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偉宏
(陸豐市第二職業(yè)技術學校)
現代社會經濟發(fā)展、技術革新較快,尤其是教育的發(fā)展更是日新月異,我國的教育行業(yè)也因此不斷壯大,社會急需教育學專業(yè)方面的人才,在這樣的背景下,教育學應運而生,為國家培養(yǎng)了許多教育方面的專業(yè)人才,但是中職教育也面臨著嚴峻的挑戰(zhàn),要求中職教育做出相應的改變。本文從中職教育學存在的問題入手,進行分析與思考,并總結出了中職教育學的改革措施。
目前,我國計算計中職教育學課程主要分為:教育學基礎知識、多媒體的運用、網絡應用與管理。課程的設置與國外相比比較單一,中職教育學以培養(yǎng)優(yōu)秀的教育人才為目標,為企業(yè)、國家培養(yǎng)優(yōu)秀的教育人才為根本原則,這種辦學理念與國際教學理想相統(tǒng)一,但是經過調查發(fā)現,絕大多數教育專業(yè)的學生從事的行業(yè)不需要太多的教育學知識,多數為銷售、文秘等職業(yè)。因此導致教育中職教學中過分注重教育基礎知識的教育,忽視了應用管理等專業(yè)化較強的知識教育。
在教學過程中,基本上整節(jié)課教師都在講解知識點,與學生互動交流較少,甚至沒有交流,這就使教師不能及時了解學生對知識點的掌握程度,從而無法判斷教學的重點,因此無法達到預期的教學目標,影響學生的學習質量和效率,成績長期得不到提高,打消了學生的積極性。因此教師要根據學生的特點,不斷創(chuàng)新復習方法,摒棄按部就班的復習模式。
通常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往往通過練習題來加強學生對公式的記憶,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這種方式雖然有效,但是沒有配套的其他方式和教學內容,單一的學習內容達不到良好的教學效果,限制了學生自由發(fā)揮的空間,讓學生處于被動接受知識的地位,達不到良好的教學效果,也沒有達到真正提高學生素質的目的。
在長期應試教育的影響下,在教學過程中,教師習慣于按照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進行知識點的講解和指導,對于基本知識點通過機械的講解,灌輸式的教育模式等方式,無法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所謂的創(chuàng)新也只是通過數據、圖表等方式對重點教學內容進行歸納和總結,毫無新意,長此以往,這種教學方式會造成學生的厭學情緒,視覺疲勞,從而導致課堂教學達不到預期效果,學生學習成績提高緩慢,影響了教師的積極性,同時也影響了學生的復習效率。
教師與學生之間的關系對教學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教師應該具有無私奉獻的精神,在教學中充滿激情,課下多多關心學生,保護學生的自尊心,遇到學生不懂的問題應該耐心教導,對于成績較差的學生應該以鼓勵為主,同時還應該多關注學生的生活及心理動態(tài),遇到問題及時溝通和疏導,教師應該微笑地面對每個學生,尊重每個學生,使其樹立自尊心。
教育學課堂中要求邏輯嚴密,關聯度高,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增加對相關知識點的講解,在教學過程中增加實踐教學,主要目的就是要增強實際生活中知識的運用能力,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提高學生對于知識的靈活運用能力,因此學生在實踐學習的過程中要與教師的思路保持一致,不能出現分心的現象,否則對知識點只會一知半解,無法達到預期效果,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實踐的過程中要增加與學生的互動,營造一個民主的氣氛。在實踐教學過程中,對于學生不理解的地方要及時講解,同時還要給學生提供充足的時間進行思考,對于實踐過程中出現的問題要進行思考,鼓勵學生提出自身的觀點,活躍課堂氣氛。
教師想要達到預期的學習效果,在課堂中增加實踐活動,首先就要對學生進行充分的了解,既要了解學生的知識儲備情況,還要掌握學生的生活經驗,只有全面掌握學生的特點,教師才能進一步準確地判斷學生是否具有掌握新知識的能力,也有利于教師根據學生的不同情況進行有效的引導和點撥,其次教師要逐步引導學生主動地參與到實踐過程中,傳統(tǒng)的教學過程,教師需要對小學生進行理論知識的傳授。忽視學生特點,學生的主體地位得不到體現,長此以往影響了學生的學習熱情,甚至會使學生產生厭學情緒,因此需要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這樣學生可以通過動手的方式增強對知識的記憶與理解,提高數學學習的效果。
案例教學法在中職教學中的應用日益廣泛,形式也在不斷變化,從上面的論述來看,教育學多元化的教學有很廣闊的發(fā)展前景,隨著專家學者的深入研究,發(fā)現案例教學法的優(yōu)點很多,所以我們應該不斷地努力發(fā)掘更好的教學方法。
梁瑞蓮.淺談中職教育學中職教育改革[J].滄州師范??茖W校學報,2010,5(04):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