惹幾阿呂
(西昌學(xué)院 彝語言文化學(xué)院,四川 西昌 615000)
兩部敘事長詩都以悲劇著稱,都是寫主人公從出生到死的愛情故事。
1.阿詩瑪和甘嫫阿妞的出生到長大有突出的相似點?!栋⒃姮敗分袑懙溃骸皬那坝袀€叫阿著底的地方,貧苦的格路日明家生下了一個美麗的姑娘,阿爹阿媽希望女兒像金子一樣發(fā)光,因此給她起名阿詩瑪。她漸漸地長大了,像一朵艷麗的美伊花。阿詩瑪‘繡花包頭頭上戴,美麗的姑娘惹人愛,繡花圍腰亮閃閃,小伙子看她看花了眼’。”阿詩瑪是如此地美麗,她一生下來父母就對她寄予了厚望,長大后又得到了所有人的喜愛,她的美貌和才華無人不知?!陡舒瓢㈡ぁ分袑懙溃骸岸脒呉蛥^(qū)甘家火史山下的山寨出了個絕色美女甘嫫阿妞,屬甘爾普鐵家支。相傳她的容貌能映壁生輝,‘美名傳遍彝寨九十九’?!备舒瓢㈡さ某錾桶⒃姮斃淄?,也得到了眾人的追捧。這兩部典型的敘事長詩講述的是兩個不同支系、不同地域的美麗善良、才華出眾的姑娘相似的成長經(jīng)歷,故事的最后兩位女主人公都以死來證明自己的情操。
2.兩部敘事長詩中的愛情都有外來勢力的侵入?!鞍⒃姮敽桶⒑凇迸c“甘嫫阿妞和木呷”的愛情都是自由戀愛,可是造成悲劇的無疑也是這點,熱布巴拉對阿詩瑪和阿黑的拆散與土官對甘嫫阿妞和木呷的拆散,都代表著舊社會的霸權(quán),揭示出對合理情欲的追求與彝族社會的階級矛盾、傳統(tǒng)習(xí)俗以及社會倫理規(guī)范的嚴(yán)重沖突。
敘事情節(jié)的不同點是彝族民間敘事長詩的一大亮點,包括搶婚過程、逃婚過程和所呈現(xiàn)的悲劇等的不同。《阿詩瑪》中,主人公阿詩瑪對阿黑情有獨鐘,但由于阿詩瑪?shù)拿烂?,熱布巴拉對她產(chǎn)生了愛慕之情,熱布巴拉家是富人家族,威望很大,于是熱布巴拉強行把阿詩瑪抓回去關(guān)起來。阿黑得知此事后,奮不顧身地救出了阿詩瑪??蔁岵及屠豢狭T休,就請人做法引出河水淹死了阿詩瑪。從此,阿詩瑪變成了河谷的回聲,永遠(yuǎn)活在我們心中。阿詩瑪以死來堅守愛情,在當(dāng)時的社會是多么偉大。而《甘嫫阿妞》中的主人公甘嫫阿妞出生在佳支依達壩,她的美名傳到了北方,很多有為青年前來提親,在前來提親的人中阿妞找到了自己喜歡的人——木呷,兩人兩情相悅??墒羌阉篂跬谐怯袀€貪財好色的土官也對阿妞一見傾心,阿妞不喜歡就逃到一片杉樹林,但后來還是被強行帶到土官的衙內(nèi)。木呷得到阿妞遭劫難的消息后,心急如焚,聯(lián)合“比戈”家三支,發(fā)動山寨彝家兵前去救援??刹恍业氖牵具葢?zhàn)死,阿妞被押入牢房,她不愿承受黑暗的牢獄生活,最終“絲綢腰帶系頸項,魂去追隨額夫木呷”。兩位主人公都是以死來擺脫可悲的命運,揭露了當(dāng)時社會的壓迫。
通過探尋《阿詩瑪》這部長詩所處時代的社會形態(tài)可以看出,詩歌所處時代的社會矛盾是造就阿詩瑪悲劇命運的元兇?!栋⒃姮敗窙]有具體敘述故事發(fā)生的年代,因此我們只能在詩歌的只言片語去發(fā)現(xiàn)。《阿詩瑪》敘述了兩個家庭之間的矛盾,故事發(fā)生于父系社會漸趨取代母系社會的過渡時期,當(dāng)時的社會矛盾主要體現(xiàn)為父系婚姻倫理法則與母系婚姻倫理法則之間的沖突,阿詩瑪不愿嫁給熱布巴拉,究其原因是阿詩瑪不愿意遵從新的父系婚姻倫理法則,從而造成了悲劇。
