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中旬,網(wǎng)上流傳一則名為“云南大理召開‘丐幫大會”的趣聞:在農(nóng)歷三月二十八這天,當(dāng)?shù)孛癖娂娂娮錾剖乱苑e德,而各路乞丐蜂擁而至,樂享諸般善行,繼而形成了一年一度的“花子大會”。大眾見慣了都市街頭乞丐的種種行為藝術(shù),也見多了媒體稀奇古怪的行乞報道,甚至對武俠小說里“丐幫”的種種壯舉耳熟能詳,可大理的這場“丐幫大會”還是讓人大開眼界——乞丐們?nèi)绱舜笠?guī)模地聚集起來行乞,而且個個心安理得,臉上洋溢著嘉年華般的淡定或興奮,讓人嘆為觀止。與其說是一場“丐幫大會”,不如說是一場“慈善大會”“趕集大典”。這種其樂融融、相安無事的“行乞盛典”,和城市里那些人們司空見慣的各類乞討,仿佛來自兩個世界。
在前者的世界里,這里仿佛是來自數(shù)百年前的宋朝開封城,如同《東京夢華錄》所說:“諸行百戶,衣著各有本色,不敢越外。街市行人,便認(rèn)得是何色目,至于乞丐者,亦有規(guī)格,稍似懈怠,眾所不容。”而后者的世界里,“乞丐”成為一個潘多拉魔盒,里面大約有一小部分是真正走投無路的弱者,而更多的是坑蒙拐騙者。當(dāng)人們慨嘆這個時代發(fā)展之快令人喘不上氣時,越來越多的人卻加入乞丐大軍中,而“救助站”這類公共福利的兜底者,角色更加尷尬。乞丐的江湖地位即使再卑微,也是社會有機體不可分離的一部分。公共的陽光普照得越多,社會背后的陰影才能越少。如果我們繼續(xù)以“假睡”的姿態(tài)對待這個“行業(yè)”,只怕有一天,“乞丐”這個詞會變成一個巨大的“利維坦”。
思與用
一個最容易被文明的陽光忽略的地方,也就最容易異化。就拿當(dāng)下城市的“乞丐”現(xiàn)象來說,其中的治理亂象令我們不得不重視,除了“堵”或“疏”有沒有可能用民間的善的力量進(jìn)行精細(xì)化的對接、援助或者引導(dǎo),以此填補“乞丐江湖”中空白的無序世界?這才是社會需要思考的。本素材適用于乞丐現(xiàn)象、慈善的本質(zhì)、傳統(tǒng)民俗與現(xiàn)代文明的沖突等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