人案件的屬于司法保護;4. 其他的屬于社會保護。”再配套4道選擇題,通過講授解題過程,鞏固解題方法。這個微課,學生很容易在腦中形成深刻的印象,很受學生的歡迎。
四、知識拓展
由于認知水平、能力、學習態(tài)度等的原因,每個班級無可否認的都會存在差異,基于貫徹因材施教、分層教學理念的要求,教師應設法滿足不同層次學生的思品課學習需求。而在傳統課堂教學中總有部分學生很快完成學習任務,為了照顧其他學生,保持一致學習進度,教師通常不作另外安排,以致剩余時間不能被有效利用。這時我們可以根據學生的學習情況和課文特點,制作一些微課以備“不時之需”,完成學習任務的學生可通過觀看微視頻預習下一章節(jié)內容,也可以通過觀看微視頻了解章節(jié)知識中拓展延伸的部分。這樣,不同基礎、不同水平的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需要進行選擇??梢?,微課的應用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滿足學生的個性化學習需求。
五、歸納提升
章節(jié)知識整理歸納,是復習的重要環(huán)節(jié),也是總結提高的重要步驟。傳統教學中,歸納總結通常都是由教師完成的。而微課的應用,可以讓更多的學生學會自己歸納總結,借助微課隨時再現的功能,反復推敲,歸納知識,梳理關系,理解掌握,提升能力。尤其在復習課中,效果更明顯。比如,在期末復習《可持續(xù)發(fā)展戰(zhàn)略》時,對于“什么是可持續(xù)發(fā)展戰(zhàn)略?為什么要實施可持續(xù)發(fā)展戰(zhàn)略?怎樣實施可持續(xù)發(fā)展戰(zhàn)略?”等問題,我讓學生觀看微課,借助于微課寓教于樂,通過知識點的再現以及與實際問題的整合,構建知識網絡,掌握相關內容。
責任編輯 黃日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