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麗君
摘要:聲樂教學的改革與創(chuàng)新是一個循序漸進、不斷變化的發(fā)展過程,在經濟文化飛速發(fā)展的強大推動力下,高等學院聲樂教學要適應我國目前教育改革的發(fā)展趨勢,大力培養(yǎng)適應時代發(fā)展、社會需求的綜合全能型人才。這就要求高校聲樂教師必須積極探索關于聲樂教學改革創(chuàng)新的新型教學模式,推動聲樂教學改革與創(chuàng)新。本文主要針對目前高校聲樂教學的存在問題,針對聲樂教學改革與創(chuàng)新提出相關建議,為相關研究提供一些參考。
關鍵詞:聲樂教學 ?改革 ?創(chuàng)新 ?教學模式
自改革開放以來,我國聲樂藝術事業(yè)得以不斷發(fā)展,從聲樂教學內容、課程設置及教學方法都作出了深入研究,創(chuàng)造了許多輝煌成就,在國內外取得優(yōu)異成績。目前,我國高等教育正處于飛速發(fā)展的重要戰(zhàn)略時期,對于高等音樂學院來說,聲樂教學是一門重要基礎課程,在為國家培養(yǎng)優(yōu)秀聲樂人才上發(fā)揮重要作用。因此,高師聲樂教學必須立足于素質教育質量的提高,逐步改革聲樂教學,推動我國聲樂藝術朝更好的方向可持續(xù)發(fā)展。
一、當前高等學院聲樂教學的存在問題
受我國傳統(tǒng)聲樂教學觀念的影響,我國目前高等學院聲樂教學在教學目標定位、教學方法應用及教學課程設置上都存在一定問題,傳統(tǒng)聲樂教學的弊端逐步顯現(xiàn),原有的聲樂教學模式已無法適應時代發(fā)展,嚴重阻礙我國聲樂藝術的發(fā)展。高等學院聲樂教學的存在問題主要表現(xiàn)在:
(一)聲樂教學目標定位存在偏差
高等學院聲樂教學課程設置的最終目的是為社會培養(yǎng)一批又一批擁有實際技能的優(yōu)秀聲樂人才,但分析我國高等學院聲樂教學現(xiàn)狀可知,許多高等學院在聲樂教學課程設置方面都以傳統(tǒng)聲樂教學模式為模板,教學模式單一、教學方法落后,缺乏學院教學特色。而在教學目標設置方面,聲樂教學模板多以學生日后就業(yè)為導向,甚至在教學過程中偏重學生技能培訓,忽略學生文化素質的培養(yǎng),對學生日后發(fā)展帶來重大阻礙。部分高等學院在聲樂教學過程中只是單純模仿其他學校的教學經驗,欠缺自身特色,這對聲樂藝術的發(fā)展是不利的。
(二)聲樂教學實踐課程設置不合理
在聲樂教學安排方面,絕大部分高等學院出現(xiàn)課程設置不合理的情況,有的學校過多音樂理論教學、忽視學生實踐培訓,課程安排上以理論知識教學為主,采用的教學模式是傳統(tǒng)的灌輸式教學,沒有設置足夠實踐訓練課程,造成學生對音樂理論知識了解不足,更無法從深層次理解音樂的內涵,學生聲樂知識和技能得不到有效提升。
(三)聲樂教學模式單一
目前,高等學院聲樂教學的主要模式仍是采用傳統(tǒng)的“一對一”教學模式,即教師先指導學生進行練唱,然后學生再進行練唱,教師通過學生練唱指出學生在發(fā)聲上的存在問題,加以指導。這種單一的教學模式只適合人數較少的小班教學,但對于人數較多的高等學院聲樂教學是不適合的,更無法保證教學質量。
二、關于聲樂教學改革與創(chuàng)新的幾個問題
為有效解決高等學院聲樂教學存在問題,提高聲樂教學質量,高等學院聲樂教學必須對聲樂教學模式、教學方法進行全面改革和創(chuàng)新,逐步轉變聲樂教學觀念,合理設置教學目標,豐富教學內容,拓寬教學途徑,調整課程設置結構,從根本上保證聲樂教學質量,為國家培養(yǎng)更多全方位的優(yōu)秀音樂人才。
(一)轉變聲樂教學觀念,更新聲樂教學方法
為適應社會的發(fā)展要求,我們必須積極轉變聲樂教學觀念,用發(fā)展的眼光去看待外來事物和新生事物,既要積極繼承我國優(yōu)秀的民族聲樂文化,又要積極借鑒國外先進的聲樂教學方法,利用先進的聲樂理論豐富和充實我國聲樂藝術,將我國高等院校聲樂教學引向正確的方向。
