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菁莉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qū)烏魯木齊市第42 中學)
在語言學習的過程中,“聽”可以說是最基礎(chǔ)、也是最為重要的一個環(huán)節(jié)。任何語言的學習,都是建立在聽的基礎(chǔ)之上的。語言學家弗里斯就曾經(jīng)說過:“聽是語言學習的基礎(chǔ)?!币胱寣W生真正地享受英語教學,積極主動地進行英語的學習,教師就必須重視對學生聽力的訓練和能力的培養(yǎng)。那么,如何在初中英語課堂中,對學生進行有效的聽力能力訓練和培養(yǎng)呢?
當今社會的飛速發(fā)展,讓教育教學更加側(cè)重于完善和培養(yǎng)多方面的人才。信息化時代的到來,讓交流不再局限于我們生活的“方寸之地”,而是語言文化截然不同的大千世界。交流和溝通不再是同種語言、同種文化和同種背景,而是需要我們?nèi)ソ佑|其他國家的其他文化,這就使英語聽力教學顯得尤為重要。只有在掌握好一門外語的情況下,我們才能有效地理解其他文化背景下的不同風俗習慣。當今教學形式往往更加注重筆試的成績,培養(yǎng)出了一大批筆試成績優(yōu)秀,然則聽說能力普通的“瘸腿”人才。這就需要初中英語教師從基礎(chǔ)抓起,從理念上就開始有意識地培養(yǎng)學生正確的英語聽力觀,讓學生意識到英語聽力的重要作用。在教學過程中有意識地改善教學方法,為學生打造全新形式的英語聽力課堂,注重聽力教學形式的探究和創(chuàng)新。
聽力教學的完善,不僅僅是強制的“輸入”,更需要一個良好的語言環(huán)境,讓學生有效地“輸出”。換句話說,聽力教學的過程中,還需要教師有意識地引導學生進行聽力的練習。傳統(tǒng)教學中由于受到應(yīng)試教育的影響,往往都沒有注意到這一點,造成了很多人只是“紙上談兵”。新形勢下的教學觀,要求教學方式靈活多變,更加注重知識理論和實踐性的結(jié)合,因此,聽力教學的完善開展勢在必行。畢竟,英語作為一門語言學科,最重要的作用就是交流和溝通,讓學生在一定的環(huán)境下勇敢地進行表達和交流,不斷地提升自己的聽力理解水平,這樣才能在聽力教學中取得長足的發(fā)展。筆者認為,當前英語課堂的聽力教學活動過于單一,只局限在了課堂短短的45 分鐘內(nèi)。所謂自主學習,就是要求學生能夠自發(fā)自覺地發(fā)現(xiàn)學習的樂趣,讓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教學,聽力教學也是如此。
值得推薦的開放聽力訓練形式的教學活動安排就是采取“小組制”英語教學。這個制度顧名思義,就是將班級學生分成幾個英語學習小組,讓學生在小組內(nèi)部的交流聚會上都采取用英語進行交流溝通的形式,擴大英語聽力訓練時間和范圍,激發(fā)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教師還可以鼓勵引導學生觀看一些外語原音影視劇和動畫片,讓學生在小組內(nèi)部、課后的時間里或者是班會的時間里進行英語原文交流,將自己比較感興趣,認為比較重要、可以借鑒的部分提出來與大家一起學習。通過這樣的交流方式,讓學生的聽、說能力和自學能力得到最大限度的激發(fā)和提高。此外,教師也可以摘取一些朗朗上口的英語詩歌段子和英語歌詞,課前呈現(xiàn)給學生,激發(fā)興趣的同時,滲透聽力的英語語感。
英語教學不同于其他學科,其他學科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進行大范圍的自主探究,甚至是在某種程度上可以將課堂完全交給學生,然而英語教學不行。英語教學過程中,教師的主導作用非常明顯。語言學習在某種程度上就是來源于模仿。學生會有意識地根據(jù)教師教授的內(nèi)容模仿教師,從而進行英語的學習。因此,作為英語教師自身,必須加強自己的專業(yè)素質(zhì),提高自己的英語水平,有意識不斷豐富自己。對于英語語言國家的認識,在教學過程中不斷地向?qū)W生進行滲透,促進學生學習英語的學習興趣。盡可能地做到在英語課堂上“不說一句中文”。長此以往,就能讓學生在英語教學環(huán)境中,不斷地提升英語語言學習的敏感度,提升學生的英語聽力能力。
