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維祥
(黃岡師范學院政法學院,湖北黃岡438000)
教育碩士專業(yè)學位研究生在培養(yǎng)目標和教學形式上與學術型學位研究生最大的區(qū)別在于:學術型研究生培養(yǎng)目標是學術型研究人才,教學形式是注重理論教學和學術研究;而專業(yè)學位研究生培養(yǎng)目標是高素質高層次的中小學教師,教學形式注重專業(yè)能力的培養(yǎng)和專業(yè)素質的提高,重視實踐和應用,要求課程教學與實踐教學相統(tǒng)一。教育部明確要求在教育碩士研究生培養(yǎng)上實行雙導師制,要求在中小學建立教育教學實踐基地,研究生的教育教學實踐不少于一年的時間。顯然,實踐性教學在教育碩士研究生培養(yǎng)上處于十分重要的地位。鑒于此,對教育碩士研究生實踐性教學進行深入研究具有重要的意義。
教育部規(guī)定的教育碩士研究生課程設置包括理論教學(即課程教學)和實踐性教學兩個部分。認真分析理論教學中的課程設置不難發(fā)現,像學術型碩士那樣的純理論課程在教育碩士研究生課程中很少見,更多的課程(包括學位基礎課程、專業(yè)必修課程和專業(yè)選修課程)凸顯出理論與實踐的高度結合。如專業(yè)必修課中的課程與教材分析、教學設計與案例分析、教育測量與評價等,都帶有明顯的實踐性特征。因此,構建適合教育碩士研究生實際的切實可行的實踐性教學模式顯得十分重要。
教育碩士研究生實踐性教學模式首先體現在常規(guī)性的課程教學實踐中。由于教育碩士研究生理論課程滲透著實踐教學的內容,它要求理論課程的授課教師在教學活動中,緊扣中小學教育教學實際,讓學生在理論學習的同時能夠對中小學教育教學現狀、中小學教育教學發(fā)展前沿以及當代教育教學理念有一個比較全面的了解和把握,實現課堂理論教學與實驗實踐教學的無縫對接,為以后的教育教學見習和實習奠定基礎。
其次,隨堂聽課,學習和掌握教學方法。這里所討論的是研究生在學校進行理論學習的同時,跟隨導師或其他教師到本科或??平淌衣犝n。盡管中小學教學與高校教學存在著比較大的差異性,但是基本的教學方法、教學手段、教學技巧、教學藝術等還是有一定的共同性,同時,兩者還可以相互補充、相互借鑒。教育碩士研究生隨堂聽課的目的不是像本??茖W生那樣為了獲取知識,而是要有意識地學習教學本領,提升教學能力。
第三,教育教學見習與體驗。教育碩士研究生教育教學見習活動原則上由校外導師負責指導與實施。其內容包括中小學教育教學現狀的調查研究、中小學教師優(yōu)秀教學本領的學習、中小學教育教學管理和班主任工作、共青團和少先隊工作、中小學德育工作、中小學教師教育教學生活體驗等。
第四,教育教學實習。教育碩士研究生教育教學實習是實踐性教學的中心環(huán)節(jié)。教育教學實習是教育碩士研究生在校內導師和校外導師的共同指導下,通過多次的微格教學訓練、備課訓練、模擬教學訓練、試講后,走上中小學課堂,完成一定數量實際教學工作的活動。
所謂高水平的中小學,是指作為教育碩士研究生實習基地原則上應該是所在區(qū)域教育教學理念最先進、教學水平最高、教學成果最突出的中小學校。研究生在教學水平高的學校實習,可以直接感知先進的教學理念,接受教學名師的面對面指導,集優(yōu)秀教師之所長,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和管理水平。
教育碩士研究生實習基地的選擇要綜合考慮以下因素:
