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增明
眾所周知,作文是高中語文教學的重難點。在多年的語文教學和改革中,收到的成效一直不是很大,同時一直被高考牽著鼻子走。對于大多數學生而言,寫作在整個語文學習過程中是最艱難的一個環(huán)節(jié),沒有成為他們的精神追求,卻是一個不小的負擔。蘇教版高中語文教材寫作教學設計完全考慮到了上述問題,綜合了平時學生的問題和困惑,進行了合理的設計,旨在提升學生的寫作能力。
蘇教版高中語文教材在寫作教學的編寫上遵循了以往的形式,即分為選修和必修階段,這是與“閱讀與欣賞”部分的整個體系保持一致的。在蘇教版以往的語文必修教材中,較早的版本,即2004 年的第1 版,將寫作教學安排在教材中專題的后邊,在課本中為“積累與運用”專欄。在隨后出版的教材中,即2005 年6 月的版本中,寫作教學進行了較大的調整,將“積累與運用”部分進行了拆分,“寫作”作為單獨的一個模塊出現。在每一個模塊的第一個專題中設計了“寫作觀”,對寫作中的整體思想以及寫作的成熟觀念進行了一定的介紹,主要的篇目包括:“獨立思考,善于發(fā)現”,“言之無文,行而不遠”,“你的生活很重要”,“寫作也是對話”,“人文情懷與公民意識”等模塊。在整個教材中,編者結合近20 個專題進行了專題設計,教材也是非常有計劃有重點地進行了“寫作安排”以及“寫作指導”等活動,通過這些具有實際意義的活動來提升學生對寫作的整體認知力。在蘇教版高中語文課本中,很好地將必修本和選修本結合起來,更好地提升學生的寫作能力。
蘇教版高中語文教材不僅繼承了之前的教學傳統,還更加崇尚個性化的教學模式,尤其是必修教材中的寫作教學設計具有非常大的教學優(yōu)勢。教材依托某些特定的專題,更加凸顯出以人文精神為靈魂的寫作模塊。蘇教版高中語文教材與以往的不同是不再以知識能力為核心,而是以學習專題為實際的目標,這些專題包括:“感受與鑒賞”“發(fā)現與創(chuàng)新”“應用與拓展”“積累與整合”等方面,每一個專題都形成了具體的塊狀結構,通過這樣的結構模式,形成了全新的教學框架體系。在選文方面,蘇教版也進行了很好的改革,打破了時代、語言以及國別的界限,根據具體的專題需要,將各種有助于進行探究的材料具有創(chuàng)意地結合起來,結合更多的當代文學大家名篇,使學生能夠逐漸養(yǎng)成一種欣賞的態(tài)度,能夠逐漸感受到文學的美感和語言的豐富之美。
教材的編寫,需要遵循相應的規(guī)律,即學生身心發(fā)展的規(guī)律和母語教學的基本規(guī)律等;在寫作教學中,還要遵循中學生的整體寫作能力的發(fā)展規(guī)律。中學階段是學生發(fā)展最迅速的階段。此時,學生的抽象思維能力取得了飛速的發(fā)展,理論思維也取得了初步的進展。蘇教版高中語文教材著重加強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這是整個寫作教學的重中之重。實踐證明,從發(fā)展思維的角度編寫寫作教材,不僅有利于學生寫作能力的提高,還能防止教學過程中比較單純的技術主義傾向。
例如,教材在第一模塊第一專題后邊“寫作實踐”模塊中設計了這樣一篇作文:選出你最喜歡的兒時的照片,看著面前的這張照片,你會回想起很多的往事,有可能會有一種忽然就長大的感覺,人生其實就充滿了許多這樣的自我發(fā)現。對于此,你有什么想告訴大家的嗎?請以“長大”為題,寫一篇散文詩。蘇教版高中語文教材就是通過這種啟發(fā)式的教學設計,來培養(yǎng)學生自主思考的能力,進而提高學生寫作能力的。
蘇教版高中語文教材為全體學生提供了一個非常人性化、非常鮮活的話題,其目的就在于能夠賦予學生自由表達的話語權。我們絕對不能以寫作的專題為名,越俎代庖地將文中專題作為學生進行寫作的中心或者主題,這種教學方式會使學生再一次回到應試教育的體制之下,其后果不堪設想。讓學生的心靈自由飛翔,意味著對學生的寫作主體地位給予肯定和尊重,同時更意味著寫作本質上的一種表達。教師應創(chuàng)造一定的環(huán)境,使學生的自由表達激情釋放出來,訴說自己的喜怒哀樂,教師不能以成人的口吻或者眼光來過多地限制和約束學生。蘇教版高中語文教材就做到了激發(fā)學生的思維,激發(fā)學生自主思考的能力,真正做到讓學生的心靈自由飛翔。
隨著高中語文教學改革步伐的不斷加快,新的教學方法、新的教學理念不斷涌現,并在教學過程中發(fā)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這些方法在運用的過程中要不斷總結、反思和完善。在蘇教版語文教學中,寫作是重點,教師應根據蘇教版寫作教學指導大綱,結合學生的學習特點,從寫作方向到個人情感進行全面而綜合的設計,為學生寫作能力以及思維能力的提升奠定堅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