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常州武進清英外國語學校 吳曉燕
“小學語文課程標準”要求學生能夠根據自己的積累,條理清楚地表達出自己的意思。初學寫作的學生,對習作沒有概念,所以寫的時候也是毫無章法,這就需要老師給學生提供一個可以模仿的對象,讓學生模仿練習,從詞語到句子到段落。就像孩子初學說話,必須從簡單的語句開始。當然,仿寫的目的是為了學習,老師在教學仿寫的時候,要讓學生靈活一些,但是內容要多角度,要拓展思路。仿寫是為了創(chuàng)新,而不是落入窠臼,學生在“入模”后,更要會“出模”,因為仿寫的最終目的在于遷移。老師要做好習作仿寫計劃,培養(yǎng)學生的仿寫習慣,實現(xiàn)寫作能力的提高。
教材就是仿寫的例子,老師應該從教材中選取合適的仿寫詞句,給學生提供仿寫的藍本,然后舉一反三,提高自己的寫作技能。教材中的每一篇課文都是精挑細選的,非常適合學生閱讀和仿寫練習。課文中的語句有的生動有趣,有的節(jié)奏明快,有的富含感情,讓學生有針對性地仿寫,有助于學生各項表達能力的提高。
課文中生動有趣的句子一般會運用比喻、擬人的修辭手法,使所描寫的事物生動形象,這在習作訓練中要作為重點。單是給學生說教,也許學生并不能理解何為比喻和擬人。尤其是剛剛開始學習“寫話”的低年級學生,對修辭的運用只能從仿寫中遷移過來。如我們的教材中有很多生動有趣的句子,都可以拿過來作為仿寫的對象。如蘇教三年級下冊的《荷花》一課,描寫的就很生動。
老師在引導學生仿寫的時候,要注意分析句子中的構成。如加點的詞語,要運用AABB型的詞語,整個句子是比喻修辭。講清楚要求以后,可以讓學生自由討論,加深對句子的理解,然后獨立完成仿寫的任務。三年級的學生在仿寫的時候,往往會根據寫作的對象范圍選擇,如:柳葉輕輕飄飄的,像一片片綠色的羽毛。老師要引導學生放開思維,不僅僅從“樹葉”的角度去思考,還可以延伸到花、草,甚至是動物等,只要句式相似就行。
這個句子運用的是擬人的修辭手法,老師要指導“擬人”是賦予動物以人的感情,使表達更加生動形象。這樣的句子仿寫對孩子來說是比較簡單的,因為他們閱讀的內容多是童話,而童話里通篇都是“擬人手法”。
如:蝴蝶飛過來,向我炫耀剛剛學的新舞蹈。風兒飄過來,捧著荷花的清香給我獻禮。學生充分發(fā)揮想象和聯(lián)想,都能夠仿寫出一句句“驚喜”。
學生仿寫句子都會從身邊熟悉的場景開始描寫,抒寫的都是最真實的情感。所以仿寫也需要學生加強積累,積累足夠多的素材,寫作才可以有源頭活水。
寫作能力的提高需要一個長期的過程,老師要為學生制定出循序漸進的仿寫訓練計劃。寫作表達從低年級開始學字詞的時候就應該開始訓練,讓學生有意識積累詞語,并給詞語歸類。隨著年級的增長,根據學生認知能力的提高,仿寫內容的難度也可以不斷加大,組句、構段、謀篇。所謂“預則立,不預則廢”,每天讓學生進步一點點,能力也在逐步提升。
仿詞是仿寫的基礎,小學詞語積累也是按照詞語的類型加以歸納,通常老師整理的詞語有ABB型、AABB型、ABAB型,但是只有在文章中遇到的時候才可以讓學生仿照詞語去寫,而不能讓學生機械記憶。如蘇教二年級下冊的《月亮灣》一課,就有很多描寫景物的詞語。
(1)過了橋,是一片綠油油的農田。老師可以把詞語“綠油油”摘出來,用大屏幕展示出來,這是表示顏色的ABB型的詞語,啟發(fā)學生進行仿寫。開始的時候限制為描寫顏色的詞語,如白花花、紅彤彤、黑漆漆、黃澄澄、紅艷艷等。老師可以放開要求,不僅僅是顏色,是不是還有更多的ABB型的詞語呢?學生首先想到了吃的方便面,如香噴噴、美滋滋、熱乎乎等,接著學生的思維打開了,水靈靈、毛茸茸、亮晶晶、笑嘻嘻等。只要讓學生打開思維,學生腦袋里面會釋放出更多的能量。