第一,綜合性。高等院校教育碩士研究生培養(yǎng)方向涵蓋中小學各學科,如果按照學科分別設立實習基地的話,勢必造成人力、物力、財力等資源的分散使用,影響實習基地軟硬件基礎設施建設的投入和可持續(xù)發(fā)展,同時也給碩士研究生教育教學實習工作的管理帶來一定的困難。因此,應該以碩士點為單位建立多學科的綜合實習基地。當前很多中小學的學科發(fā)展、師資力量并不十分均衡,有的中學文科強而理科弱,有的則理科強而文科弱。高校在選擇實習基地時,應該綜合分析中小學教育教學發(fā)展現狀,對擬建立實習基地的目標學校進行充分的調查研究、評估和比較,最終選擇綜合實力較強、各科發(fā)展較為均衡、領導教師較為負責并且愿意承擔研究生實習任務的學校作為實習基地。
第二,便利性。教育碩士研究生導師除了擔任研究生指導和教學任務以外,還承擔了比較繁重的本專科教學任務,如果實習基地離高校較遠,在研究生實習期間,兩者難以兼顧,要么不能保證導師深入實習基地給研究生以現場指導,要么會沖擊本??普5慕虒W秩序。同時給校內導師與校外導師的溝通交流帶來不便,客觀上也會增加研究生在住宿、交通等方面的經濟負擔。所以,實習基地的設立要考慮各方面的便利性,盡可能選擇在離高校較近的中小學校。一般來說,高校所在城市高水平中小學校云集,實習基地設在高校所在城市較為妥當。
第三,規(guī)范性。規(guī)范性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擬設立實習基地的目標學校辦學的規(guī)范性,包括完善的教育教學管理規(guī)章制度、符合教育部規(guī)定的課程設置、完善的辦學條件、較高水平的學科師資配備、一定數量的學科帶頭人及教研成果、良好的校風班風和校園文化、和諧的師生關系、良好的社會影響力等。二是目標學校能夠為建立規(guī)范的實習基地提供必要的硬件保障。規(guī)范的教育碩士實習基地原則上應該有相對固定的辦公、會議等活動場所,必要時還應該有研究生宿舍等住宿條件。
與學術型研究生教育不同的是,教育碩士研究生培養(yǎng)實行雙導師制。增加校外導師的目的主要在于體現教育碩士的實踐性特征。校外導師是身處中小學教育教學第一線的教師,他們長期從事中小學教育教學工作,有豐富的教學實踐經驗,在中小學教學和教改實踐中作出了突出的成績,通過他們的言傳身教,可以使教育碩士研究生迅速提升教學水平,為將來成為優(yōu)秀中小學教師打下堅實的基礎??梢姡M鈱熢谘芯可鷮嵺`教學活動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高校在遴選校外導師時要慎重考察教師的綜合素質。
一是師德素質。中小學教師擔負著樹人的崇高使命,在道德素養(yǎng)方面理應成為社會的楷模,公眾的標桿。一個優(yōu)秀的教師一定是一位品德高尚的人。顯然,道德素養(yǎng)自然成為遴選校外導師的首選標準。
二是教學水平。教學水平的高低一定程度上取決于教師個人的理論素養(yǎng)、稟賦條件、努力程度以及經驗積累等因素。在我國目前的中小學教學評價體制下,升學率的高低無疑是人們公認的衡量教學水平的重要標準,盡管人們對這種觀點有很多爭議,但是客觀地說,升學率的確反映了教師的教學效果,也一定程度上體現了教師的教學經驗和教學水平。在遴選校外導師時,不能不考慮這些因素。
三是教科研能力。教學研究能力是優(yōu)秀教師必備的素質之一。作為校外導師,除了是一位教學能手以外,還應該在教學研究、教學改革方面有比較突出的成就。要善于總結教學經驗,深入探討教學規(guī)律、教學方法,勇于進行教學改革。要承擔一定規(guī)格和數量的教、科研項目,并有一定規(guī)格和數量的教、科研成果。
加強實踐性教學管理,一方面可以保證實踐性教學有條不紊地進行,另一方面能夠防止實踐性教學流于形式。