聲樂教學是一個極具個性化的教學實踐活動,與其他學科相比,聲樂教學更注重因材施教。教師應充分明確學生在聲樂教學活動中的主體地位,針對學生的成長發(fā)展需要和現(xiàn)有教學水平制定科學合理的教學計劃,引導學生探索聲樂樂趣并掌握基本聲樂技能和技巧。
1.一對多教學
這種模式適用于學生較多的教學情況,在高等學院中,學生每周會有一到兩課時的聲樂課,在課堂上,教師會與學生一同進行民族歌曲和藝術歌曲的演唱訓練。在聲樂教學實踐中,筆者注重與學生一同點評分析歌曲,讓學生們討論研究,提高聲樂教學質量。如近年流行的歌唱節(jié)目《我是歌手》受到許多人關注,許多學生都有留意這個節(jié)目,筆者就會在課堂上適當播放相關節(jié)目視頻,讓學生討論視頻中各位歌手的演唱技巧、表演特色等,豐富學生對聲樂理論和技巧的認識。
2.小組教學
小組教學模式是指教師根據學生人數分成若干小組,每組5—7人并設一名負責人,進行小組教學,主要是讓學生學習鑒賞中外優(yōu)秀的藝術歌曲。小組間各自進行,各抒己見,一同探討,除了可以有效節(jié)省師資,還可以加深學生對聲樂知識的認識,幫助學生了解自己在學習過程中存在的不足,提高教學質量。此外,筆者會給各個小組布置不同歌曲,讓他們自己課后組織學習鑒賞,并鼓勵每個組員學會演唱,可在課堂上自薦演唱歌曲,讓學生學會鑒賞歌曲,掌握演唱技巧。
3.技巧訓練指導
在聲樂教學中,練聲訓練是必不可少的,這也是學好聲樂的重要手段。對于學生的發(fā)聲技巧訓練,筆者也采用小組教學對教學課程進行適當指導和科學訓練,讓小組間共同討論、共同練習,在聲樂訓練方法上,筆者會在教學中應用“假聲位置真聲唱法”、“憋氣訓練”、“假聲狀態(tài)訓練”和“低八度訓練”,針對學生性格特點和聲樂水平因材施教。在正音課教學上,筆者嘗試融入英語、法語、德語、意大利語等,通過繞口令、朗誦等方法進行發(fā)聲練習,讓學生了解外語發(fā)音特點,不斷糾正學生的發(fā)音。在歌劇練唱方面,筆者會引導學生模仿著名的歌劇作品,掌握歌劇重唱的技巧,有效增強學生的舞臺表現(xiàn)力和合作能力。
此外,筆者會定期組織學生自行舉辦或參加各種不同風格的音樂會或演奏會,讓學生熟悉和感受現(xiàn)場氣氛,積累舞臺經驗,還會鼓勵學生接觸戲曲曲藝,讓學生了解不同民族、不同地方戲曲的唱腔特點和表演技巧,豐富學生的聲樂認識,提高聲樂教學質量。
(二)合理設置課程體系,培養(yǎng)學生綜合能力
素質教育的實施情況與教學課程的合理設置有著密切關系,聲樂教學課程設置應與教學培養(yǎng)目標緊密結合。筆者認為聲樂教學課程設置應綜合歌唱技能、歌曲處理、聲樂教法、自彈自唱、創(chuàng)新培養(yǎng)等多方面內容,真正實現(xiàn)聲樂教學理論與實踐的統(tǒng)一結合。在聲樂教學實踐中,筆者在重視學生唱歌技能培訓的情況下,還注重鞏固學生理論知識的學習;在理論基礎知識上進行聲樂的實踐操練,讓學生掌握扎實基本功,在科學理論指導下逐步完善聲樂教學。比如,在聲樂教學中,一些較為簡單、流行的音樂理論和練唱歌曲較為吸引學生的注意,因此,在進行聲樂練唱的時候筆者會挑選一些學生感興趣的歌曲讓學生學習練唱,最大限度地激發(fā)學生對聲樂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全面培養(yǎng)學生的藝術思維能力、創(chuàng)作能力、學習能力和審美能力,促進學生全方位發(fā)展。
作為一名優(yōu)秀的音樂工作人員,除了要擁有扎實的音樂基礎理論知識,還必須擁有良好的藝術文化修養(yǎng)。因此,在教學過程中,筆者會注重提升自己和學生的音樂藝術文化素養(yǎng),強化學生對聲樂學科的正確認識,全面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提高聲樂教學成效,推動聲樂教學朝著更好的方向發(fā)展。
