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玲棉
摘要: 提高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是每一位語文教師一直追求的目標。但是,在以往的小學語文課堂中,知識的傳遞主要以教師的講解為主,學生只能被動地接受,這樣的教學模式導致教學效果十分低下。有效的課堂教學應該是在最短的時間內使學生學到更多的知識,培養(yǎng)他們更多的能力,從而促進學生健康全面的發(fā)展。那么怎樣才能提高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呢?下面我就談談自己的體會。
關鍵詞:語文教學 ? 課堂 ? ?有效性 ? 能力
一、認真鉆研教材
新課程標準提倡要著重開發(fā)和利用現(xiàn)有的教學資源,而這其中最重要就是語文教材。要想提高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教師必須要認真鉆研教材、理解教材、吃透教材。這樣教師才能獲得明確的教學目標,了解教學的重難點,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
在語文教學中,教師在備課的時候,首先要對課文有一個整體的感知,在每一自然段都要標出序號,預想到學生可能不理解的生詞,然后在教學時,讓學生通過聯(lián)系生活實際、聯(lián)系上下文、查閱資料、對照近義詞或者反義詞自主地去理解。為了幫助學生掃除閱讀障礙,教師在閱讀的時候要對比較拗口的語句做好標記,以便在教學時有針對性地予以指導。另外,在備課的時候,教師還要把文章的結構、段意、主旨、重點語句的含義等寫在旁邊的空白處,方便自己在教學中表述。
一篇課文應該用什么方法、什么形式來講授,完全沒有固定的標準。教無定法,教師應該根據(jù)學生的不同個性、課文的不同特點,選擇最適合的教學方式。只要在教學中能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提高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和學習能力,這樣課堂就是高效的。
二、積極創(chuàng)設課堂情境,激發(fā)學生探究語文的欲望
蘇霍姆林斯基認為:“在人的心靈深處,都有一種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個發(fā)現(xiàn)者、研究者、探究者,而在兒童的精神世界中,這種需要特別強烈。”因此,在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要結合學生的心理特點,積極為學生創(chuàng)設探究學習的機會,讓學生融入到探究學習的氛圍中,以此來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使學生真正走進語文世界。
在創(chuàng)設課堂情境的過程中,教師是主要的設計者和引導者。要知道好的問題情境,可以使整個語文課堂充滿活力和激情,可以充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fā)學生強烈的求知欲望,引發(fā)學生積極的思考。因此,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是語文教師必須要重視的環(huán)節(jié)。其常用的方法有:結合生活實際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根據(jù)演繹推理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結合類比推理引導問題情境;利用多媒體手段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借助童話故事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等。
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可以激發(fā)學生的問題意識,吸引學生去發(fā)現(xiàn)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達到提高語文水平的目的。愛因斯坦指出:“提出一個問題往往比解決一個問題更重要?!币虼?,問題的提出是至關重要的,它是活躍學生思維的開始。新課程改革也提出:要培養(yǎng)學生主動探究的問題意識??梢?,探究學習是當前所倡導的一種新的學習方式。在語文教學中,無論是挖掘文章的中心思想,還是分析文章中的人物形象,都應該從問題探究開始,這對于提高學生的語文能力至關重要。因此,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要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問題意識,為此,應從以下幾個方面去研究總結提出問題的策略。
(一)建立融恰和諧的師生關系,鼓勵學生提出問題
輕松愉快的課堂氛圍有助于激發(fā)學生的思維意識,提高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教師要相信學生,允許學生“犯錯”,要多鼓勵學生。哪怕是一個贊許的眼神,一句激勵的評語,一朵表揚的小紅花,都有可能激發(fā)學生的問題意識,提高學生參與語文教學的積極性。
(二)利用豐富的教學手段,促使學生提出問題
例如,教師可以通過設置游戲情境,促使學生提出問題;通過相互比較,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問題;通過討論探究,激發(fā)學生發(fā)現(xiàn)問題;通過組織實踐,指引學生發(fā)現(xiàn)問題。
(三)注重對問題的篩選,鼓勵學生提出有意義的問題
新課程改革提出要讓學生自主探究,自主解決問題,提高他們綜合分析問題的能力。問題是思維鍛煉的開端,解決問題的過程就是鍛煉學生能力的過程。學生在提出問題以后,教師要做好積極的指導工作,引導和鼓勵學生提出一些有價值的問題,這對于提高學生的問題分析能力,具有重要的積極作用。
三、了解學生的思維特點,提高學生的智力水平
對于小學低年級的學生來說,他們對形式新穎、形象生動的東西比較感興趣。興趣是最好的教師,學生一旦有了興趣,他們就會主動去思考、解決問題,在這個過程中學生的智力也得到了開發(fā)。所以,在教學中,教師可以把游戲、模仿、表演、繪畫等運用起來。比如在教學古詩的時候,教師可以先配樂范讀,然后通過播放幻燈片,激發(fā)學生的想象力,讓學生從意境中體會古詩所要表達的情感。教師也可以鼓勵學生根據(jù)自己對古詩的理解,表現(xiàn)出古詩的意境美,鍛煉他們的想象力、創(chuàng)造力、動手能力以及實踐能力。
總之,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是一門藝術,也是一門很深的學問。所以,語文教學要立足教材,聯(lián)系學生的生活實踐,尋找到適合學生發(fā)展的教學方法,如此才能使課堂教學行之有效。作為語文教師,要在教學中不斷鉆研和實踐,不斷總結和創(chuàng)新,充分挖掘學生學習的興趣點,激發(fā)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從而真正提高語文的教學質量,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
參考文獻:
[1]林璟.如何提高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有效性[J].青春歲月,2012(14).
[2]馮玉玲.小學語文教學中學生想象能力的培養(yǎng)策略[J].新課程(中),2011(5).
[3]劉培.關注學生,實現(xiàn)高效課堂——對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有效性的思考[J].小學教學參考,201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