1.嚴格考勤制度。制定教育碩士研究生實踐性教學考勤制度,對研究生參與實踐性教學活動情況進行準確細致的考勤記錄,將出勤情況作為評定研究生實踐性學習學分和成績的重要組成部分。長期以來,研究生教育注重理論學習和學術研究,這種培養(yǎng)模式對專業(yè)碩士研究生有很大的影響,很多教育碩士研究生輕視實踐性教學,把實踐性學習活動看作是可有可無的事情。通過嚴格的考勤,可以保證教育碩士研究生有一定的時間參與到實踐性學習之中。
2.加強教學檢查。教育碩士研究生實踐性教學檢查包括對教師教學的檢查和對研究生學習的檢查兩個部分。檢查的內容主要是:實踐性教學大綱、教案、活動記載、教師出勤、教學效果、研究生學習態(tài)度、參與情況、學習效果、教學評價、調查報告、學習記錄、聽課記錄、實習記錄等。
3.健全教學檔案。要將實踐性教學的紙質材料、電子材料、錄音錄像資料、圖片圖表、實物教具等按照一定的分類標準進行歸檔。健全的教學檔案既方便查閱,又有助于對實踐性教學進行總結,積累經驗。
教育碩士研究生實踐性教學評價體系涵蓋教師實踐性教學評價和研究生實踐性學習評價兩個部分。
1.教師實踐性教學效果評價。如前所述,除了研究生見習、實習等純實踐性教學以外,課堂教學中的一些學科也要求授課教師在理論傳授的同時,增加實踐性教學的內容。由于實踐性教學主要是通過見習、實習等活動體現的,因此,這里主要討論研究生見習、實習活動問題。
教師在組織研究生開展實踐性教學的過程中,首先要制定實踐性教學計劃和活動方案。完善、周密的計劃和活動方案是實現實踐性教學理想目標和效果的前提和保證。在制定實踐性教學計劃和活動方案時,要充分考慮研究生見習和實習的時間安排、教學內容和教學要求、見習和實習指導教師的遴選和配備、經費預算、后勤保障等問題。其次是精心組織和管理。要按照專業(yè)方向分組見習和實習,配備專業(yè)指導教師全程指導。在實習前的模擬授課訓練過程中,針對每一位碩士研究生,成立以導師為組長、本專業(yè)副教授和講師參與的指導小組,具體負責指導工作。校內導師要加強與校外導師的聯(lián)系溝通,明確校外導師在實習指導中的主要責任,提高實習效率。
2.研究生實踐性學習評價。教育碩士研究生是實踐性教學活動的主體。研究生要以飽滿的熱情積極投身到實踐性學習中去,通過實習實訓,深入了解中小學教育教學狀況,熟悉中小學教學工作的基本規(guī)律,接受先進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方法,學習優(yōu)秀教師的師德修養(yǎng)和教學本領,提升自己的教學水平。
評價教育碩士研究生實踐性學習成效,關鍵要看研究生在實踐性教學中的表現,以及本人的進步情況。導師在組織研究生見習和實習過程中,對研究生在實踐性教學中的學習態(tài)度、遵守紀律情況、完成任務情況、努力程度、學習效果、進步情況,會同校外導師和其他相關教師進行客觀、公正地評價,作為評定研究生實踐性學習成績和學分的依據之一。研究生要提供自己在參與實踐性教學中的聽課記載、調查問卷、調查報告、備課教案、多媒體課件、見習實習日志、活動圖片、實踐性學習總結等資料,供實習見習指導教師參考。要保證資料的完整性和真實性,確保評價的客觀性和公正性。
[1]邵光華.全日制教育碩士專業(yè)學位研究生實踐教學模式研究[J].教師教育研究,2012(2).
[2]楊洪海,陳琴,張婷.碩士研究生創(chuàng)新能力培養(yǎng)的現狀研究[J].重慶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版),2014(5).
[3]牧振偉,李濤,李琳.基于科研課題的大學生實踐創(chuàng)新能力培養(yǎng)模式的構建與實施[J].中國外資,2012(17).
[4]陳承,李詩珍,裴瀟.基于BSC的高校實踐教學質量評價指標體系研究[J].長江大學學報(社科版),20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