《甘嫫阿妞》有其獨特的藝術(shù)魅力,悲劇的主題成了它一大亮點,其不同于《阿詩瑪》的悲劇主題,從阿妞出生到死的敘事過程有明顯的體現(xiàn)。“土官”說明當(dāng)時的官員濫用職權(quán),殘害百姓,阿妞的思想也受到當(dāng)時社會的統(tǒng)治階級的影響,但她沒有順從這樣的土官制度、統(tǒng)治階級,最后以死來反抗黑暗世界的可悲,來喚醒更多的人們反抗這樣的封建社會,推翻舊觀念、舊制度。
《阿詩瑪》中寫道,可憐的阿詩瑪“不愿也不行,被人往外拖,攔也攔不住,掙也掙不脫。熱布巴拉家,像鬼來捉人,把美麗的阿詩瑪,強行搶走”。阿詩瑪被搶走后,并沒有出現(xiàn)像《甘嫫阿妞》中那樣的“逃跑”主題,也沒有為了反抗“搶親”而進行的激烈戰(zhàn)斗,《阿詩瑪》的“搶親”主題以“格路日明瑪”追憶阿詩瑪在家中時的勤勞、心靈手巧以及“格路日明瑪”的悲痛欲絕為主要內(nèi)容。從詩行中我們可以看到,“媽媽的女兒喲”的反復(fù)唱嘆為“搶親”的主題增添了一種凄楚哀婉的悲涼氣氛。由此可見,主題的形式也是多樣化的,表達主題的語詞并非一套固定的“片語”。正如落德所說:“并沒有一個‘純粹’的主題形式,主題在現(xiàn)實中是變化多端的?!比魏我粋€主題,無論它如何變化,都是為敘事服務(wù)的?!栋⒃姮敗分?,“搶親”的主題以一種獨特的形式呈現(xiàn)出來,讓聽眾在不同的時空場景中加深了對阿詩瑪?shù)挠∠?,同時在感受“格路日明瑪”的悲痛中,對熱布巴拉家強行搶走美麗的阿詩瑪產(chǎn)生憤慨之情,對阿詩瑪?shù)牟恍以庥霎a(chǎn)生深深的同情。
《阿詩瑪》這部作品是云南地區(qū)的,文中涉及許多當(dāng)?shù)亓?xí)俗。其中熱布巴拉家無計可施后放虎害阿黑,阿黑射死老虎,最后向熱布巴拉家的大門、中柱、供桌各射一支箭,最后一箭射在正堂屋神主牌所在的供桌上,熱布巴拉家找五條牛來拖也不見動半分,于是大為驚恐,只好將阿黑和阿詩瑪放走。這是具有一定的文化意韻的。在彝族撒尼人的心目中,自己家族的神主牌乃祖先神靈的居所,弓箭射到神主牌所在的供桌上,意味著祖先受到了震撼,家族的根基受到了威懾,因此他們對阿黑有如此神力感到了畏懼,只好認(rèn)輸。阿黑和阿詩瑪離開熱布巴拉家,經(jīng)過十二崖子腳時,飛來一只黑蜂,這只黑蜂將阿黑和阿詩瑪留在了崖洞中。暴雨將白豬身上的白泥沖光,白豬又成了黑豬,巖神怒發(fā)洪水,美麗的阿詩瑪永遠(yuǎn)被粘貼在了崖壁上。這些都摻雜著祭祀儀式,與當(dāng)?shù)氐奈幕蔷o密相連的,這也是《阿詩瑪》這部作品的悲劇特色,其命運與地域文化的融合,引出了一場地域性悲劇?!陡舒瓢㈡ぁ肥鞘赘腥朔胃囊妥鍞⑹麻L詩,流傳于四川彝區(qū),具有舉足輕重的歷史地位。從《甘嫫阿妞》中可看到彝區(qū)人民不畏暴政、強權(quán),英勇無畏的民族精神?!陡舒瓢㈡ぁ愤@部作品是峨邊彝族文化的代表性作品,甘嫫阿妞向治達提出要得到五色的錦絲絨線,治達派人滿城搜繳想取悅于她。甘嫫阿妞將絲線搓成“9尺9長”,正好趕上弟弟來探監(jiān),于是她剁下一節(jié)手指留給了親人,然后她用錦絲絨線懸于梁間自縊而亡,用生命捍衛(wèi)了貞潔與尊嚴(yán)。文中強調(diào)的“9尺9長”與峨邊的彝族文化和傳統(tǒng)習(xí)俗是相聯(lián)的,也代表著阿妞心中的怨恨,表明阿妞寧為玉碎不為瓦全的精神。不同的地域文化造就了不同的悲劇美。