(2)文中還有句子:“清清的河水倒映著小橋、綠樹和青山。”老師可以引導學生根據“清清的河水”進行仿寫,這是一種修飾關系,對二年級的學生來說,難度稍微大一點,但是根據文中的描寫,學生也可以仿寫出來。如綠綠的草地、紅紅的花朵、藍藍的天空,這都是根據月亮灣的描寫想出來的詞語。老師可以啟發(fā)學生再從身邊想一想,結果就有了黑黑的頭發(fā)、大大的眼睛、紅紅的臉蛋、高高的個子、細細的眉毛等。所以,只要給學生想象的空間,仿寫就不是難事。
句子的仿寫是中年級學生最重要的訓練內容。三四年級的學生對詞語已經有了大量的積累,已經具備了仿寫句子的能力。句子的仿寫,也可以運用逐漸加詞的方式,可以降低難度,有利于學生逐步達成目標。老師可以結合縮句和擴句的訓練,進行仿寫練習。如蘇教六年級《煙臺的?!酚袀€句子“:春天,海水變得綠盈盈的。微波泛起,一道道白色的浪花,從北面遙遠的地平線嬉笑著追逐著奔向岸邊,剛一觸摸到岸邊的礁石、沙灘,又害羞似的退了回去,然后又撲了上來,像個頑皮的孩子?!泵鑼懙氖嵌ゴ簛頍熍_的海的那種蓬勃的生機。老師引導學生仿寫句子的時候,可以先分析句子的主干,就是“浪花奔向岸邊?!?/p>
然后再仔細分析句子的成分。這樣在仿寫的時候就可以先仿寫“句子主干”,然后再進行修飾語的添加。這樣,仿寫的難度就降低了很多。
仿寫片段時,形式可以靈活一些,可以根據內容仿,也可以根據格式仿。只要學生的表達準確流暢,寫作的內容符合要求即可。在教材每一組主題課文后都有綜合性學習,可以根據其要求到課文中選取合適的段落作為仿寫的對象,引導學生進行片段仿寫練習。仿段的時候,要注意段首句或者段末句會是整段的中心句。
如四年級課文《云雀的心愿》一課,云雀媽媽的話:“那是因為森林也是一個巨大的空調器。夏天,林子里枝葉茂密,擋住了強烈的太陽光,自然就涼快些;冬天,由于樹木的遮擋,林子里的熱量不容易散失,所以就暖和些。你看,森林像不像空調器?”仿寫畫線部分,老師要引導學生在仿寫段落的時候先設置情景,并注意前后照應。
仿寫能力并非短期訓練就可以提高,需要培養(yǎng)學生仿寫的習慣,在學習課文的時候做到眼中有物,隨時發(fā)散思維進行仿寫。寫的多了,積累多了,學生在作文練習中就不會感到困難了。仿寫習慣的養(yǎng)成需要興趣和制度的雙重作用。
興趣是隨文仿寫抒發(fā)感情的重要支點,只有學生感興趣,仿寫訓練才可以正常推行,并收到良好的效果。在學課文的時候,老師要注意發(fā)現(xiàn)學生的興趣點。首先是選取的仿寫對象要有趣味性。選取課文中學生感興趣的點切入,進行分析仿寫。老師可以先試著寫一寫,與學生的仿寫結果作對比。老師在仿寫的時候可以充分體會學生的仿寫心理,優(yōu)化組織形式。有利于學生仿寫時更切合實際,學生的思維可以得到全面的發(fā)展。在興趣的支配下,每天練習一點點,逐漸養(yǎng)成仿寫的習慣。
課堂上訓練的時間畢竟有限,有時候進行完新課的講解,課堂時間所剩無幾,只能把仿寫的任務放到課下,作為一項課下作業(yè)。為了積累語言,提高寫作能力,老師每天都要篩選課文中適合仿寫的句子,給學生提供仿寫對象。因為仿寫沒有明確的客觀答案,需要精力集中去思考,一些比較懶的學生就會漏掉這項作業(yè),根本無法養(yǎng)成仿寫的習慣。所以,老師要有布置有檢查,如果不能按照要求完成任務,那就加倍練習。比如作業(yè)布置的是仿寫一個句子,如果作業(yè)完不成就要仿寫兩個句子。習慣養(yǎng)成的初級階段必須靠制度來保證。當“仿寫作業(yè)”在學生那里不再是難題,仿寫的習慣也就養(yǎng)成了,寫作能力當然就會提高。
仿寫的目的就是為了讓學生掌握寫作技巧,提高寫作能力。老師的組織和訓練是仿寫成功的重要保證,這就要求老師要精心篩選課文中生動有趣、節(jié)奏明快的句子作為學生仿寫的范例,同時注重方法的傳授,加強仿寫訓練,從而提高寫作能力,更顯我們隨文仿寫的課題研究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