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雯婷
我們經常討論“數學是源于生活,但又高于生活。”新課標內容也指出:“數學教學活動必須建立在學生已有的認知發(fā)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識經驗基礎上,在教學中,要創(chuàng)設與學生生活環(huán)境,知識背景密切相關的,又是學生感興趣的學習情境,讓學生在觀察、操作、猜測、交流、反思等活動中逐步體會數學知識的產生、形成和發(fā)展的過程,獲取積極的情感體驗,感受數學的力量,同時掌握必要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但是實際上如何讓學生在生活實際中學習數學,筆者總結了以下幾點:
一、在生活聯(lián)想中學習
小學數學的許多計算、概念和解決實際問題都能在現(xiàn)實生活中找到其模型,我們在課本中研究的數學問題也只是把生活中的問題變?yōu)閿祵W研究的對象,學生在現(xiàn)實生活中遇到問題也會把現(xiàn)實問題轉化為數學問題,這樣學生就會體會到數學與生活的聯(lián)系。如:在教學“認識人民幣”時,先讓學生說說在生活中哪些地方會用到錢,然后在根據生活經驗認識人民幣,認識人民幣的面值,以及出示新舊人民幣,學生在生活中經常會用到錢,所以“認識人民幣”對他們來說就相對簡單,學生也學得更輕松更有興趣。再如:我在聽一個老師教學“百分數的意義”時,她先讓學生說說生活中見到的百分數,然后老師出示收集到的一組生活中的百分數:“燕京啤酒”的酒精度,飲料瓶上的成分含量,天氣預報里的降水率,衣服里的面料成分等等,引導學生探究這些百分數所表示的意義。學生經歷了百分數的產生、建模到應用的全過程,而且體驗到百分數的應用價值,體現(xiàn)了不同學生的不同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二、在生活實踐中學習
從小學生認識規(guī)律和數學學習過程的特點出發(fā),把課本中的數學與現(xiàn)實生活中的數學緊密結合起來,最大限度地使學生主動地參與數學學習,這是提高教學效率,不斷培養(yǎng)現(xiàn)代化人才的有效教學模式。而參與到數學學習活動中,就需要學生親自動手實踐。
小學生都有愛動的特點,在教學中,教師可讓學生親自動手操作學具,擺一擺、拼一拼、數一數、畫一畫或者把生活中的物體直接拿來作為學具,這樣學生在實踐操作中就有了探究的愿望。如教學“認識物體”時,我把長方體、正方體、圓柱、球拿出來讓學生自己動手摸一摸,看一看,然后再說一說自己摸了這些物體以后的感覺,這樣,學生的眼、耳、口、手、腦等多種感官協(xié)同,參與活動,掌握了新知,培養(yǎng)了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數學來源于實踐,又運用于實踐,生活中離不開數學。因此,數學教學必須增強學生的實踐能力,在實際生活中感受到學習數學的好處,體會數學在實際生活中的運用,加深學生對數學深層次地理解,真正達到數學學習的目的。
三、在生活經驗中學習
教師在設計教學內容時,要有意識地將教材知識與學生的實際生活聯(lián)系起來,從學生平時生活中看得見、摸得著的事物開始,積極地創(chuàng)設帶有可活動性的、可操作的、學生可以自己動手做一做的教學內容,把數學知識融入學生喜聞樂見的生活活動之中,并用生活中常見的直觀豐富的客觀事物使枯燥的數學問題變?yōu)榛钌纳瞵F(xiàn)實,讓抽象的數學知識變成生動有趣的內容,從而達到拓展教材內容、活化教材內容的目的,并且增強學生對數學內容的親切感,激發(fā)學生的學習數學的興趣和求知欲。例如,在教學《認識人民幣》一課時,我創(chuàng)設了這樣一個情境:
師:爺爺看見小朋友們都已經認識了人民幣,決定聽取小朋友們的好建議給他的工人們每人發(fā)了一個紅包(多媒體演示)
小張拿到了紅包得意地說:“哈哈,我有好多張呢,我可是個大款了!”
小李拿著紅包難過地說:“嗚……我只有一張?!?/p>
師:小朋友們,小李那么難過只拿到了一張,我們一起幫它看看是多少,好不好?
(演示:紅包中抽出一張1元紙幣)
師:小張的呢?這是一張?(生說1角)
猜猜小張的紅包里一共有幾張?(生自由說)
大家一起來大聲地數一數。生:1角、2角、……10角、1元
師:對了,10角就是1元
(出示1元=10角)生齊讀
小朋友們,學了這個新知識,你能和小張說幾句話安慰安慰他嗎?
其實這樣的教學,讓學生感到數學中的知識有的是我們在生活實際中經常遇到的事情,學生在沒有學過的基礎上就已經會的,雖然他們沒有找到規(guī)律,但是我們可以運用生活經驗,通過創(chuàng)設活動,把經驗提煉為數學,充實和改善自己的認知結構。
根據心理學研究表明,學習內容和學生熟悉的生活背景越貼近,學生自覺接納知識的程度就越高。從學生熟悉的生活背景導入,讓學生感受數學無處不在,從而產生濃厚興趣。學生對數學的學習興趣提高了,那么學習數學就更帶勁了,不會再覺得是負擔,這樣教師教得輕松,學生學得也愉快。新課改理念告訴我們,數學教學應聯(lián)系學生生活實際,讓學生了解現(xiàn)實生活中的數學,感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體驗用數學的樂趣。因此,教師應鼓勵學生在日常生活中尋找和發(fā)現(xiàn)數學問題,引導學生走出課本,走進生活,開展調查訪問、參觀記錄等活動。
(作者單位:江蘇省張家港市樂余中心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