抒情是詩歌鑒賞中常見的表現(xiàn)手法,包括直接抒情和間接抒情兩種?!栋⒃姮敗肪腕w裁上說,是一部長篇敘事詩,抒情的成分很重,它把酣暢淋漓的情感灌注在每一章、每一節(jié)、每一個句子里。這部作品主要運用了間接抒情中的借景或借物抒情、寓情于景(或物)、情景交融、敘事抒情和直接抒情等,如阿詩瑪和阿黑第一次見面對歌時,兩位主人公都以唱歌的方式唱出了自己的愛慕之情,運用了寓情于景(或物)、情景交融和直接抒情的抒情方式,使詩歌更有新意。
《甘嫫阿妞》以敘事為主,以抒情為輔。詩歌中寫道“林間蟬在鳴,鳴期僅七月,蟬聲陣陣好凄切,甘嫫阿妞喲,凄切伴隨終生了?!边@句詩行出現(xiàn)在甘嫫阿妞被關(guān)進“黑牢”后的場景中。用“蟬”凄惻哀惋的鳴叫聲寄托阿妞無可奈何的悲傷之情和對家人的思念。這部敘事長詩將抒情部分寫得淋漓盡致,呈現(xiàn)出獨特的地方特色和民族風(fēng)味,也體現(xiàn)了敘述與抒情的融合,敘事中有抒情,抒情中有敘事,使愛和憎的感情在故事的發(fā)展過程中表現(xiàn)得十分濃烈。
《阿詩瑪》中有許許多多貼切生動、豐富多彩而又別具一格的比喻,如寶石般鑲嵌在長詩中,體現(xiàn)了撒尼人民天才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如“天空閃出一朵花”一章用來形容小姑娘阿詩瑪長得又胖又白的比喻:“臉洗得像月亮白,身子洗得像雞蛋白,手洗得像蘿卜白,腳洗得像白菜白。”這些比喻都來自現(xiàn)實生活,取材于自然,經(jīng)過勞動者細(xì)致的觀察和細(xì)膩入微的體驗,從色彩、聲音、形象以及靜態(tài)、動態(tài)等多方面進行感受,然后在詩句中表現(xiàn)出來,就非常形象生動、貼切、樸素簡潔而富有表現(xiàn)力,既充滿了濃郁的生活氣息,又具有了高層次的藝術(shù)感染力。
《甘嫫阿妞》中常用的藝術(shù)手法是賦、比、興,如,“阿妞繡出的衣裳,好像天上的彩虹;阿妞織出的毛布,好像繚繞山腰的云彩;阿妞磨出的橋面,好像潔白的雪花;阿妞做出的蕎粑,黃橙橙來味香甜?!?/p>
比喻的一致性體現(xiàn)了民間長詩的藝術(shù)特點。兩部作品都以大同小異的藝術(shù)手法詮釋了詩歌,增添了彝族的詩歌色彩。
通過對《阿詩瑪》和《甘嫫阿妞》兩部敘事長詩的比較,更能準(zhǔn)確深入地認(rèn)識到兩部敘事長詩在敘事情節(jié)、敘事主題和藝術(shù)手法上的異同,同時也了解了兩部敘事長詩質(zhì)樸、清麗、清新的藝術(shù)風(fēng)格。不同的地域生活、精神面貌、遭遇、理想和愿望,又使得主人公的命運及其影響力呈現(xiàn)出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