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艷
摘 要:在學習英語的熱潮之下,中學生真正能說一口流利英語的少之又少。大家不得不面對啞巴英語的現(xiàn)實問題?!皢“汀庇⒄Z之所以產(chǎn)生,客觀而言是由于缺乏英語語境及受應試教育的負面影響,主觀方面則是由于學生個人性格缺陷及詞匯量不足。教師可采用相應策略加以解決。
關鍵詞:“啞巴”英語;性格內(nèi)向;語境;發(fā)音
自從改革開放以來,我國便掀起了一場“學英語”熱潮,時至今日,“學英語”依然備受國民青睞,備受家長的關注。可是青睞和關注并不能換來美好的結果。試問有幾個初中學生能用流利的英語與外國人暢談呢?初中學生總是學得很多,說得很少。總是閱讀拿滿分,寫作得高分,實際與外國友人交流就會啞口無言。“啞巴”英語究竟是怎么產(chǎn)生的呢?要如何解決呢?
一、“啞巴”英語緣何而生
1.缺乏必需的語言環(huán)境
我們說漢語如此流利,是因為我們時時、處處都被漢語“包圍”著。由此可知,良好的語言環(huán)境會促進學生表達能力的提高??刹恍业氖?,我們的學生從小便是在漢語的氛圍中學習英語的,我們的學生購買的輔導資料幾乎全是英漢雙語的,我們的學生除了在有限的英語課上和輔導班上用很少的一點時間說英語外,其他時間都在講漢語。語言表達缺乏必要的“土壤”,我們的學生怎會不“啞巴”!
2.應試教育的負面影響
英語教學,概括而言,就是對學生“聽、說、讀、寫”英語的能力加以綜合訓練。可是由于英語考卷中有對聽力和語法知識的考查,卻沒有口語這一項目,所以,受“考試”這根指揮棒的影響,老師往往會投入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對語法進行教學,對聽力進行練習,
對于口語則不夠重視。而且學校也把關注點放在作業(yè)和考試上面,對于學生是否將英語知識活學活用、學以致用,則無暇理會。應試教育的負面影響在素質教育推行了多年后依然存在,這也是“啞巴”英語產(chǎn)生的原因之一。
3.學生個人性格內(nèi)向、缺少必要的積累
口語是交流思想、表達觀點、溝通情感的媒介,樂觀開朗的性格有助于學生口語能力的提高。因為樂觀開朗的人有著更強烈的和別人交流的需求,由此,他們要求自己必須掌握口語這一媒介。而性格有缺陷的學生,則會因為害怕被學生笑話或被教師批評而不敢開口講英語。還有一些學生見別人說英語比較好,自己便想速成口語,沒有速成便會被挫敗感打敗,無心再說英語。
若想出口成章,必須“胸有成竹”。口語的完美演繹是以詞匯和句子為支撐的。然而我們的學生要么基礎薄弱,掌握的數(shù)量根本不足以完成一系列對話;要么只關注通過死記硬背的方式認識了幾個單詞,對于這些單詞的真正用法則掌握不到位。學生詞匯的學習與使用存在嚴重脫節(jié),學生學習詞匯是為了完成選擇和閱讀等題型。僅有筆頭練習,沒有口頭練習,時間長了,啞巴英語在所難免。
二、克服“啞巴”英語的方法
“啞巴”英語與素質教育的要求背道而馳,與時代發(fā)展需要造就實用的交際人才的要求不相適應。如何才能擺脫“啞巴”英語,讓學生用英語與人交流呢?我們不妨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嘗試:
1.營造仿真的英語語境,激發(fā)學生說英語的興趣
科技的發(fā)展,使我們不出國門便可以聽到原汁原味的美式英語或者英式英語。借助多媒體教學手段,我們可以把自己的課堂變成一個“英文社區(qū)”。這個社區(qū)通用的語言是英語,教師創(chuàng)設適當?shù)臅捛榫?,鼓勵學生盡可能用英語來表達自己的情感。當然,教師也要盡量用英語來完成教學。耳濡目染的力量是很大的,每個學生能說出一句地道的英語,班上的孩子就可以學到四五十句地道的英語表達。當學生完美地表達出一個句型時,我們教師要通過口頭表揚、積分獎勵等方式予以鼓勵。當學困生能中英混合著嘗試表達自己想法的時候,我們除了糾正,還要對他們敢于表達自我的勇氣予以肯定。這樣,學生才會慢慢敢于用英語表達。
2.“聽說讀寫”均衡教學,全面提升學生的綜合能力
“聽說讀寫”四個環(huán)節(jié)是相輔相成、互為基礎的。我們不能因為升學及其他方面的壓力,就顧此失彼。因此,在教學中,我們要精心分配課時,不必“聽說讀寫”平均用力,而也應適當?shù)匕才趴谡Z訓練課程。每一節(jié)英語課的起始階段,我們都可以安排5分鐘的時間,讓學生進行口語展示,可以讓他們介紹自己熟悉的事物,讓他們說說自己的家庭,談談自己的好朋友,介紹一些新鮮的事物。詞匯學習的過程中,我們要盡量讓學生在句子中理解,為他們提供一些范句。學生張口說總要經(jīng)歷一個過程,只有堅持不懈地讓學生說,才能逐步使他們遠離不敢說的窘境。
3.強化口音訓練,幫助學生糾正錯誤發(fā)音
很多學生不愿意說英語,究其原因是強烈的自卑感在作祟。他們一張嘴,不標準的發(fā)音便會招來哄堂大笑,天長日久,他們習慣于閉上自己的嘴巴。其實,英語單詞都是由26個字母組成的,全部音標加起來也才48個。學生只要有信心,不需要多么努力,我們每天只要利用原聲播放、范讀的方式,幫助學生掌握一個音標的發(fā)音,也就兩個月的時間,他們的發(fā)音就會得到糾正。
學好音標后,我們就要通過美文跟讀、名言背誦的方式,引導學生學習連詞成句后語調(diào)、停頓、表情、肢體動作的使用,幫助他們掌握說英語的種種技巧,學習連讀、重讀、節(jié)奏等。通過系統(tǒng)的糾正,學生因發(fā)音不準而產(chǎn)生的自卑感會一掃而光,在跟讀中他們也會積累一些詞匯和句型,這自然會使他們張開嘴巴,驕傲地說英語。
遠離“啞巴”英語不是一日之事,讓我們盡自己所能,讓學生張開嘴巴,開心說英語!
參考文獻:
[1]張曉川.初中英語口語交際教學之我見[J].教育教學論壇,2013(25):113-114.
[2]張勇.外語類學校初中英語口語教學的研究[J].海外英語,2013(10):32
編輯 段麗君
新課程·中旬2015年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