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麗華
(湘潭大學心理教育與咨詢中心,湖南 湘潭 411105)
黃翠(化名),女,22 歲,南方人,大學三年級在讀。從小父母在外打工,與弟弟妹妹、表弟表妹數(shù)人跟隨外公外婆生活。中小學,學習成績優(yōu)秀,在班上不愛和同學交往,認為學習是最重要的。高三時與一個遠房表哥在一個班,表哥對她很照顧。進入大學,意識到人際關系的重要性,主動與同學交往,現(xiàn)為13 級某班新生養(yǎng)成輔導員。
開學(至來訪時兩周)以來感覺很累,焦慮、郁悶、苦惱。越想越心煩,越想越害怕。
事情是這樣的:學校調(diào)寢室,我們8個室友要分到兩個寢室住,為了不離得太遠,特意選了兩個陽臺相通的寢室。但到底哪四個一間,大家爭論不休,有幾個私下里跟我說要與我住一個寢室,包括我最好的朋友,我不好當面拒絕,都答應了。我是寢室長,她們要我定,考慮到進入大三了,有些考研、有些找工作,我就說按考研和不考研來分吧,后來就這樣分了。但分好后,兩個寢室間經(jīng)常鬧別扭。好朋友也不太理我了。還有,當時有個室友的老鄉(xiāng)想搬到我們寢室來,室友問我,我說我們剛好8個人兩個寢室,不能加人了。我覺得我沒說錯呀,結(jié)果那天晚上她老鄉(xiāng)打電話罵我。我覺得她太過分了,真不講理,可又不敢說。后來,班長知道了我們的不合,出面調(diào)解,主要批評了她們。這下關系徹底惡劣了,她們根本不理我們了。了解到是住她們寢室的某同學也是我們班團支書,告訴班長的。我就把8個同學找來坐在一起好好談談,化解誤會,也想讓某同學說出真相,解除她們對我們的誤會,但她一直不說話,還一副事不關己的樣子,我覺得她真虛偽。但這次談話還是有效果的,幾個同學都說了自己的感受。我的好朋友說她特別生我的氣是我當面答應住一起,又找考研的借口回絕她,分寢室后還老說要考研要學習不想?yún)⒓踊顒樱幌敫嗳私煌?,好像在暗示她不想跟她交往了?/p>
本來事情該結(jié)束了,可我突然覺得很累,很沒味,真心對人,卻遭來誤會,做人太失敗了。唉,像那個罵我的同學和團支書,我能說服自己原諒她們,因為她倆比我小,不成熟。但我怎么都不能原諒我的好朋友,她有能力,成熟,卻因這么點小事對我意見這么大,一點也不體諒我,太讓我失望了。表哥也有了女朋友,不像以前那樣關心我了。唉,我現(xiàn)在整天小心翼翼,生怕說錯話、做錯事,讓人誤會了,而且一感覺身邊同學心情不好就擔心是自己的原因,不敢與同學多交往了,覺得很累。
求助者長期缺乏父母關懷,還需照顧、謙讓弟弟妹妹,可以依賴的表哥去年也有了女朋友,感覺不如以前關心自己了,心里感到失落;寢室的8 名同學原本親如姐妹,但在分寢室過程中以新分寢室為團體產(chǎn)生了矛盾,并在此后半年中矛盾不斷升級。自己也與最好的朋友發(fā)生了誤會。雖然,通過努力化解了部分矛盾。但感覺生活無趣、很累,沒有可信賴的人,害怕說錯話被人誤會,注意力、記憶力下降,學習、工作積極性下降。
根據(jù)求助者實際情況我選擇SCL--90 項癥狀自評量表和EPQ 作進一步評估,結(jié)果如下:
SCL--90 項癥狀自評量表各因子分為:軀體化:1.79;強迫1.70;抑郁2.16;人際關系2.03;焦慮1.14;敵對1.83;恐怖2.40;偏執(zhí)1.83;精神病性1.81;其他1.14??偡郑?82,其中抑郁、人際關系、恐怖因子分略高于常模。
EPQ:P:67;E:57;N:74;L:32,偏外向不穩(wěn)定。
該求助者的知情意協(xié)調(diào)一致,個性穩(wěn)定,有自知力,有求助愿望,無幻覺、妄想等精神病癥狀,社會功能沒有受到嚴重影響,持續(xù)的時間不長,根據(jù)上述情況綜合分析,將該求助者診斷為出現(xiàn)一般心理問題。
