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丹姿 林佳玲 王澤敏
陳丹姿:女,大專,主管護師
胃鏡檢查是一種侵襲性操作,患者在檢查過程中當鏡管進入賁門和幽門時出現(xiàn)劇烈的惡心、嘔吐、嗆咳等癥狀,造成患者咽喉不同程度的擦傷,部分患者在檢查過程中因上述因素術后出現(xiàn)咽喉不適感,主要表現(xiàn)為術后咯血絲痰、咽干、咽癢、聲音嘶啞、咳嗽、吞咽困難、咽喉疼痛等咽喉部不適癥狀。霧化吸入療法是臨床常用的一種對咽喉部疾病的處理方法,是消炎、改善通氣的重要手段,具有操作簡單、藥物直達病灶、毒副作用小的特點。我科對胃鏡檢查后出現(xiàn)咽喉不適的住院患者采用超聲霧化吸入,可減輕咽喉水腫,增加患者的舒適度?,F(xiàn)報道如下。
1.1 臨床資料 選擇本院消化內(nèi)鏡室2011年1月~2012年12月住院接受胃鏡檢查出現(xiàn)咽喉不適的患者60 例為研究對象,男31 例,女29 例。年齡17~80 歲。將患者隨機等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兩組患者性別、年齡、文化程度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 >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對照組 術后2 h 給生理鹽水含漱,每4 h 1 次,含漱30 min/次。
1.2.2 觀察組 術后2 h 給予霧化吸入。采用WG -2000型超聲波霧化器,將生理鹽水20 ml+慶大霉素8 萬U+地塞米松5 mg+糜蛋白酶4000 U 置于霧化罐內(nèi)。以超聲霧化器發(fā)生的超聲波的能量,將藥液化成氣霧狀,患者通過導管將氣霧直接吸入至咽部,每次20 min。每日1 次,連用3 d。
1.3 評價方法
1.3.1 術后咽喉不適評價方法 患者回病室后由專業(yè)護士詢問患者咽喉不適情況。Ⅰ級(輕度不適):表現(xiàn)為咽喉部干燥或異物感。Ⅱ級(中度不適):表現(xiàn)為咽喉部干燥;疼痛,聲音嘶啞,術后咯血絲痰,異物感或疼痛明顯,發(fā)音稍困難;Ⅲ級(重度不適):術后多次咯血絲痰,異物感或疼痛劇烈,發(fā)音困難。
1.3.2 療效評定標準 每天早晚記錄患者主訴癥狀,觀察咽喉部充血狀況。顯效:水腫消失,語音正常,無吞咽疼痛;有效:仍有充血,語音略顯嘶啞,無吞咽疼痛;微效:仍有充血,語音嘶啞,無吞咽疼痛;無效:仍有充血,語音嘶啞,吞咽疼痛。
1.4 統(tǒng)計學處理 采用PEMS 3.2 統(tǒng)計學軟件,等級資料比較采用兩獨立樣本W(wǎng)ilcoxon 秩和檢驗。檢驗水準α=0.05。
2.1 兩組患者術后咽喉不適程度比較(表1)
表1 兩組患者術后咽喉不適程度比較(例)
2.2 兩組患者術后3 d 治療效果比較(表2)
表2 兩組患者術后3 d 治療效果比較(例)
進行胃鏡診治時,胃鏡作為一種異物刺激而引起患者惡心、嘔吐、梗阻感、胃液反流嚴重者可導致咽部黏膜損傷[1],這些都易造成術后咳血絲痰、咽干、咽癢、聲音嘶啞、咳嗽、吞咽困難、咽喉疼痛等咽喉部不適癥狀,檢查咽喉可見充血水腫。對此多采用生理鹽水含漱或含服消炎喉片等方法,以提高患者的舒適感?;颊叩难屎聿贿m感時間長短不等,都是靠自然痊愈恢復。本研究對胃鏡術后出現(xiàn)咽喉不適的患者采用霧化吸入,利用超聲波原理將液體水變成氣體狀態(tài)吸入肺內(nèi),其中藥物也在氣霧中均勻分散,氣霧經(jīng)過咽喉部時,藥物能與氣道黏膜組織充分接觸而發(fā)揮作用,慶大霉素具有抗感染作用,糜蛋白酶是一種蛋白水解酶,能降解纖維蛋白沉著物及壞死組織,可使黏膜上皮及固有層的淤血、水腫得到不同程度的控制和消退,另外還能分解痰液中的蛋白,使痰液變稀薄,易于咳出,地塞米松具有減輕局部組織水腫、促進炎癥滲出吸收的功效[2]。三者合用無配伍禁忌,能減輕咽喉部及聲帶的水腫,咽喉部疼痛不適、聲音嘶啞即會減輕。本研究觀察組患者術后3 d 咽喉部不適癥狀療效優(yōu)于對照組,說明采用霧化吸入對減輕胃鏡術后咽喉部疼痛不適、聲音嘶啞等并發(fā)癥有明顯的作用。
為患者進行霧化吸入時抬高床頭30°,使患者處于半臥位。此時橫膈下降,氣體交換量增加,并使腹部肌肉松弛,緩解呼吸,增加了氣體吸入量,從而提高霧化吸入效果[3]。霧化吸入后囑患者漱口或進行口腔護理,超聲霧化吸入藥液中含有地塞米松,容易使口腔黏膜防御能力下降。對所有霧化吸入患者,除常規(guī)進行晨晚間口腔護理外,在每次霧化結束術后,均以生理鹽水進行漱口。沒有患者出現(xiàn)口腔內(nèi)感染癥狀,黏膜保持較好完整性。
超聲霧化器是應用超聲波聲能把藥液變成細微的氣霧,吸入時間可自由設定,霧量大小可根據(jù)病情自行調節(jié),霧滴較大,分子較重,肉眼可見煙霧粗重[4],易于黏附于咽喉壁上,使咽喉部濕潤,患者感到舒適,對咽喉部急性炎癥效果顯著。且具有經(jīng)濟實用、價廉物美、使用方便、適用人群廣泛等優(yōu)點,能增加患者咽喉的舒適感,為臥床患者預防咳嗽、咳痰,對于胃鏡檢查后需要手術治療的患者進行霧化吸入,更有利于減輕術后并發(fā)癥。霧化吸入法能減輕患者術后咽喉不適感,使其輕松愉快地配合治療,是胃鏡檢查后減輕咽喉不適的有效方法之一。
[1]李金平,劉曉穎,欒亞坤.風險管理在急診護理管理中的應用[J].中華現(xiàn)代護理雜志,2012,18(26):3174 -3176.
[2]司徒麗萍,黃穎思,梁煥嬌.改良檢查體位對減輕胃鏡受檢者不適感的效果評價[J].護理實踐與研究,2009,6(14):43 -44.
[3]王永華,劉湘林,余錦萍.超聲霧化吸入對插管后咽喉部不適的護理[J].西南國防醫(yī)藥,2013,20(6):658 -659.
[4]余新穎,馬 琳.護理風險管理在急診科護理管理中的應用[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2,28(12):89 -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