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 暉
兩種麻醉方式在小兒短小腹腔鏡手術中的臨床應用對比
顧 暉
目的 探討兩種麻醉方式在小兒短小腹腔鏡手術中的臨床應用價值,為臨床提高小兒短小腹腔鏡手術的整體治療水平提供相關數(shù)據(jù)參考。方法 選取68例行短小腹腔鏡手術治療的患兒作為研究對象,并按照入院先后順序,將其均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n=34),其中對照組患兒采用靜脈復合麻醉,觀察組患兒采用吸入誘導與維持麻醉,分析和比較2組患兒的臨床治療情況。結果 經(jīng)研究發(fā)現(xiàn),觀察組患兒的術后蘇醒時間、不良反應發(fā)生率分別為(11.78±4.65)min和17.6%(6/34),與對照組的(17.21±5.47)min和38.2%(13/34)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而在誘導前(T0)、術時5min(T1)、術時1h(T2)和術后10min(T3)等不同時點的平均血壓值方面,2組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結論 相對于常規(guī)靜脈復合麻醉,給予短小腹腔鏡手術患兒七氟烷吸入誘導與維持麻醉,能夠在保證麻醉效果的同時,縮短患兒術后蘇醒時間,并且安全性相對較高,值得推廣。
麻醉方式;小兒;短小腹腔鏡手術
腹腔鏡手術是近年來廣泛應用于臨床多種疾病治療的一項重要手段,具有微創(chuàng)、手術時間短以及術后恢復快等優(yōu)勢[1],使得該項手術為大多數(shù)醫(yī)師及患者所樂意接受。不過該手術對麻醉質(zhì)量的要求相對較高[2],需要臨床在治療期間選擇適當?shù)穆樽矸绞竭M行,以便在保證麻醉效果的同時,盡最大限度對患者的應激反應、術后蘇醒時間及不良癥狀等進行控制。為此,本研究結合68例氣管全麻下行短小腹腔鏡手術患兒及其臨床資料進行討論,并設立對照組進行比較,現(xiàn)將具體研究內(nèi)容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收集2011年10月~2013年10月湖南省腦科醫(yī)院接受診治的68例短小腹腔鏡手術患兒及其相關臨床資料,ASA評級為Ⅰ~Ⅱ級,其中男37例,女31例,年齡
3~11歲,平均年齡(5.4±1.9)歲;體質(zhì)量28~45kg,平均體質(zhì)量(36.2±3.7)kg;包括34例行腹腔鏡下小兒疝囊結扎術,9例行精索靜脈結扎術,12例行膀胱輸尿管再吻合術,13例行隱睪下降內(nèi)固定術;所有入選患兒均不存在呼吸困難、全身系統(tǒng)疾病及神經(jīng)性疾病,按照入院先后順序,將其均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n=34),2組患兒在性別、年齡及體質(zhì)量等一般資料方面的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有可比性。
1.2 方法 在麻醉前0.5h,給予所有入選患兒硫酸阿托品(成都第一藥業(yè)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51022740)0.01mg/kg+苯巴比妥鈉(上海新亞藥業(yè)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31020532)4mg/kg進行肌注,并在此基礎上,給予對照組患兒靜脈復合麻醉,誘導插管選擇芬太尼(江蘇恩華藥業(yè)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143314)1μg/kg+丙泊酚(廣東嘉博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51842)3mg/kg+力月西(江蘇恩華藥業(yè)企業(yè)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10980025)0.01mg/kg進行,靜脈復合全麻選擇丙泊酚、瑞芬(江蘇恩華藥業(yè)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143314)作為維持藥物,維持量分別為200mg和0.25mg,在恒速泵的輔助下,以10~15mL/h的速度進行持續(xù)泵入;觀察組采用七氟烷(上海恒瑞醫(yī)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70172)吸入誘導與維持麻醉,在面罩輔助下,于呼吸管路中預充七氟烷,并以7%左右作為吸入濃度給予患兒吸入,待無睫毛反射后,于氣管內(nèi)進行插管,并給予0.05mg/kg的阿曲庫胺(江蘇恒瑞醫(yī)藥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60869);將七氟烷與氧氣進行復合,并以1~2L/min左右的速度進行術中維持,同時根據(jù)患兒的實際狀況,對吸入濃度進行調(diào)整,在即將縫皮時將其調(diào)整為1MAC(即2.5%吸入濃度),并于術畢10min前停止七氟烷吸入[3]。治療期間對患兒不同時點的血壓、生命體征及不良反應等進行監(jiān)測,做好相關記錄。