(1)生物原因:本案例未見明顯的生物原因。
(2)社會原因:一是從小與父母分開生活,缺乏父母的直接關懷、照顧,還需照顧、謙讓弟弟妹妹,認為照顧弱小是自己的責任和義務,內(nèi)心也渴望得到大人們的關心、愛護。二是人際關系方面,小學中學幾乎沒有主動交往的朋友。大學里積極主動交朋友,很在意他們的看法和態(tài)度。三是心理原因:性格偏外向不穩(wěn)定,既想交朋友、又覺得耽誤了學習,很矛盾,個性追求完美。
(1)近期目標:解決目前煩躁的狀態(tài),平靜情緒,改善自己人際關系,尤其是和好朋友的關系
(2)長遠目標:完善求助者的個性,增強人際交往能力,能夠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
采用認知療法和模仿法(角色扮演)
了解了黃翠的基本情況,成長經(jīng)歷,特別是重大生活事件后,做了相關的心理測試,確定了主要問題,并和她一起商談咨詢目標。
此階段主要任務是幫助黃翠分析和解決問題,同時學習一些人際交往的技巧。分兩步完成:
首先,在與求助者建立了良好的咨詢關系基礎上,運用認知療法使求助者認識到目前心理問題的原因:自己內(nèi)心渴望被人理解、關心,過于依賴關心自己的人;形成了覺得自己在人際關系方面很失敗的過分概化的不合理信念。我根據(jù)認知療法的理論觀點,指導求助者對以上原因進行分析辯論,如經(jīng)過一次和好朋友的人際沖突就認為自己在人際關系處理方面很失敗的觀念,讓其明白自己犯了過度概括化的認知錯誤,人與人包括和好朋友交往過程中,發(fā)生沖突是不可避免的,發(fā)生了沖突要看你怎樣去看待它,對事件的看法直接影響到人的情緒?!耙淮稳穗H沖突——我很失敗”可以改為“一次人際沖突——我在這次人際關系中有點失敗”這樣關注的就是事件本身,而不是求助者自己本身;“與朋友產(chǎn)生了一次誤會——我們產(chǎn)生了誤會”可以改為“與朋友產(chǎn)生了一次誤會——我們在這件事上產(chǎn)生了誤會”。這樣不會因一次誤會質(zhì)疑甚至否認二人的友誼。
然后,運用角色扮演。我先扮演求助者的好朋友,內(nèi)容為分寢室時的對話,了解求助者平時和同學溝通交流方式。然后把角色互換(讓求助者扮演她的好朋友,我扮演求助者),這樣有助于求助者站在好朋友的角度去體會自己的一些語言,從而認識到自己在人際溝通方面存在的問題。最后通過改變一些說話的語言和語調(diào)進行扮演,讓其認識適當?shù)慕浑H語言、語調(diào)、語氣在人際交往中的重要作用。
回顧了咨詢中的主要問題,進入大學后認識到人際關系的重要性,努力和同學相處融洽,主動去和班上同學交往,有很好的效果。然而,學業(yè)、就業(yè)等現(xiàn)實問題又使自己覺得用在人際交往中的精力時間太長,想把精力放到學習上,但在處理這件事上有些急,言語使同學產(chǎn)生了誤解。對朋友和自己的要求過于完美。要學會寬容自己和自己信賴的人。
經(jīng)過一段時間的咨詢,求助者反映:能體諒好朋友的心情了,能像以前一樣同同學相處了,心情好多了。我明顯感覺到求助者情緒比較穩(wěn)定了。心理測驗復查:SCL—90 中恐懼抑郁分值恢復到了正常值,達到了預期的效果。
[1]劉華山,江光榮,主編.咨詢心理學[M].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10.
[2][美]Camille Helkowski,等.大學生心理咨詢指導計劃[M].中國輕工業(yè)出 版社,2006.
[3]樊富珉,主編.大學生心理咨詢案例集[M].清華大學出版社,19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