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 靜
(江西省宜春四中)
高中體育教學對于幫助學生提升體能,保障學生心理健康等有著積極的意義,但是由于現在部分高中院校對體育教學缺乏重視,因此經常導致教學發(fā)展遲滯,難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傳統(tǒng)的高中體育教學所有的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都帶有統(tǒng)一性,因此很難讓學生在個性方面得到充分的發(fā)展。鑒于此,在今后高中體育教學過程中,教師一定要對每一個學生進行基礎性的了解,從學生的心理接受能力以及個人特長等方面出發(fā)采取分層式的教育方法,為學生安排具有針對性的教學方案,使得體育教學更加科學合理。
絕大多數的體育運動都帶著一定的競技性,而在高中體育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很少會在班級內部組織學生進行競技活動,因此浪費了體育運動的這一優(yōu)勢,不利于學生興趣的培養(yǎng)。在現代素質教育的推動下,體育教師可以在授課過程中引入競賽模式,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進行競賽活動,通過競賽的展開讓學生融入學習之中,不斷地進行自我的完善。同時,由于競賽的展開,學生在體育運動的過程中,也會逐漸地形成集體意識,并且將自己與小組的榮譽聯系在一起,更加積極地參與體育課堂上的各項體育活動。
寓教于樂是我國教育界高喊了多年的口號,但是在實際的教育教學中卻很難被實現,這主要與教師素質、教學思想以及教學條件等多個方面的要素有關。在教學中融入游戲,讓學生邊玩游戲邊學習到體育知識。例如,學習籃球過程中可以進行雙人帶球跑、籃球術語競猜等活動。除此之外,教師還可以豐富教育教學的內容,借助一些輔助工具,提升教學的趣味性。例如,在學習足球時可以組織學生觀看世界杯,激發(fā)學生對足球的熱愛,讓學生通過直觀的影像對足球了解更多。
綜上所述,學生對體育學習缺乏興趣是造成體育教學質量下降的根本性因素,因此在現代教育不斷發(fā)展的今天,高中體育教師應在培養(yǎng)學生興趣方面下工夫,進而提升學生的體育成績,幫助學生健康成長。
周麗萍. 淺談初中女生體育學習動機興趣的研究及教學策略[J].中國校外教育,20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