晏建綱
摘要:有效的課堂提問能激發(fā)學生的興趣,而且還能夠鍛煉學生的思維,開啟學生智慧的大門。課堂提問是數學教學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提問始終貫穿于課堂教學的始終,直接影響著課堂教學的效率。因此,教學時,教師一定要重視課堂提問。本文結合以下幾點進行淺析。
關鍵詞:初中數學 ? 課堂提問
一、提問要恰當而及時
恰當主要指的是提出來的問題要符合學生的思維,問題的難度要把握好。太難的問題會給學生的思考帶來難度,長久下去會使得學生失去學習數學的信心;而過于簡單的問題又不能有效的鍛煉學生的思維。最好的問題是讓學生能經過一定的思考,找到解決問題的答案。提問也要講究及時性,主要指提問的時間點要及時。教師在教學時,要把握好問題出現(xiàn)的時機,及時地設置問題引導學生思考。否則,錯過了時機再去問學生,容易打亂學生的思維。
二、教會學生自己質疑提問
質疑是思維的導火索,同樣也是學生學習知識的內驅力,是探索問題的源頭。教師在傳授知識的同時,還要教會學生自己去質疑提問,這也是鍛煉學生學習能力的重要方式。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解放學生的“嘴巴”,讓他們敢于提問,其中,最重要的一點是要培養(yǎng)學生質疑提問的興趣,以趣生疑——由疑引發(fā)好奇心,然后再去積極主動地思考,促進學生不斷地去發(fā)現(xiàn)問題、探究問題、解決問題。在數學課堂教學中,教師還要努力地為學生創(chuàng)設寬松、愉悅的課堂教學氛圍,讓學生在這種愉快的氛圍下,敢于提問、善于提問,鼓勵學生敢于將自己內心的真情實感表達出來。這就需要教師在提問時,講究一點藝術,精心地加以設計,將問題設在重點處、關鍵處和疑難處,引發(fā)學生的主動思考,這樣才能有效減少因低效提問而造成的低效課堂現(xiàn)象的出現(xiàn)。
三、善于抓住重點和難點進行提問
數學課堂的教學時間是固定且有限的,這也就要求教師在教學時要將“好鋼用在刀刃上”,善于抓住教學中的重難點知識進行提問,以確保教學效率得以提升。首先,教師可以抓住重要的概念進行提問,因為,在數學教材中,有很多重要的概念都比較抽象,但是,這些概念又是整個數學教學的基礎,因此,在教學數學知識時,教師應該將此作為提問的重點。如果教師沒有給予概念教學以足夠的重視,就會使得學生對概念知識產生一些誤解,是會對學生之后的學習產生很大的負面影響。基于此,在教學時,一定要重視概念教學,在重點處設疑,以引導學生積極思考。其次,教師還要結合重要的數學方法進行提問。數學方法是數學邏輯思維的外在表現(xiàn),也是學生在解題過程中的重要武器。因此,在設問時,教師要重點進行提問。例如,幾何中經常會遇到需要添加輔助線的方式進行解題,當加入一條輔助線之后,整個題目也就會豁然開朗了。因此,在教學時,教師要將其作為重點知識來進行提問,引發(fā)學生的主動思考。此外,除了讓學生直接掌握這種方法之外,還要在思想上引起學生的注意和重視。
四、問題的設計要合理恰當
展開問題討論的關鍵點就在于問題的提出。在數學課上,無論是哪一節(jié)課,都需要遵循這樣一條固定的教學模式,即“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教學模式。學習數學知識的過程也是不斷發(fā)現(xiàn)問題、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的過程。但是,對于學生來說,提出什么樣的問題是學習數學知識最重要的一步。如果提出的問題過于簡單,那么則沒有任何意義;若提出來的問題較難,又很難達到預期的教學效果。因此,在教學時,教師可以先讓學生通過預習提出自己的問題,教師在引導的過程中,也可以把一些大的問題轉化成幾個小問題進行講授。數學學科的連貫性比較強,遵循著循序漸進的原則,因此,任何問題的解決都可以以前所學過的知識,或者把一些新知識和以前所學過的舊知識串聯(lián)起來,用所掌握的一些知識解決新,這也是學習數學比較常用的辦法。
例如,在組織學生學習“一元一次不等式組”這節(jié)內容時,教師可以提出這樣的問題:如何才能有效地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組,接著教師再告訴學生,所謂的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組實際上就是解兩個一元一次不等式,兩者的區(qū)別主要在于解集的范圍。這樣的教學,能夠讓學生更好地理解新知識,而且在一些比較簡單的問題上,教師還可以直接讓學生進行思考,提高教學的效率。
五、及時予以反饋
當學生回答完一道問題后,無論回答的正確與否,教師首先需要做的就是要尊重學生,對學生回答正確的地方加以肯定,對回答錯誤的部分再進行引導式的提問,假如學生還不能有效理解的話,教師也可以讓其他的學生幫忙補充一下,或者在課后找到該學生,對其進行耐心地輔導。這樣也能讓那些回答錯誤的學生不會產生負面情緒,反而還能促使他們對自己回答錯誤的知識點加深印象,減少他們對相關知識點再犯錯的幾率。教師及時的反饋也讓學生覺得問題回答錯誤也并不是一件丟臉的事情,而是一個非常好的查漏補缺的機會。這在一定程度上也提高了學生在數學課堂上主動回答問題的積極性與主動性,而且還能增加教師與學生之間的有效互動,使得師生在這種和諧的課堂氛圍下共同發(fā)展、共同進步。
在數學課堂教學中,開展提問教學,需要講究一定的科學性和藝術性。課堂提問是一門很深的學問,需要教師在實踐中不斷地總結。課堂提問不在多,主要在于巧、在于善。為了達到這一要求,需要數學教師在開展教學活動時,要主動地投入到教材當中,深入研究教材,然后再結合學生的學習情況和對知識的求知心理,精心地籌劃課堂提問,且要選準提問的時機進行巧問,以使得各個層次的學生都能夠得到不同程度的提升,讓每一個學生都能夠學有所得,在有效培養(yǎng)和發(fā)展學生數學能力的同時,提升數學課堂的教學效率和質量。
參考文獻:
[1]陳志海.數學課堂教學的一把金鑰匙:“提問”——談談如何進行有效課堂提問[J].黑龍江科技信息,2011(21):21-22.
[2]朱安才.初中數學課堂提問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課程教育研究,2013(6).
[3]孫艷英.新課標下初中數學問題教學效能提升策略芻論[J].新課程學習:基礎教育,2010(10).
[4]陳心蕓.實施有效追問構建生命課堂.中小學教學研究,201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