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麗
(江蘇省淮安市新民路小學)
例談小學數學概念教學的有效策略
張麗
(江蘇省淮安市新民路小學)
數學概念式的學習方式可以讓學生從源頭上認識知識的形成過程。教學過程中適當地增強形象的輔助教學,可以達到有效提高教學效率的目的。提高小學生數學學習的質量,首先要抓好概念教學,主要探討小學數學概念教學的有效策略。
概念教學;有效策略;教學思維
在小學數學教學中,關鍵在于幫助學生掌握數學基礎知識,并深入理解和掌握數學概念。學生對數學概念的理解和掌握在一定程度上依賴于教師的授課,其學習效果影響到其計算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學習的效果取決于對知識的理解和吸收,也會影響到學生對數學這門課程的學習興趣,最終影響學生解決具體實際問題的能力。
對于小學生來說,課本知識的學習最重要的是課前知道自己哪部分內容不會,在課堂上或課下通過不斷詢問,有針對性地學習,加上自己的悟性逐步掌握知識。教師在概念教學的過程中針對不同的數學概念要呈現(xiàn)相應的教學策略,課前的預習包括上課前和授課前的預習,學生自主預習的時候給予適當的形象化的引導。
例如,在講授三年級的“長方形與正方形”的時候,可以通過學生對概念性的預習了解它們的概念,但他們對概念只是硬性地接受并不能深刻地理解,這就需要教師的引導。授課教師可以提出:“根據前面直角和線段的學習,你們可以擴展自己的思維,或者將這些知識進行一個組合,看看有什么發(fā)現(xiàn)?”授課教師的引導給學生的預習提供了方向,使學生更好地理解其定義,對其性質的教學也會得心應手,可以看出概念教學的模式對學生的自主學習大有幫助,在提高學生概念辨別能力的同時也提高了自主學習的能力。
通常,學生的心理作用對其學習能力的改善有較大的作用。以概念形成的教學模式不僅僅將知識點的來源和結構充分展現(xiàn)出來,同時學生能更加深刻地學習這些基礎知識。而這些概念主要根據學生的心理展現(xiàn)出來,針對不同的學生心理提出不同的概念教學模式,如直觀性的、遷移性的、形象化的等模式。這就需要教師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展開知識結構,將知識結構講活,讓困惑的孩子知道知識點的本質屬性,結合知識點的特點引入形象化的實體或者表達,讓學生充分了解知識本來就是他們認為的那樣。
例如,進行“軸對稱”的授課時,教師可以先引入準備好的實例,根據學生的表現(xiàn)提出不同的問題,將知識結構涵蓋其中,并以概念的形式提出。授課教師可以將軸對稱分解成對某個物體的觀察,尋找符合定義的實物,畫一條實線表示對稱軸,以鏡子的引入展開話題。這時學生肯定想知道什么樣子的實物具備這樣的性質,那么,教師就可以描述性地進行引導,滿足學生的興趣。
授課教師對知識點的講解或許只有部分學生能夠充分理解,硬性的灌輸式教學已不能滿足教學的目標,因此,教師應轉化這種教學模式為生動形象的實物教學,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動手能力。將基礎知識的學習融入生活中,讓學生通過不斷的實踐加強知識與生活的結合,因為知識點的產生并不是憑空想象的,讓學生認識到知識的來源和知識的應用,逐步形成對抽象實物概括形成知識點的思維,并通過時間的不斷積累激發(fā)不斷學習的動力,充分展現(xiàn)概念教學的優(yōu)越性。
例如,在講授“平移和旋轉”時,授課教師要提供能充分展現(xiàn)該知識點的具體物體,并給予學生充分的時間進行研討和交流,教師結合知識點的特點,開展實踐教學,這時學生可能會對知識點與實踐的轉化比較感興趣,愿意跟隨教師的步伐進行學習。在將抽象的知識點具體化的過程中,學生不僅提高了對知識點的理解和掌握,也學會了將知識點“概念化”的方法,那就是尋找生活中的數學。
小學的學習主要是基礎性的概念學習,知識點較多且較繁瑣。在小學數學的概念教學中,應考慮如何使小學生在頭腦中建立起清晰的知識點框架,作為授課教師應該對這些知識點進行比較系統(tǒng)化的對比分類,授課的時候有針對性地引入,加強知識點前后的連貫和延續(xù)。教師對相同和不同概念之間的聯(lián)系轉化成豐富而典型的感性材料,引導學生明確這些概念之間的聯(lián)系,注重瞻前顧后,注重提供概念引入的過程中,使學生建立清晰的表象,以便在教師拓展教學時,學生能夠緊跟教師的教學思路。
例如,在教學“長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積”時,要將之前學習的長方形和正方形的知識點引入,其性質也要引入其中,這樣將面積概念與邊聯(lián)系在一起,并拓展到面積的公式和面積的應用。
本文對小學數學概念教學的方式提出策略,雖然小學生數學的學習依靠教師的引導,但學校應以提高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為基礎,全面改革和創(chuàng)新概念教學模式,為以后的小學教學模式提供參考。
[1]許中麗.小學數學概念教學的策略研究.中小學教師培訓,2015(03).
[2]郭燕.小學數學概念教學的幾點策略.教學研究,2014(08).
·編輯 段麗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