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薇雨
(西華師范大學文學院)
中學語文是基礎學科,具有知識覆蓋面廣、針對性強、內(nèi)涵豐富的特點。2015 年是我國電視綜藝節(jié)目“井噴”的一年,各大電視臺的綜藝節(jié)目層出不窮,爭奇斗艷,這方唱罷,那方登臺,頗有“百家爭鳴”之勢。隨著時代的發(fā)展,隨著教學模式、教學觀念和教學手段的更新和改革,運用電視節(jié)目服務于教學越來越成為現(xiàn)代教育技術(shù)中最引人注目的一個亮點。而其中電視綜藝節(jié)目更是深受中學生的喜愛,作為教師,我們可以從中得到一些啟示。
有許多學生反映,在語文課堂上教師總是按部就班一成不變的教教材,陳舊的思想和枯燥的文字讓學生與教師找不到共鳴點。所以這個時候,教學方法的創(chuàng)新尤為重要。比如,在教學唐代詩人李白和杜甫的詩作時,我們怎樣引導學生去比較他們的作品風格、寫作背景、思想感情,以此加深學生的印象呢?我們可以借鑒湖南衛(wèi)視《快樂大本營》中“誰是臥底”的游戲。一次游戲安排7 個學生,7 個學生中有6 個學生拿到相同的一個詞語(李白),剩下的1 個學生拿到與之相關(guān)的另一個詞語(杜甫),這個學生便是臥底。每人每輪只能說一句話描述自己拿到的詞語,但不能直接說出那個詞語,既不能讓臥底發(fā)現(xiàn),又要給同胞以提示。每輪描述完畢后,7人投票選出懷疑是臥底的那個人。通過語文游戲法,既能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又能達到預想的教學效果。
在教學《皇帝的新裝》《范進中舉》時,我們可以借鑒《喜樂街》和《我們都愛笑》,在沒有劇本的情況下,只能靠演員精湛的演技和機智的反應來完成一場戲。我們在教學過程中可以讓學生直接根據(jù)文本進行分角色表演,學生都是有表演欲望和天分的,在表演過程中學生能根據(jù)自己的理解和體驗更好地詮釋文本,拉近與文本的距離,在輕松愉悅的氛圍中學習。
語文教師在上單元或期末復習課時,可以借鑒益智類綜藝節(jié)目《一站到底》《漢字英雄》等,把需要復習的知識點,比如:古詩詞、拼音、漢字、成語等編成選擇題或問答題,把全班學生分成幾個小組,由教師充當主持人,讓每一個小組輪流搶答,多搶多得分,最后,得分最多的一組將會有獎勵。同時我們還可以學習綜藝節(jié)目的形式,進行寫作競賽或者詩歌朗誦比賽,以比賽的形式督促學生有效率地學習。
于漪老師曾經(jīng)說過:“我作為一名語文教師,教文育人,銘刻于心?!蔽覐倪@句話理解到作為語文教師,除了教授課本上的知識,最重要的是育人。如,在《開講了》《楊瀾訪談錄》《魯豫有約》中,主持人所采訪的無論是明星還是普通人,他們都有不為人知的一面。明星表面看起來光鮮亮麗,但是他們背后卻付出了常人不能想象的努力。他們克服磨難頑強的精神、他們對夢想的執(zhí)著追求,他們對親人的責任感,讓學生對人生都有一種自己的反思和感悟。比如,在教學《散步》這篇散文時,文本的中心是表達一家三代的相互依賴、相互包容的愛。教師可以通過一個采訪的形式讓學生說出自己心中的“家”是什么,“愛”是什么,也可以引用明星的事跡引導學生不僅要學習知識,而且還要學會做人,擁有積極向上的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
一個節(jié)目的靈魂便是主持人,同樣的,在一堂語文課上,教師便是主導者。教師的一言一行都會在無形中影響學生。教師怎樣運用教學語言,怎樣與學生良好地互動,這是一個值得深思的問題。在《我是歌手》冠軍直播夜,歌手孫楠中途意外退出,讓節(jié)目組和所有人措手不及,這時主持人汪涵臨危不亂,拿起話筒,安排時間,安撫觀眾,表明立場,從容淡定地處理了一場“事故”。汪涵的專業(yè)素養(yǎng)和應急能力讓觀眾拍手叫絕。而作為語文教師同樣的不僅要扎實地掌握語文課程知識,而且對歷史、政治、經(jīng)濟、軍事等各方面還要有所涉獵,因為只有教師自己具有廣博的知識,才能讓學生實現(xiàn)各學科知識之間的遷移和綜合。另外,教師的語言決定教師的風格。它應該是詼諧幽默、生動活潑的,能喚起學生的求知欲,營造一個寓教于樂的課堂氛圍。
[1]王慧.淺議電視節(jié)目對中學語文教學的優(yōu)化作用[J].牡丹江教育學院學報,2012.
[2]李珊珊.電視綜藝節(jié)目對語文教學的啟示[D].湖南師范大學,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