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艷梅 秦雪峰
摘要:高師聲樂教學自開設以來,為我國教育事業(yè)、教師培訓事業(yè)創(chuàng)造了巨大的貢獻,對初、高等學府教師的輸出添磚加瓦。但由于高師聲樂專業(yè)的發(fā)展速度過快,出現了生源擴大但學生質量參差不齊,教學模式僵化等問題。本文將從高師聲樂教學的含義,高師聲樂課教學的現狀和存在問題以及解決高師聲樂課教學問題的應對方法三方面對高師聲樂課教學現狀調查與對策研究這一論題進行闡述。
關鍵詞:高師聲樂 教學現狀 調查 研究
高師聲樂課作為一門培養(yǎng)學校音樂教師人才的課程在我國的發(fā)展較晚,20世紀初,我國才剛剛開展了高師音樂教育課程,當時“西樂”的模式,西式唱腔的學習是高師聲樂課主要的教學內容。在建國后,高師聲樂課又加入了我們的民族唱法。因此,直至今日,我國的高師聲樂課仍舊以“美聲”和“民族唱法”為主。但是學生在學成畢業(yè)后,雖然有著很強的專業(yè)知識,但是卻無法應用到工作崗位之中,導致教育資源的浪費。
一、高師聲樂教學的含義,特點
聲樂教學,西方稱之為The teaching of vocal music。是指運用藝術化的語言與科學化的歌喉塑造出鮮明生動、悅耳動聽的聽覺形象來表現語意高度凝練的歌詞以及情感化的旋律音調的學科。聲樂教學分為兩個方面:一是專業(yè)音樂教育,主要培養(yǎng)表演音樂家、藝術家,比如歌手、音樂劇演員等,專業(yè)音樂教育更加重視學生的表演性、舞臺感。二是師范音樂教育,主要培養(yǎng)幼兒、小學、初中、高中音樂老師以及音樂培訓機構的教師,師范音樂教育注重學生“唱”和“教”兩方面的能力,不僅需要扎實的音樂理論素養(yǎng),還要求學生掌握教育教學方面的內容。
高師聲樂教學具有非表演、師范性的特點,更加重視理論教學。主要培養(yǎng)學生對演唱技巧的掌握和教育教學理論的學習。
二、高師聲樂課教學的現狀及存在的問題
(一)陳舊的教學內容
我國高師聲樂教學應用的教材大多數都是老的版本,而且各省市高等學校應用的教材各不相同,這就導致教學內容雜亂無章,教育體系不規(guī)范的結果,在我們高師聲樂的教材中,編寫的曲目都是陳舊的,老的歌曲,且課程設置的重點都是偏重于對聲樂技巧的提高相關的曲目,這種教材編寫嚴重脫離了我們對于高師聲樂課程目標的設置,并且由于高師聲樂的學生音樂基礎較為薄弱,更加無法把握此類教材的專業(yè)性知識。
陳舊的教學內容導致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不高,對知識的領悟力,接受力明顯下降,再加上本身的音樂基礎使學生難以更好地完成課業(yè)要求,成為高師聲樂教育面對的難題。
(二)“重技巧,輕理論”的教學套路
目前,在高師聲樂課的教學中,普遍存在著重視音樂技巧的講授,輕視理論素養(yǎng)的提升問題。老師講課過程中,在知識上有所偏重是很正常的事,但如果過于偏重就會影響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導致學生“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在知識的學習上不能觸類旁通,舉一反三。
(三)“一對一”音樂表演專業(yè)的教學模式
我國高師聲樂教學在教學模式上一直采用的是“一對一”的音樂表演專業(yè)的授課方法,雖然近幾年深化教育改革,很多高校增加了小組授課模式,但是仍然不符合高師聲樂教學的學情,這只是形式上片面的改革。
