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順
【摘 要】2013年,復旦大學研究生林某因想在愚人節(jié)“整人”,而將劇毒化學藥物二甲基亞硝胺投入飲水機中,致使室友黃某因飲用了有毒的水中毒,經搶救無效身亡。在這個觸目驚心的案例中,我們?yōu)橐压实狞S某感到悲哀,更為身陷囹圄、等待法律制裁的林某感到惋惜。然而,慘劇的釀成都有其背后特定的原因。其中,大學生生命教育的缺失是一個重要原因?;诖耍P者試圖揭示當代大學生生命教育缺失的原因,繼而進一步探索當代大學生生命教育的途徑。
【關鍵詞】復旦投毒案 大學生 生命教育
一、當代大學生生命教育缺失的原因
因生活瑣事,復旦大學醫(yī)學高才生林某將室友黃某殘忍毒害。這起案例不禁讓人反思,大學時期本應是大學生塑造健全人格、增長專業(yè)知識、培養(yǎng)良好情操、鍛煉堅強意志的最佳時期,但慘案卻在這個群體中發(fā)生了,讓人不得不懷疑,大學生是否進行過生命教育。
(一)當代大學生命教育嚴重缺乏
當代,我國大學快速擴招,大學生數(shù)量急劇增加。社會對人才的需求每個時期都有變化,大學承擔著為社會不斷輸送對口人才的責任。于是,與所選專業(yè)相關性不大的課程與內容都被取消了,如馬克思主義理論這樣的必修課程,除了給修哲學專業(yè)的學生授課外,其他專業(yè)的學生上課也就是走個過場。對于生命教育這個看似與任何專業(yè)不相關的內容來說,也就沒必要講,更不用說當成一門課程來細細解讀與領悟了。因此,當代大學在設計課程內容時,完全忽略了生命教育的開設。這表明,當代大學生命教育嚴重缺乏。
(二)當代家庭生命教育意識薄弱
大學生是天之驕子。孩子能考上大學,固然少不了作為直接監(jiān)護人的父母無私地付出與呵護。然而,父母對孩子除了生活上的照料,就把孩子的一切都交給了學校,但學校并不是萬能的。為了升學,應試教育的陰影一路從小學陪伴孩子到高中。學校的升學率有了,收到學生但是獲的只有分數(shù)。父母以為孩子在學校受到了“公認的、全面的”教育,繼續(xù)籌錢供孩子上大學。
二、對當代大學生開展生命教育的途徑
為了避免類似“復旦投毒案”事件的再次發(fā)生,提高大學生愛惜生命并尊重他人生命的意識,有必要聯(lián)動家庭、學校、社會等諸多力量對當代大學生開展有效的生命教育。這樣做,對促進大學生身心健康發(fā)展,使大學生適應社會環(huán)境的發(fā)展變化,學會尊重與愛護生命,與其他生命個體和諧相處,實現(xiàn)自我的生命價值,提高生命質量,都是有積極意義的。
(一)在大學教育中制定生命教育的相關課程
重視生命教育,已成為當今世界各國教育發(fā)展的共同課題,也成為我國學校教育的必然趨勢。有了生命,才會有理想與抱負、成長與生活、快樂與幸福。人作為一種生物,如果沒有生命,一切都將無從談起。20世紀60年代中后期以后,一些國家開始明確提出生命教育,并且積極實踐。但即使在我國高等教育中,都絲毫不見有關生命教育的課程,這不能不說是我國大學教育的不足。我國大學教育過于講求功利性,學任何知識必須“有用”,而且它的有用性必須在短時間內得到顯現(xiàn),這將導致大學教育重視智商的訓練,而忽視情商的培養(yǎng)。
(二)在家庭教育中,必須對生命教育高度重視
家庭是社會的細胞,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學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在家庭教育中,應該從小就讓孩子學會合群,以及如何在集體環(huán)境中適應與生存,并且讓孩子深刻明白這個世界上每個人的生命都是只有一次,所以必須學會珍惜生命、尊重生命、善待生命。作為離開父母在外求學的大學生,離家的寂寞、環(huán)境的不適、人際關系的不和諧,這些都會導致學生出現(xiàn)一些負面情緒。父母應該加強與學校的溝通,應放棄那種“學校包辦學生所有事情”的思想,教育更多是一個家?;拥倪^程。因此,在家庭教育中,父母及其他監(jiān)護人必須從小對孩子的生命教育高度重視。
(三)有關單位必須對營造良好的社會環(huán)境氛圍有所作為
各有關單位包括立法、司法、審判等機關,教育部門及社會大眾新聞媒體等,必須依法承擔起各自的法律義務,對損害當事人生命的行為積極進行疏解與勸導,對剝奪他人生命的行為,堅決予以打擊與制裁,使正面的生命教育與反面的生命教育共同作為敬畏生命的現(xiàn)實教材。并且,教育部門應把生命教育納入到當?shù)氐慕逃?guī)劃中,并嚴格監(jiān)督執(zhí)行。對生命教育要求落實得好的教育單位積極予以表彰,對生命教育要求無響應或收效甚微的教育單位堅決予以批評與處罰。
綜上所述,從“復旦投毒案”反觀當代大學生的生命教育,大學生的生命教育嚴重缺失。只有學校、家庭、社會共同努力才能避免類似“復旦投毒案”這樣惡劣的事件再次發(fā)生。這個社會,只有人人都懂得珍愛生命、尊重生命、敬畏生命、善待生命時,生命的故事才會繼續(xù),生命的幸福才能彰顯,生命的價值才能體現(xiàn)!
【參考文獻】
[1]肖川,陳黎明. 生命教育:內涵與旨趣[J]. 湖南師范大學教育科學學報,2013,12(04).
[2]樊立三. 生命關懷視野下的高校生命教育芻議[J]. 西北工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29(01).
[3]王麗霞.論大學生生命教育體系的構建[J].職業(yè)技術,2010(06).
[4]卜昭滔.論大學生生命教育[J].山東省青年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08.
[5]李鳳芹.高校生命教育路徑探索[J].科技展望,2014(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