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秋鳳
中圖分類號:G62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7661( 2015 )06-0059-02
新課程改革已經(jīng)進行了多年,通過實踐體驗,廣大教師轉變了思想觀念,改變了教學方法,學生的作文興趣日漸濃郁,但在具體教學實踐中,許多教師還是覺得作文教學是一座“堡壘”,難于攻破,我通過實踐探索,認為進行作文訓練可以采用以下四招攻克習作教學難題。
一、做——讓學生習作“有米下鍋”
“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要使學生寫出內(nèi)容豐富,題材新穎的好文章來,教師必須讓學生去“做”,即教師特意創(chuàng)設各種情景,讓學生親身經(jīng)歷,動于操作,充分調(diào)動學生的思維和積極性,讓他們在“做”的過程中產(chǎn)生自己的思想,從而解決“作文沒有材料”的難題,具體方法如下:
1開展豐富多彩的實踐活動
(1)進行主題班隊活動。如做家庭小主人,向災區(qū)人民獻一份愛心……
(2)隨季節(jié)安排走進自然的活動。如春游、秋游……
(3)傳統(tǒng)節(jié)日活動。如慶?!傲弧薄皣鴳c節(jié)”……
(4)社會實踐活動。如參觀、訪問、調(diào)查……
(5)學習活動。如朗讀比賽、查字典、辦于抄報、作文競賽、小學生壁報展……
(6)興趣小組活動。如書法、繪畫、舞蹈、器樂……
(7)游戲活動。如老鷹捉小雞、瞎了摸魚……
2.感受五彩繽紛的社會生活
社會生活中有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寫作素材。我們應該把學生放到廣闊的社會生活中去,讓他們?nèi)ソ佑|生活,感受生活。如走親戚、到同學家過生日,參加婚宴、看病人、上街買東西等,事雖平凡,但可以折射小生活的光輝,教師應引導學生認真觀察,用心感受,并通過分析,小中見大,從平凡而細小的事例中挖掘深刻的思想內(nèi)涵,以擴大選材的范圍。
3.參加力所能及的家務勞動
家務勞動是學生最熟悉的寫作題材。教師可以通過打電話、書面聯(lián)系、開座談會等形式,密切學校與家庭的聯(lián)系,要求家長對孩了放心、放于,教會他們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勞動,讓學生既會寫文,也會做人。
二、讀 為學生習作吸取營養(yǎng)
1.讀寫結合
上好閱讀課是提高作文教學的有效途徑之一。教學中,教師要有意識地把閱讀和寫作結合起來。比如,通過解釋課題,培養(yǎng)學生的審題能力;通過詞語教學,培養(yǎng)學生遣詞造句的能力;通過劃分段落,培養(yǎng)學生組織材料,布局謀篇的能力;通過熟讀和背誦課文中的精彩片斷,讓學生仿照課文寫法上的某方面長處組織小練筆,練寫開頭、結尾、擴寫、縮寫、改寫,以及給范圍作文,提供材料作文、擬題作文等。
案例1:仿寫句了?!逗苫ā芬徽n有這樣的語句:“小魚游過來,告訴我昨天做的好夢;蜻蜒飛過來,告訴我清晨飛行的快樂……”請學生仿照句式練習:(誰怎樣)過來,告訴我(什么);()過來,告訴我()……這樣的練習題可以拓展學生思路,激發(fā)學生想像,同時可引導學生說話寫話,遷移運用。
2.課外閱讀
首先,學校按時開放圖書室,班主任組織學生訂閱各種報刊雜忐,或者發(fā)動學生捐書,設立圖書角,為學生閱讀課外書做好物質上的準備;其次,教師指導學生用好自讀課本,教給學生閱讀方法,組織學生開展讀書競賽活動,參加各年級組織的讀書讀報活動;最后,應指導學生寫好讀書筆記,讓學生養(yǎng)成寫讀書筆記的習慣。通過讀書,學生獲得了豐富的語言,當寫作時,就有話可說,有鑒可借了。
三、說 為學生習作架橋鋪路
根據(jù)課標要求和學生年齡特點,低段應重點訓練學生看圖說話,創(chuàng)設情境說話。教師利用實物,圖片、投影、錄像、錄音等教具,采用看一看、猜一猜、畫一畫、聽一聽、做一做等方式創(chuàng)設各種情境,讓學生有話可說。在此基礎上,教師緊扣訓練要求,有針對性地啟發(fā)引導、幫助學生理清說話的思路,再讓學生分小組練習說話,學生能說多少說多少,只要意思完整連貫即可。
中段學生著重訓練說清一件事的前因后果,說具體某項活動的過程,可以邊看邊說,邊做邊說,也可以看完做完再說;說的形式可以靈活多樣,可以個人說、同桌互說、小組評說。
高段學生著重訓練說選材、說構思、說重點、說開頭、說結尾、說自己印象深刻的地方、說習作中的優(yōu)缺點,可以作前說、作中說、作后說,通過說讓學生掌握寫作的技巧。
四、展 讓學生習作“登臺亮相”
1.在學生中傳閱朗誦。教師挑選優(yōu)秀習作在學生中傳閱,讓學生登臺朗誦,使學生品嘗到成功的喜悅,即使不太出色的習作,教師也采用不同的批改符號,將學生習作中的美詞佳句圈點出來,讓學生發(fā)現(xiàn)自己的“閃光點”,增強寫作的信心,提高作文的興趣。對于差的習作,則多導少改,注意表揚學生的點滴進步,讓他們看到成功的希望。
2.在墻報中張貼展示。教師指導學生利用教室的墻壁出好墻報,讓學生把每次的優(yōu)秀作文重新抄寫張貼在墻報欄內(nèi),定期更換,換下的作文收集裝訂成冊,命名為《成長的足跡》,作為班級刊物保留。
3.開設“妙筆生花”作文園地。學校專門開設一塊作文園地,將各班的優(yōu)秀習作復印,裝飾上新穎的標題和美麗的圖案,每學期一期,以年級為單位輪流展示。
4.開辦“星星心語”廣播之聲。學校利用紅領中廣播站,以班為單位供稿,利用課余時間,每天定時廣播學生的優(yōu)秀作文。
5.編寫《未來之星》小學生作文集。學校收集各班的優(yōu)秀作文,整理、打印、編輯成文,3 5年級學生人于一冊,讓小學生知道只要努力,人人都可以成為小作者、小作家。
6.組織學生參加上級主管部門舉辦的各種作文競賽,指導學生向有關刊物投稿,讓學生的作品有發(fā)表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