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永軍
莊周做了一個夢。夢見自己變成一只美麗的蝴蝶,在天地間翩翩起舞,在百花叢中飛來飛去,悠然自得,根本不知道自己是莊周。正高興著哩,突然夢醒了,一切隨風而去,蝴蝶變成了僵臥在床上的莊周,這時他只覺得自己是莊周,而不是蝴蝶。這讓他大惑不解:究竟是莊周做夢變成了蝴蝶呢,還是蝴蝶做夢變成了莊周。
此乃《莊子·夢蝶》中的一個寓言。這里引為噱頭,是有感于一些貪官落馬后的幻覺:明明已被反腐大棒擊落,卻依然幻存著昔日被捧在云端的感覺;明明身陷囹圄、面臨法律嚴懲,卻依然回味著那呼風喚雨、八面來風的神武;明明已經(jīng)眾叛親離、孤家寡人,卻依然追憶門前車水馬龍、桌上高朋滿座的時光……
于是,他們中有人就不相信眼前的事實了:如貪賄涉案資金超過1.5億元的劉鐵男,在法庭陳述時說:“這是我嗎?我怎么會到今天?每天早上醒來的時候,這是哪里呀?我怎么會墮落成這樣呢?”又如,在任上身邊美女如云、坊間傳說曾經(jīng)擁有105個女人的“五毒書記”張二江,在服刑期間總期盼有“純情”的“女朋友”前來看望他……真可謂:夢亦夢、夢非夢。于是,“莊周夢蝶”便有了若干鮮活的落地樣本。
“使葉落者,風搖之;使水濁者,魚撓之?!保ɑ茨献印ふf林訓 )萬事有因,萬物有源。貪官“夢蝶”的困惑,看起來似乎滑稽,其實卻是一種官場存照。想那貪官們當初端坐在馬上時,位高權(quán)重、傲踞一方。
隨之而來的,是要風得風、要雨得雨般的逢迎迷惑。這種官場生態(tài)下,貪官堆里鮮有不患理智麻痹癥而沉迷其中者。接下來,昏昏然不知南北與東西,飄飄然忘記自己是誰兼能吃幾碗米,便成了貪官群體中的一個常態(tài)。他們夢中正高興著哩,反腐大棒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落下,忽然一下子被從云端擊落塵埃,一翻身夢醒時分,昔日高踞廟堂、頤指氣使的神武頃刻間蕩然無存,只剩了痛哭流涕交代的份兒,他們自然會感到極度“不適應(yīng)”。于是,“夢蝶”般的困惑,也就在所難免了。
莊周“夢蝶”的經(jīng)典理念是:人如果能夠打破生死、物我界限,則無往而不快樂。套用在為官者身上,則是打破權(quán)力我化、物化狀態(tài),坦蕩做人、清白做官、勤政為民,方能獲得為官的價值、求得做人的快樂。正是從這個角度上,一個被黨和人民唾棄的貪官,自我幻想是“在天地間翩翩起舞”的蝴蝶也好,感覺自己竟是“僵臥在床上”的莊周也罷,充其量只是一種自醉、自嘲、自解,一種無可挽回的做人悲哀。
當然,按照黑格爾“存在即合理”的邏輯,貪官“夢蝶”亦有價值意義——當反面教員以警示任上官員。貪官“夢蝶”的警示至少有四:其一,應(yīng)經(jīng)常想一想自己的出身,不忘本,不忘初心,不要像劉志軍那樣,直到鐵窗懺悔時方才想起“我是農(nóng)民的兒子”;其二,應(yīng)經(jīng)常想一想自己的斤兩,不要自以為神武圣功,什么都敢伸手,防止像季建業(yè)那樣,直到法庭取證時方知跌進了“朋友圈”的“陷馬坑”;其三,應(yīng)經(jīng)常想一想群眾的眼睛,不要自以為精明,騙得了組織,欺得了百姓,無視黨規(guī)法紀,避免像王敏那樣身陷囹圄方知聰明反被聰明誤,悔不當初;其四,應(yīng)經(jīng)常想一想組織的教育,不要把“心中有黨、心中有民、心中有責、心中有戒”的提醒當耳旁風,更不要像李嘉廷那樣在獄中抱怨“組織提醒得太晚”、“當初沒有人敢于監(jiān)督”。以上道理很好想,要義要經(jīng)常想。經(jīng)常想的結(jié)果,至少可以保持頭腦清醒、防止自我膨脹。當然,倘若能夠?qū)С鲂拇婢次贰⑿杏薪湟?guī),不再出貪官“夢蝶”式的滑稽,則幸甚頂好。
圖:王恒 編輯:程新友 jcfycxy@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