1.3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18.0統(tǒng)計軟件進行統(tǒng)計分析,正態(tài)計量資料結果用“x±s”表示,治療前后及組間比較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構成比表示,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經(jīng)研究發(fā)現(xiàn),觀察組患兒的術后蘇醒時間、不良反應發(fā)生率分別為(11.78±4.65)min和17.6%(6/34),包括3例嗆咳屏氣,2例嘔吐和1例吸道分泌物多;而對照組的術后蘇醒時間為(17.21±5.47)min,不良反應發(fā)生率為38.2%(13/34),包括4例嗆咳屏氣,5例吸道分泌物多,以及體動和嘔吐各2例,2組的術后蘇醒時間、不良反應發(fā)生率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另外,在 T0、T1、T2和T3等不同時點的平均血壓值方面,2組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見表1。
組別 例數(shù) T0 T1 T2 T3觀察組 34 86.42±9.71 84.05±10.22 86.53±11.31 91.34±13.29對照組 34 87.33±10.04 92.43±12.09 91.01±13.38 95.30±14.52
在兒科臨床上,腹腔鏡手術的手術適應證相對較為廣泛,可在前列腺囊切除、精索靜脈結扎、膀胱輸尿管再吻合、腎切除以及肝囊腫開窗和隱睪下降內(nèi)固定等多種手術中得到有效應用,不過隨著短小腹腔鏡手術的應用日趨廣泛,人們對于術前麻醉的質(zhì)量要求也在不斷提高。據(jù)有關研究指出,當前腹腔鏡手術的理想麻醉誘導方式尚無定論[4],臨床多是選擇靜脈復合麻醉或是吸入誘導維持麻醉來實現(xiàn),兩者雖可起到程度相當?shù)穆樽硇Ч谛g后蘇醒時間、不良反應發(fā)生率等方面則存在一定的差異性。結合本研究來看,經(jīng)七氟烷吸入誘導與維持麻醉后,發(fā)現(xiàn)觀察組患兒的術后蘇醒時間、不良癥狀發(fā)生率均要優(yōu)于對照組(P<0.05),而在誘導前、術時5min、術時1h和術后10min等不同時點方面,發(fā)現(xiàn)2組患兒的平均血壓值要較為接近,經(jīng)統(tǒng)計學處理,提示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由此可以看出,在小兒短小腹腔鏡手術中,選擇七氟烷吸入誘導維持麻醉方式進行麻醉,其臨床整體麻醉效果要優(yōu)于靜脈復合全麻。這與相關研究報道具有一定的一致性[5-8]。究其原因,本研究認為這可能與兩方面有關:(1)七氟烷具有較低的血/氣分配系數(shù),低吸入濃度(8%左右)不會造成心率加快的情況,其芳香氣味可對支氣管擴張、心臟等進行保護,且不會給呼吸道造成刺激作用;(2)七氟烷可在吸入麻醉方式中適用,吸入麻醉誘導插管易于調(diào)控、不會給患兒的臟器帶來太大損害等因素有關。
綜上所述,相對于常規(guī)靜脈復合麻醉,給予短小腹腔鏡手術患兒七氟烷吸入誘導與維持麻醉,能夠在保證麻醉效果的同時,縮短患兒術后蘇醒時間,并且安全性相對較高,具有較高的臨床應用價值,值得進一步推廣和使用。
[1] 馮燕春,謝閔仲,寧捷.七氟烷和丙泊酚用于短小腹腔鏡手術的臨床觀察[J].微創(chuàng)醫(yī)學,2013,8(1):55-57.
[2] 周才尚.七氟烷在小兒腹腔鏡手術麻醉的應用觀察[J].中國保健營養(yǎng),2013,11(3):1401.
[3] 潘巍.探討七氟烷與異氟烷低流量麻醉在腹腔鏡手術中的應用[J].北方藥學,2013,10(12):33.
[4] 蔡強.不同麻醉方式對小兒腹腔鏡手術應激反應的影響[J].中外醫(yī)療,2010,21(31):179.
[5] 李聚禧.兩種麻醉方式在小兒短小腹腔鏡手術中的臨床應用比較[J].臨床醫(yī)學,2012,32(8):67-68.
[6] 叢麗,王玲,孫立新,等.七氟烷與丙泊酚對冠心病患者上腹部手術圍麻醉期應激反應作用的比較[J].中國實用醫(yī)藥,2011,6(31):1-2.
[7] 柯瑜.異丙酚、七氟醚用于腹腔鏡膽囊切除術麻醉觀察[J].中國當代醫(yī)藥,2011,18(8):83.
[8] 湯京偉.七氟烷吸入麻醉與氯胺酮麻醉在小兒短小手術中的臨床效果比較分析[J].當代醫(yī)學,2014,20(6):142-143.
10.3969/j.issn.1009-4393.2015.1.027
湖南 410007 湖南省腦科醫(yī)院 (顧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