在英語課堂上采取“全英”形式進行授課,教師還要注重學生的反饋。簡單地說就是,要“適度”。由于初中生的英語學習處于一個過渡的階段,在這之前,學生對英語學科已經(jīng)有了一定程度的了解。然而,這樣的英語學習也導致學生的英語水平參差不齊,部分學生的英語水平十分突出,達到了優(yōu)秀的標準;部分學生卻對英語聽力一竅不通。這就需要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能夠時刻關(guān)注學生的學習進度和掌握情況,有效地進行“全英”授課的程度調(diào)整。比如說,對于初一的學生來說,教師就要在課堂用語上多下工夫,而不是在英語交流上耗費大量時間。簡單的“l(fā)isten the radio,“turn to page...”“practice the dialogue in pair”等等。讓學生逐漸地熟悉這些簡單的課堂用語,潛移默化地促進學生的聽力反應(yīng)。而針對初中三年級的學生,教師就可以完全地用英語與學生進行交流對話,一旦學生對于教師下達的指令有所疑惑的時候,教師不要急于用中文解答學生,而是應(yīng)該將指令慢速地再說一遍,讓學生慢慢地反應(yīng)。教師通過這樣對學生進行英語聽力的不斷強化,就能很好地促進英語聽力教學的開展。
隨著新課改的提出以及當今社會對英語聽力教學重視程度的提高,部分教師也深刻地意識到聽力教學應(yīng)當占據(jù)英語教學中比較大的一部分,這就使部分教師對于聽力訓練的時間分配上有很大的疑惑。不知道是應(yīng)該集中進行訓練,還是應(yīng)該每天都進行訓練。筆者在此主要提出兩種觀點,供大家參考。
英語是一個交際應(yīng)用的語言學科,需要大量的練習和環(huán)境的熏陶。因此,聽力能力的提高需要不斷地練習,畢竟我們生活的場景中用到的英語比較少,因此,每天的練習是必要的。積累的作用遠比強大的“灌輸”要有作用的多,每天練習一點點,盡管每天的收獲不多,但是積累下來就有很大的進步。一段時間之后,再進行集中的訓練,檢驗學生的學習成果。這樣,才能有效地促進聽力能力的形成。
教師在進行聽力練習的時候,要指導學生掌握聽力材料的大意,學會找到關(guān)鍵點。這樣既能通過答對問題激發(fā)學生的英語聽力學習興趣,更不會讓學生產(chǎn)生厭煩的情緒??偟膩碚f,就是精聽細聽結(jié)合,泛聽為主,精聽為輔。
總之,英語的學習不僅僅是要作為一門考試的語言學科,更是要作為一種交際運用的工具。我們不僅要讓學生在學習中掌握有規(guī)則的語法知識,更重要的是讓學生在英語的學習中感受不同民族、不同文化的文化魅力和風俗習慣,從而開闊自己的視野,豐富自己的內(nèi)在涵養(yǎng)。因此,在英語學習中,一定要注重學生的演練,也就是聽說的能力,教師應(yīng)當充分把握學生的學習狀態(tài),讓學生發(fā)揮自身的主體作用,參與教學。真正地做到效率的提高,也就是質(zhì)的提高,而不是只注重到量的多少。聽力教學策略與傳統(tǒng)教學相比,必須有多重改變和創(chuàng)新,更加靈活自然,讓學生感受到知識的魅力,并對學習產(chǎn)生興趣,從而使其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參與學習過程。
[1]陳禮先.淺談如何做好初中英語的聽力教學[J].讀與寫,2014(13).
[2]邵孟凡.如何有效地進行初中英語的聽力教學[J].未來英才,201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