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玉國
摘 要:在21世紀的教育時代,在新課標引領的航向上,作為新一代的教育者,如何才能讓學生全面發(fā)展成為教師的重要使命。教師不僅要讓學生打好堅實的基礎功底,還要善于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教學效果。因此,針對初中語文,音樂輔導教學應運而生。
關鍵詞:初中語文;音樂輔導;興趣
在新課標的引導下,音樂對初中語文的影響已經(jīng)漸漸地被一些教師所關注,把一些抒情音樂有效地和語文聯(lián)系在一起,不僅能提高學生的情感素養(yǎng),活躍學生的思維,還可以使學生在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中學習,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造力,提高學生的領悟能力,從而更好地學習語文。
一、音樂輔助教學在語文教學中具有重要意義
在社會的驅動下人類創(chuàng)造了音樂,它是當今社會人類情感的寄托,是人類表現(xiàn)自我、生活及情感的重要手段。音樂的情感表達是用音符和旋律,語文表達情感用的是文字和語言,他們在情感的表達方式上雖然不是特別相同,但在表達意境上有著異曲同工之妙。音樂和語文是相輔相成的,音樂中包含著令人感動的情感文字,而歌詞又被用來唱出人們的心聲。凡是意境優(yōu)美、使人警醒的文學作品,都是作者用心來完成的,要使學生用心去感受作品,就可以將語文和音樂有機地結合起來,創(chuàng)設與文學內(nèi)容相符的情境。教學中的音樂藝術是在教師理解教材的基礎上,配合適當?shù)慕虒W方法,結合和文章情感有關的音樂,幫助學生提高語文成效。因此,我們在語文教學中可以充分地發(fā)揮音樂和語文的“兄弟情義”,將它們結合起來,激發(fā)學生對課文內(nèi)容的情感閱讀,產(chǎn)生和作者相近的人生感悟,提高學生的理解力。例如《鄧稼先》一文,文中有一首《中國男兒》,歌詞內(nèi)容對鄧稼先的精神作了完美的詮釋,教學時,引導學生用心體會,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音樂輔助教學在語文教學中的重要作用
語文的地位至關重要。想要使學生主動、有感情地去理解課文,必須為學生創(chuàng)造一個符合課堂教學的情感基礎。音樂之所以被人們所創(chuàng)造,就是想要表達自己的真實情感,想要與人產(chǎn)生共鳴。因此,我們要有效地將音樂和語文結合起來,用文字敘述情感,用音樂揮灑情感,讓他們共同進入語文課堂,引領學生進入情感世界。在語文的天堂里,用音樂搭建一座可以使學生通過的橋梁,去豐富學生的情感,激發(fā)學生的聯(lián)想力。它可以跨越時間,讓不在一起的人產(chǎn)生相同的意境;它雖然是抽象的,但它可以在語文中激起學生豐富的想象力,讓學生更加深刻地體會人生。
1.音樂能夠激發(fā)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音樂總是能給人全新的感受和體驗,它能使人把抽象的文字具體化,也能使人將模糊的情感直接明了地展示在人前。在充滿音樂的教學環(huán)境中可以充分調(diào)動學生的情感思維,促使學生積極主動去學習、去感受。因而用音樂輔助教學可以激發(fā)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2.音樂可以調(diào)動學生自主學習
語文教學是在一定的情境下,在老師的指引下,合理地利用資源而獲得知識的一個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將音樂和語文有效結合,可以使課堂更加和諧、愉悅、有生氣。促進學生在課堂上敢于發(fā)表自己的觀點,進而和教師交流探討,從而有效地調(diào)動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達到加深和鞏固知識的目的。
3.音樂促使學生喜歡閱讀
生活造就學生豐富的情感,而音樂則是使情感萌芽的契機。在生活中,我們喜愛看電視劇,玩電腦游戲,感受音樂為我們生活帶來的美好。正是這些充滿音樂和文字的銀幕讓我們看到這些人物的情感歷程,讓我們產(chǎn)生閱讀的欲望。因而,用音樂來豐富學生的情感空間,從而使學生愛上閱讀。
4.用音樂營造良好的課堂氛圍
音樂,無論是歡樂的、雄厚的,抑或是悲愴的,都能夠感染學生。語文課本中,作者的情感體會是學生學習的重點,將音樂引進課堂,在這種輕松愉悅的環(huán)境中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放飛學生的心靈,使學生沉浸在情感的世界里,提高學生的鑒賞力、認知能力。
三、用音樂輔助語文教學的實踐探索
音樂輔助語文教學可以有以下幾個部分:課堂導入、配樂誦讀、課堂分析總結。
1.音樂導入課文,激發(fā)學生興趣
開課前,教師要創(chuàng)設符合課文情節(jié)的課前導語,其目的在于營造氛圍,使學生情感到位。當學生情感豐富起來,讀課文時,才能正確理解文章中的人物情感,體會文章要表達的主要思想觀念。一節(jié)語文課,最高的教學境界莫過于讓學生“入戲”,讓他們的情感隨著作品起伏,而富含情感的導入在伴隨音樂的氛圍中則能更好地體現(xiàn)出來。例如,在教學《社戲》中,先播放一段《穆桂英掛帥》導入,讓精彩的戲曲在學生心中產(chǎn)生直觀感受,從而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又如《假如給我三天光明》,可以播放貝多芬的《命運交響曲》使學生在強勁的音符中感受作者的不屈的精神,再配合教師符合情境的導入語導入教學內(nèi)容。
2.配樂誦讀,提高學生積極性
語文本就是一種聲樂美,許多課文如《黃河頌》《祖國啊,我親愛的祖國》等,朗誦時配合符合課文內(nèi)容的音樂,不僅能給學生帶來美感,還能增強學生讀課文時的語感,減少教師在課堂上的話語,使學生自主想象擴大學生思維空間,培養(yǎng)學生語感,因此配樂誦讀更加符合現(xiàn)代教育的新模式。
3.課堂分析總結
課堂上,我們分析總是從課文角色、語言入手,經(jīng)過分析之后,教師再給人物形象定性。然而學生只是被動地接受,效果卻并不理想。當我們適當?shù)臅r候用音樂添加意境,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獲,使講解不再那么生硬。例如,在教學《登上地球之巔》時,配以一曲雄壯的《五星紅旗迎風飄揚》,我國登山隊員的英雄形象自然而然浮現(xiàn)在學生眼前。最后總結時我們也不再是單單地用語言概括,而是通過播放音樂來提升課文意境,讓學生的情感得以升華。
綜上所述,在語文這個充滿詩情畫意的學科里,讓音樂走進文字的天堂,可以有效地提高學生的學習動力,擴展學生的情感思維,激發(fā)學生對語文的學習興趣。因此,將音樂作為語文的輔助式教學,已漸漸地開辟了新時代的篇章!
參考文獻:
[1]李朝.淺談流行歌曲與語文教學的互動結合[J].文學教育:上,2009(09).
[2]趙偉偉.流行歌曲中語文課程資源的開發(fā)與利用[D].陜西師范大學,2013.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