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春琴
在人們的語言交流中,語音發(fā)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以英語為例,英語語音是學習英語的第一步,也是整個英語學習的基礎,語音學好了,對于以后學習語法、記憶單詞、發(fā)展口語、提高聽力等方面都有極大的幫助。要想真正學好英語,打好語音基礎是關鍵。
在教學過程中,我發(fā)現(xiàn)英語成績不佳的大多數(shù)學生獨立辨音和拼讀單詞的能力較差,記憶單詞的能力較差,他們只會死記硬背。這類學生沒有關注英語單詞的拼寫規(guī)律及其與單詞發(fā)音之間的相連關系,把單詞拼寫與語音完全割裂開來。當聽到記憶過的單詞時,該學生根本反應不過來是哪個單詞。背單詞他們以此種“笨”方法去死記硬背,結果可想而知:重復、機械的單詞記憶耗光了英語學習的熱情和興趣。此外,部分學生會用漢字讀音對英文單詞進行中文式的讀音注釋,這讓學生的單詞記憶更是難上加難。一是讀音不準,其次,中文注釋增加了單詞記憶的難度。(如:在某學生的英語課本上composition這一單詞的注音是“咖母拍z神”。這樣的注釋令人匪夷所思,啼笑皆非。)在最初的語音學習中,學生不得要領,造成日后英語單詞的記憶困難,最終將導致他們無法進行英語的有效學習。
鑒于英語課程的特點和教材內容安排及此階段學生的學習特點,應該把音素教學安排在高一一開學就集中進行。高一入學之初,初高中銜接階段是是音素教學的最好時機。此時,學生已有一定量的詞匯積累,但缺乏一個系統(tǒng)的語音學習。雖然在初中,教師也進行過語音教學。但在初中教材中,語音的學習分布在各個單元,學習時間長,跨度大。
以中文作導向,讓學生明白什么叫音素和音標。在教學過程中,我找?guī)讉€生僻字,詢問學生這些字的發(fā)音。在學生回答不出來的前提下,標注漢語拼音和聲調,讓學生讀。以此推出英語中音素及音標的概念。音素中的元音就相當于漢語拼音的韻母,輔音就是漢語拼音中的聲母。把元音,或元音與輔音相拼,就構成了音標。再用分類對比法介紹音標(20個元音,28個輔音,而其中清濁成對的輔音就有10對)。讓學生對音素有個整體的認知。
然后根據(jù)學生現(xiàn)有的學習基礎,進行音標教學的課程內容安排。一般安排6節(jié)課時的時間進行音標的學習。元音教學兩到三個課時,輔音教學兩個課時。在元音、輔音教學的同時,一定注意使其與詞匯教學有機結合起來,并注意讓學生歸納總結常見字母、字母組合的發(fā)音規(guī)律。根據(jù)這些發(fā)音規(guī)律,學生就不必再機械重復地背單詞。這就要求教師在課前做好準備,對學生進行有效的引導,提高課堂效率。
音素教學方式多種多樣,對比法(如清濁對比)、象聲法(與漢語中某些音的相似,教師可以適度進行英語音素與漢語拼音的對比)單詞拼讀法等等。教師切忌但一直反復解釋發(fā)音要領,通過練習能讓學生熟練掌握拼讀生詞的方法技巧。否則,學生容易厭煩、厭學。在音素教學過程中,既注重知識性,又注意趣味性。
學過的知識不加以鞏固,不練成一項技能的話,遺忘的概率也很大。在學了音素以后一段時間內,每節(jié)課前進行一些音標詞拼讀訓練。同時,教師找一些符合發(fā)音規(guī)律的生詞,讓學生分別來拼讀,然后根據(jù)學生的拼讀情況,教師及時指出問題并給予個別的輔導。
首先,學生根據(jù)詞形猜測生詞的讀音,然后再看所注音標來訂正發(fā)音。這樣的結果就是,生詞的拼讀已不再需要占用大量的課堂時間,讓學生在預習時完成,教師只在課堂上進行抽查、檢查。在不影響新課程進度的前提下,學生的單詞拼讀能力得以加強和鞏固。
解決了生詞的拼讀問題,就為英語單詞的記憶掃除了障礙,為英語的學習打下了基礎。我所教授的兩個教學班,學生英語成績的提升與我在短期內進行的音素強化學習密切相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