對于報考高師聲樂專業(yè)的學生來說,他們的音樂基礎非常薄弱,對于聲樂的基礎知識了解不是很多,所以,對于他們進行這種“一對一”的教學方式是對教育資源的浪費,并且還不能起到積極的教育效果。
(四)對學生鑒賞審美教學的忽視
最后一點問題就是我國目前高師聲樂課教育對于學生審美教學的忽視,聲樂本身就是一門美的課程,學生不應只學到唱歌技巧的知識,還應該學到如何甄別鑒賞好的歌曲,好的音樂。但是現在的高師聲樂教學在此方面顯然沒有達到標準。
三、解決高師聲樂課教學問題的應對措施
(一)有針對性地編寫高師聲樂課教材
針對于我國高師聲樂教學內容過于陳舊,有偏差的現狀,我們應積極采取有效措施,有針對地編寫高師聲樂課教材,新教材應適應時代發(fā)展的步伐,根據高師聲樂專業(yè)本身具有的師范性特征進行教材編寫,編寫教材要注意課程設置的循序漸進和連貫性,從初等教育到高等教育的課程形成鏈條,逐步深入,這樣才能提升高師聲樂學生的音樂素養(yǎng),拓寬其知識范圍,使學生在課業(yè)結束后更快的融入就業(yè)崗位,增強社會競爭力。
(二)樹立高師聲樂課正確的教學理念
在高師聲樂課教學中,針對教學理念的偏差,教師應該樹立正確的教學觀念,拋棄“重技巧,輕理論”、“重聲音,輕語言”、“重技巧,輕教學”的觀念,平衡授課內容,增加對理論知識,音樂素養(yǎng)的教育培養(yǎng),促進學生能力的全面發(fā)展,以帶動高師聲樂課教育的不斷進步,不斷繁榮。
(三)改進高師聲樂課教育教學模式
改進高師聲樂課教育教學模式是要對“一對一”教學進行延緩實行。具體來說,就是在高師聲樂專業(yè)的學生剛入學的前兩年對他們進行統(tǒng)一的專業(yè)培訓,使之掌握最為基本的音樂知識和教育理論。其次再對他們進行“一對一”的個別指導,有針對性地對學生進行培訓。
(四)提高學生藝術鑒賞能力,增強專業(yè)技能的培養(yǎng)力度
提高學生藝術鑒賞能力就是要學生參加各種藝術形式,各類藝術活動,在實際參與中獲取經驗,提高審美鑒賞水平。對于審美的提高,學生絕對不能“閉門造車”,而是要多聽、多看、多學、多問,這樣才能達到預期的效果,進而增強對專業(yè)技能的培養(yǎng)。
四、結語
總而言之,我國目前高師聲樂課教學有著發(fā)展迅速的優(yōu)勢,同時也存在著教育模式、教材編寫、教學理念和教育手段等多方面的問題,我們應積極尋找解決的方法,應對的策略以促進高師聲樂教學更加輝煌。筆者對于高師聲樂教學現狀調查與對策研究的論述也許有不足之處,希望在以后教育教學的不斷完善中,更多人會關注到這一論題,促進高師聲樂教學的發(fā)展。
基金項目:
本文為內蒙古自治區(qū)高等教育科學研究“十二五”規(guī)劃項目2014年課題,項目名稱:適應基礎教育音樂課程發(fā)展的高師聲樂人才培養(yǎng)模式研究,項目負責人:任艷梅,項目編號:NGJGH2014117;內蒙古自治區(qū)高等學??茖W研究項目2015年課題,項目名稱:普通高等院校音樂學專業(yè)聲樂課教學內涵現狀調查與挖掘研究,項目負責人:任艷梅,項目編號:NJZC273。
參考文獻:
[1]張國琴,李玉麗,劉欣欣.論變聲后期學生的聲音訓練[J].滄州師范??茖W校學報,2010,(04).
[2]王麗純,于蘭蘭,董曉潔.從高師聲樂學生學習的問題看就業(yè)[J].歌海文藝教育報,2009,(01).
作者簡介:
[1]任艷梅,內蒙古集寧師范學院副教授。
[2]秦雪峰,內蒙古集寧師范學院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