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麗琴
內蒙古赤峰市克什克騰旗經棚二中
根據初中政治課程標準的規(guī)定,在進行初中政治教學的時候,教師必要將理論內容與學生的實際生活結合起來,使學生能夠真正理解到政治學習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但是,由于各種各樣的原因,現在很多學校都不能夠將政治真正融入到學生的日常生活當中。筆者依據自身多年從事政治教學的經驗,在本文當中就怎樣更好的讓政治與學生的日常生活相結合進行了一一闡述。
初中階段的學生比較容易產生叛逆的心理,也比較可望獨立與成熟。教師在教授政治的過程當中,如果只是一味的講解理論知識,就會讓學生產生厭煩心理,甚至是開始討厭政治課,這樣就不能夠真正讓學生理解與掌握政治理論。在初中教學過程當中,如果教師想讓學生真正體會到學習政治的樂趣,引起學生學習政治的興趣,就必須要將政治課與日常的生活結合起來,創(chuàng)造生活情景來讓學生更好的理解政治知識。在這當中的關鍵問題就是怎樣將這些教學藝術運用到政治課教學過程當中。教師可以根據教材當中的相關分析在現實生活當中尋找相符合的情景,使理論與實踐緊密結合起來,讓學生在熟悉的情景當中更好的學習與掌握政治知識,從而提高學生學習政治的樂趣,進一步提高政治課程的教學質量。
教師是教學過程當中的引導者與組織者,能夠更好的幫助學生學習知識。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當中,要根據教學目標的相關要求,將理論知識與學生的生活結合起來,使政治課的教學更加貼近于學生的生活實際。在政治教學過程當中,教師要根據教學內容設置出有趣的生活情境,讓學生能夠在情景當中更好的掌握政治理論知識。比如,教師在教授“集體利益與個人利益”這一課的時候,教師可以先找一些相關的生活情景,讓學生參與到這些生活情景當中,以此來讓學生更好的掌握這一部分的知識。比如,在班級之間的拔河比賽當中,同學們都積極報名,踴躍參加,只有一個身體健壯的同學不愿參加到班集體活動當中,認為這個活動影響到他的學習時間,最后他們的班級在此次比賽當中沒有獲得比較好的成績。很多同學會認為出現這種結果的原因是因為這一個同學沒有參加到這項集體活動當中,如果當時參加了,說不定他們班級會取得更好的成績,他只是注重自己的利益而忽略了班集體的整體利益。通過這項活動,能夠讓同學們更好的理解“集體利益與個人利益”這一課當中包含的知識。
根據一項調查顯示,當前很多中學生不喜歡上政治課的主要原因就是政治課內容比較空洞,引不起他們學習政治課的興趣,政治課上老師所舉的例子也都是離學生們生活比較遠的名人們,比如袁隆平、焦裕祿、楊利偉等。這些名人的事跡離學生們的日常生活比較遠,使學生很難產生心靈共振,知識為了應付考試而機械的學習這些知識,沒有徹底理解這些事跡當中所包含的精神內涵。所以,筆者認為,在政治教學過程當中,教師應該尋找一些與學生的實際生活相關的又比較熱門的案列,還有一些發(fā)生在學生身邊的案列,將這些案列與理論知識相結合,能夠取得非常理想的教學效果。譬如,筆者在講授《建設社會主義精神文明》這一節(jié)課的時候,在講到“建設社會主義精神文明的根本任務是培育‘四有’新人”這一節(jié)的時候,就引入了當時人們比較關注的社會熱點事例:“中國核潛艇之父”黃旭華的事例和陳斌強風雨無阻照顧癡呆的母親的事例。當講解完這兩個事例的時候,又讓同學們結合這兩個事例討論了“是否應該扶馬路上摔倒的老人”這一問題,讓同學們更加深入的了解書本上的理論知識。
新課程標準要求,要培養(yǎng)學生獨立自主與合作相結合、思想與創(chuàng)新相結合的學習方式,也要將這一要求融入到政治教學過程當中。在開設政治課的時候,可依據學生日常生活當中存在的問題開設各種各樣的活動,讓學生在活動的過程當中學會獨立思想,學會解決問題的方法。例如,教師的講授有關環(huán)保問題的時候,可以讓學生參與到家庭節(jié)約小幫手的活動當中,讓同學們從身邊的小事情做起,真正體會到環(huán)保的樂趣與益處,并且讓學生在課堂上相互交流節(jié)約資源的技巧與環(huán)保手段,這樣就能夠讓學生更好的了解環(huán)保,認識到環(huán)保的必要性,還能夠培養(yǎng)學生獨立思考問題的能力。
總而言之,進行政治教學的時候要滿足學生的需要,與學生的日常生活相結合,一切以學生為本。要將政治理論融入到學生的生活當中,讓學生在生活的過程中更好的理解與掌握政治理論,使課堂知識更貼近于生活。還可以將一些生活中常見的情景引入到政治教學過程,讓學生不僅能夠學習到政治知識,還能夠掌握處理問題的方法,使得政治課堂更加生活化,增加學生學習政治知識的興趣,使學生更好的理解與掌握政治知識,并且將其運用到生活當中。
[1]周瑤.對生活化教學打造高效政治課堂的研究[D].蘇州大學,2011.
[2]鄭志娟.從生活中來到生活中去——議初中政治生活化教學[J].課程研究,201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