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旭
【摘要】當今社會迅速發(fā)展,施工技術也不斷更新,建筑工程施工技術作為土建類學生一門實踐性很強的重要專業(yè)課也須做出改革。在本文中,除了介紹了關于課程內容,教學方法的改革內容還談到了工程實例的選擇問題。
【關鍵詞】施工技術 改革 課程內容 教學方法 工程實例
【中圖分類號】G7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5)07-0239-01
進入21世紀的第二個十年,土建類專業(yè)教育的背景發(fā)生了很大的變化。隨著“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fā)展規(guī)劃綱要”的正式啟動以及中國工程院和國家教育部倡導的“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yǎng)計劃”的實施,都為高等工程教育的改革指明了方向。
建筑工程施工技術作為高等工程教育中的一門重要課程,是土建類專業(yè)學生必修的專業(yè)課之一,是一門具有實踐性強,理論性強,發(fā)展快的課程。由于該課程是今后土建類學生走上工作崗位,直接從事一線工作的理論基礎,因此這門課程的教學工作是極其重要的?,F(xiàn)對這門課程的教學提出幾點意見:
一、課程內容和教學方法的改革
1. 課程內容的改革
目前全世界正處于一個科技快速發(fā)展的時代,與建筑相關的科研領域也取得了豐碩的果實?;诖?,規(guī)范不斷地更新,新型建筑材料不斷涌現(xiàn)[1],新的施工技術也日益得到應用。然而教學內容的滯后會讓學生在走上工作崗位后,面對一些新的施工技術感到陌生。因此,在教學工作的開展中,要勇于舍去過去教材里過時且現(xiàn)今不再適用的內容。與之相反,要多增加已應用的新施工技術和新建筑材料的講解,并結合相關工程實例來進行說明。總之,課程內容要與時俱進。
2.教學方法的改革
(1) 利用多媒體教學
建筑工程施工技術這門課程涉及到很多具體的施工工藝。單從文字上來講解,很難讓學生掌握具體的施工過程。因此,筆者在教學過程中很多時候采用影像教學:視頻和圖片。譬如:在講解結構構件的組成,施工機械,某種施工方法時向學生展示相應的圖片;在講解某個分部分項工程的施工工藝時,播放相應的視頻。通過影像教學,讓學生對一些概念,施工工藝有了一個很強的感性認識,這樣對知識的掌握也十分通透。
(2)增強學生的主觀能動性
授課中,應針對所講課程內容,精心設置相關的習題,采取小組討論的方式,讓學生積極主動思考問題,最后給出答案。在思考問題的過程中,也是主動對知識的再次學習,增強了他們的主動性。
(3)加強實習基地建設
實習是理論聯(lián)系實際,培養(yǎng)德智體發(fā)展人才的一項重要措施,是教學計劃中核心的教學環(huán)節(jié),而實習基地則是其重要的資源依托。因此學校必須加強實習基地的建設。除了讓學生能夠接觸到實際的工程項目外,還須邀請一些理論功底強,施工經驗豐富的專家,到學校來進行講學,將一些施工過程中遇到的棘手問題的解決方法或者一些新的施工技術應用向學生傳授。學生因此獲益匪淺,極大增加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二、工程實例的選擇
1. 工程實例的難度
在教學過程中,為了方便學生理解課本知識,需要舉一些工程實例。然而舉例不得當,不但不會讓學生有很好的理解,相反會誤導學生。因此舉例時,需要對工程實例進行選擇。
所選工程實例應盡量貼合課本,并且例子要簡單,是大部分學生所接觸過但是沒有意識到的。所舉工程實例要由淺入深,由易到難[2],方便學生理解。并且每一個工程實例的背景要闡明清楚,讓學生知道施工工藝應用的背景。
2. 工程實例的用途
工程實例的用途主要是兩種[3]:(1)與課本知識配套,幫助學生理解;(2)給出工程實例,讓學生提出解決方案。教學中往往只注重了第一種的應用,沒有考慮到第二種,而這第二種是教學中不可忽視的。通過給定一個工程實例,讓學生參考書中所列的各種施工方法,找到能應用到工程案例中去的。這不但激活了學生的主動性,而且是他們對知識的再次鞏固。
三、結束語
我們處于一個不斷發(fā)展的社會,施工技術也是在動態(tài)發(fā)展。因此只要不斷地去對教學內容、方法進行改革才能讓學生在走出校園后能去適應工作。文中提到的一些方法和一些具體的措施,是幾年來對建筑工程施工技術這門課程教學工作的經驗總結。作為一名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也需要不斷參與實踐項目,在項目中鍛煉自身,掌握最前沿的施工技術,才能讓自己的教學更加自如。
參考文獻:
[1]孫楠,劉東,汪志君.土木工程專業(yè)多樣化實踐教學模式的構建與實踐[J].高等建筑教育,2009,18(3):108-111.
[2]劉勇健,李友群,劉廣靜.加強實踐性教學培養(yǎng)土木工程專業(yè)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J]. 高等建筑教育.2008(05)
[3]丁發(fā)興,余志武,龔永智.土木工程專業(yè)工程設計類課程教學改革探討[J].長沙鐵道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