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海霞
【摘要】目的 分析基層醫(yī)院大面積腦梗塞的診治療效。方法 選取我院收治的大面積腦梗塞患者44例,隨機分為對照組與研究組,各22例。對照組給予阿司匹林聯合奧扎格雷鈉治療,研究組給予單獨阿司匹林治療,并分析其臨床資料。結果 研究組治療有效率相較于對照組要明顯偏高;同時研究組死亡率明顯低于對照組,不同組間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正確進行大面積腦梗塞的早期診斷,并采取單獨使用阿司匹林治療更安全更有效。
【關鍵詞】基層醫(yī)院;大面積腦梗塞;診治
【中圖分類號】R54 【文獻標識碼】B
大面積腦梗塞主要是由于腦動脈的主干受阻引發(fā)的,具有發(fā)病較急、死亡率高等特點,常伴隨肢體癱瘓的出現,且大部分的患者還會產生意識障礙[1]。大面積腦梗塞的預后效果較差,因此加強對大面積腦梗塞的臨床診治就尤為重要。在對大面積腦梗治療的各項研究中,鮮少有單獨使用阿司匹林與阿司匹林聯合奧扎格雷鈉應對急性大面積腦梗治療的比較分析研究報告。本次研究對基層醫(yī)院大面積腦梗塞的臨床診治體會進行了分析,現進行如下報道。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2010年3月~2014年3月收治的大面積腦梗塞患者44例,隨機分為對照組與研究組,各22例。所有患者經MRI檢查以及頭顱CT檢查均為大面積腦梗塞。病灶位置:頂枕葉12例,額顳頂葉14例,基底節(jié)10例,顳頂葉8例。所有患者中男26例,女18例,年齡55~78歲,平均年齡(66.5±5.8)歲,對照組患者采用保守治療方法進行治療,研究組患者采用阿司匹林聯合奧扎格雷鈉治療。不同組患者的年齡、性別以及病灶位置等一般資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研究方法
研究組單獨應用阿司匹林治療,口服,0.1 g/次,1次/d;對照組應用阿司匹林,口服0.1 g/次,1次/d,與此同時聯合奧扎格雷鈉注射液100 mL靜脈輸液(奧扎格雷80 mg)1次/d,連用兩周。各組均輔予依達拉奉、甘露醇等常規(guī)治療,合并有高血壓、糖尿病等的患者,對癥治療外給予同樣治療方法,治療前后予以血常規(guī)檢查,頭顱CT掃描,凝血功能檢查,肝腎功心肌酶檢測,MRI等。
1.3 療效評定標準
根據《腦卒中患者神經功能缺損評分標準》在治療前后評定兩組療效的差別,主要分級標準如下:①基本治愈:功能缺損評分降低91%~100%,病殘程度在0級;②顯著進步:功能缺損評分降低46%~90%,病殘程度在1~3級,肌力恢復在4級;③進步:功能缺損評分降低18%~46%,肌力恢復為2~3級;④惡化:功能缺損評分升高18%以上。
1.4 統計學方法
本次研究的所有相關數據都應用SPSS 13.0軟件進行統計學分析與數據處理,用“x±s”表示一般資料,計數資料采用x2檢驗,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 果
2.1 不同組患者的療效對照
經治療,研究組治療有效率為90.90%,對照組治療有效率為54.55%,研究組治療有效率相較于對照組要明顯偏高,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實驗室觀測指標
在治療前后,研究組與對照組肝、腎功能及血小板檢查均經檢測表現在在正常水平內,研究組治療前后凝血功能檢查沒有明顯變化,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對照組治療前后凝血功能出現明顯差異,出血傾向明顯。見表2。
2.2 兩組患者情況比較
經治療,研究組患者存活20例,治療無效死亡2例,死亡率為9.09%,對照組患者存活14例,治療無效死亡8例,死亡率為36.36%,研究組的死亡率明顯較對照組要低,組間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2.3 不良反應
研究組中并發(fā)出血性腦梗1例,對照組中并發(fā)出血性腦梗8例,牙齦出血1例。
3 討 論
大面積腦梗塞主要是由于腦動脈的主干受阻引發(fā)的,具有發(fā)病較急、死亡率高等特點,常伴隨肢體癱瘓的出現,且大部分的患者還會產生意識障礙。因其腦組織的梗死灶大,完全性卒中較多發(fā)生在頸內動脈的主干支,大腦中動脈主干支抑或是皮質層支,發(fā)病多為急性,臨床表現大多以包括嘔吐、頭痛、偏癱、意識障礙進行性加重、語言障礙等在內的相關癥狀和體征為主,有嚴重者會抽搐發(fā)生,是各類腦梗塞中比較危重的一類[2]。作為神經內科的急病、重病和難病,因較大面積腦梗的存在,可能合并出血性腦梗,如果治療方式不恰當,伴出血性腦梗的風險會再次增大,加重腦水腫,多個臟器功能受到損傷,甚至因呼吸循環(huán)衰竭導致患者死亡。
本次研究表明,單獨應用阿司匹林治療大面積腦梗,其療效明顯優(yōu)于阿司匹林聯合奧扎格雷鈉治療。主要原因是單獨使用阿司匹林后凝血功能變化不會有明顯改變,但聯合奧扎格雷鈉治療后,凝血功能會出現較為明顯的異常,有較為顯著地出血傾向,因此在本次研究中,對照組并發(fā)出血性腦梗8例,并發(fā)牙齦出血1例,其不良反應要明顯高于研究組。研究表明:阿司匹林和奧扎格雷鈉均為抗血小板凝集類藥物,奧扎格雷鈉是一類血栓素A2(TXA2)合成酶抑制劑,對血栓素A2合成酶的生成起到抑制作用,具有解除痙攣和抗血小板凝集的藥物作用[3]。而阿司匹林則是臨床上應用最為廣泛的抗血小板凝集藥物,它主要抑制血栓素A2與環(huán)氧化酶合成與釋放,使得血小板的聚集降低。但兩種藥物如果同時應用,抗血小板凝集的作用就會補充放大,極大的限制了血栓素A2的生成,凝血功能障礙發(fā)生率明顯增加,并發(fā)出血性腦梗的發(fā)生率也顯著增高,使得大面積腦梗的治愈率減低,患者死亡率上升。從本次研究看出,臨床上不推薦同時使用上述兩種藥物應對大面積腦梗的治療,單獨應用阿司匹林治療更加安全有效。
參考文獻
[1] 沈和平,王耿煥.大面積腦梗塞51例診治分析[J].浙江創(chuàng)傷外科,2013,18(6):832-833.
[2] 武靜華,沈志春,胡建平.大面積腦梗塞60例臨床分析[J].寧夏醫(yī)學院學報,2002,6(3):195-196.
[3] 舒曉鳳,肖春明,李紀英,謝 勤.大面積腦梗死的臨床診斷及治療分析[J].中國醫(yī)藥指南,2012,10(29):589-5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