此外,筆者還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會定期組織一些音樂活動,或是布置一些教學任務給學生,如鼓勵學生運用新方法處理歌曲,可以學著改編歌曲、改變唱法去引導學生對作品進行全新創(chuàng)作?!吨袊酶枨贰吨袊寐曇簟返裙?jié)目為廣大音樂愛好者提供許多難得的舞臺表演機會,在其中許多人對音樂有著大膽嘗試,筆者會鼓勵學生嘗試參與這些節(jié)目活動,把握機會發(fā)現(xiàn)適合自己的唱法和風格,全面提升自己的音樂素養(yǎng)。
(三)豐富課堂教學內容,調動學生積極性
為提高高等學院聲樂教學質量,教師應豐富聲樂教學內容,適當增設特色聲樂課程,全面提高學生的綜合聲樂素質。比如在教學實踐中,筆者會開設中外聲樂作品欣賞課程,每隔兩周用一課時讓學生欣賞中外優(yōu)秀的聲樂作品,讓學生了解中外聲樂作品的創(chuàng)作背景、引導學生對聲樂作品進行合理分析和處理,增強學生的聲樂審美能力,全方位培養(yǎng)學生的音樂理解能力和鑒賞能力。
另一方面,筆者還會定期開展研究討論課,讓學生在課堂上能盡情發(fā)表自己對聲樂理論知識的見解,加強師生間的雙向溝通交流,通過營造良好的交流氣氛引導學生主動學習,激發(fā)學生對聲樂學習的興趣。通過豐富聲樂教學課堂形式,不僅能有效提高學生自主學習聲樂基礎知識的積極性,還能促進學生全方位發(fā)展,有效提高學生的聲樂綜合素質,提高教學成效。
(四)改革聲樂考核方式,提高教學成效
傳統(tǒng)的聲樂教學考核方式都是針對學生期中和期末考試選取的歌曲來評定學生在這一學科的成績,顯然這樣的考核方式是不夠準確的。因此,聲樂教師應全面綜合學生在演唱中的表現(xiàn)能力、聲樂理論知識運用能力、演唱技巧表達等情況,客觀科學地評定教學成效。
比如聲樂考試的內容,筆者會和學生一同選擇,一般會在本學期所學習的幾首作品中選擇兩首或三首,提交給教務處確定本次考試范圍和內容。這樣一來,在考試內容中就有大家一同選出來的作品,學生對考試就會有信心,也能通過精心準備考試,有效檢查出學生的學習效果。此外,對于學生考試的表現(xiàn),筆者主要檢查學生對聲樂的基本概念和理論的掌握程度,以及是否能以科學的聲樂理論知識來衡量聲樂演唱實踐能力,考察學生在考試過程中是否正確理解內容和正面?zhèn)鬟_歌曲內涵,對作品進行全新演繹。
三、結語
社會不斷進步,文化不斷發(fā)展,若高等學院聲樂教學不與時俱進進行改革創(chuàng)新,聲樂藝術的發(fā)展必將停滯不前。新形勢下,社會對人才培養(yǎng)提出了更高要求,作為以全面培養(yǎng)綜合性全方位音樂人才為主要目標的高等學院聲樂教學,唯有重視教學問題,采用有效措施積極解決問題,通過不斷改革和創(chuàng)新,逐步增強學生綜合能力,積極探究新型教學方法,豐富教學內容,方可有效推動學院聲樂教學的發(fā)展壯大。
參考文獻:
[1]楊永蕾.高校聲樂教學改革與創(chuàng)新初探[J].群文天地,2012,(14).
[2]陳冠六.高校聲樂教學的改革與創(chuàng)新——以瓊州學院為例[J].藝術教育,2014,(02).
[3]楊勇.推進高校聲樂教學改革與創(chuàng)新的探討[J].通俗歌曲,2013,(06).
[4]吉鈺梅.關于高師聲樂教學改革與創(chuàng)新的思考[J].大眾文藝,2013,(17).
[5]張珂.高師聲樂教學改革探究[J].大舞臺,2013,(12).
[6]王銘敏.淺談聲樂教學改革新舉措[J].黃河之聲,201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