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亮
廣東長宏公路工程有限公司
關于軟弱地基中道路橋梁施工的探討
陳亮
廣東長宏公路工程有限公司
隨著我國經濟的飛速發(fā)展以及城市化進行的不斷推進,我國道路橋梁的修建范圍也在不斷的擴大,但是由于我國地理環(huán)境的特點是在很多地區(qū)都存在著軟土地基的情況,而同時道路橋梁的建設對我國經濟的發(fā)展以及發(fā)展偏遠地區(qū)的基礎設施建設有著重要的意義。所以在道路橋梁的建設過程中需要加強對軟土地基的處理。作者根據自身多年的工作經驗對在施工過程中遇到的軟土地基問題進行了簡要敘述,并根據實際情況提出了相關的解決方案希望可以對相關施工單位有所幫助。
軟土地基;施工;道路;修筑;經濟發(fā)展
在道路橋梁建設的過程中,地基的建設有著極為重要的意義,只有保證地基的建設質量以及建設的強度才能保證道路橋梁施工的快速穩(wěn)步進行。在施工的過程中,軟土地基屬于比較常見的地基種類之一,但是軟土地基有著顯著的缺點,就是軟土地基穩(wěn)定性差并且強度較低,這樣就會給建造在軟土地基上面的建筑物造成不穩(wěn)定的影響。所以在道路橋梁施工建設前,首先需要對軟土地基進行處理,增強軟土地基的穩(wěn)定性以及軟土地基的強度。
對于不同種類的軟土地基要采取不用的處理方法。如果在道路橋梁建設的過程中如果遇到的地基為淤泥土質,在對地基進行處理的過程中可以將地基上層質量相對較好的土層當做持力層,如果地基上層的土層相對較薄,在施工的過程中就需要充分思考淤泥土質對施工造成的影響;如果在道路橋梁建設的過程中發(fā)現地基主要是由一些建筑垃圾以及工業(yè)廢料構成的時候,同時填筑的密度還較為均勻,便可以研究將這種類型的物質直接當做地基,在檢測的過程中如果發(fā)現此種類型的地基的穩(wěn)定性不能達到施工對于地基強度的要求,就需要對此地基進行處理。對軟土地基的處理主要有以下幾方面:(1)增強軟土地基的抗剪強度,確保軟土地基具有較強的穩(wěn)定性;(2)需要對地基的透水性能加以改變,避免因土質滲透的問題造成對地基的破壞;(3)在對軟土地基進行處理時需要注意減小地基土質的壓縮性,避免造成地基出現不均勻沉降的狀況,從而導致道路橋梁上層建筑不穩(wěn)定,或開裂的情況;(4)在對軟土地基進行處理時需要注意對軟土地基土質動力性能的完善,有效的避免出現因地基的震動以及液化,出現地基不穩(wěn)定的情況。
2.1 換填土
在道路橋梁建設的過程中,如果軟土地基不具有足夠的穩(wěn)定性以及強度時,可以通過使用換填土的方式進行處理。具體的處理方法為,當軟土地基中的土層相對較薄的時候,使用局部或者全部開挖基坑的方式將強度較低的土全部取出,然后再進行填埋的時要注意選用一些具有高強度的材料進行回填,強度較高的材料有粉煤灰、砂石等。當回填作業(yè)完成后,需要使用夯壓機對回填的材料進行處理,這樣做可以有效的提升地基的材質的密度以及強度,可以有效增強地基的承載能力,對降低地基的沉降量有所幫助。這樣保證地基在經過改造后的可以達到施工要求的標準,從而增加道路橋梁建成通車后的穩(wěn)定性以及行車的安全性。
2.2 密實加固法
2.2.1 動力加固法
動力固結法的本質其實就是強夯法,這種處理軟土地基的方式主要適用于沙土、粘性土等地基的處理。早進行動力加固法處理軟土地基的過程中應該注意以下幾點:(1)進行夯實作業(yè)所使用的工具為8噸到25噸之間的重錘,從8米到20米高度向下反復夯實地面,這樣可以有效的完善土壤的顆粒構造,使得土壤顆粒之間的間距逐步的減小,有效的增加土地的密度,使得土地的壓縮性有所降低。從而增加地基的強度。如果軟土地基的土質為飽和的黏性土質,現在研究出一種新型的動力固結置換的地基的加固方法;這種方法所應用的主要原理是將剛性及強度好的材料擠入地基內,在地基中形成碎石墩,并和原有地基有機結合形成新的復合地基,大大地提高了地基的承載能力。
2.2.2 排水擠密加固法
我國江河湖泊眾多,江河流域寬廣,相應地軟弱地基分布也較廣,排水擠密加固是目前處理這類地基的主要技術。該技術主要是通過特殊的方式排吸水來處理軟弱地基中的積水。
2.2.3 深層密實加固
深層加固是通過擠壓、振動、爆破、夯擊的方式對軟弱地基進行加固。此種密實加固方法同淺層密實加固的最大區(qū)別之處是所采用的施工機具不同,此外軟弱地基深層密實加固方法應用更為廣泛,加固效果更好。
2.2.4 高壓噴射注漿法
所謂的高壓噴射注漿就是通過加壓工具對固結性混合材料,如砂石漿、粉煤灰加壓后注入軟弱地基深層,同地基本土層形成復合型地基,提高了軟弱地基的強度。高壓噴射注漿法通常應用于粘土、淤泥等含水量較大的軟弱地基施工處理中。
2.3 管樁加固方法
2.3.1 夯實水泥土樁法夯實水泥土樁法基本上同碎石樁加固方法一致,都是選用單一的土質材料同水泥按照一定的配合比在孔外拌合均勻后制成水泥混合土,分層向土樁孔內回填壓實,形成質地均勻的水泥樁。
2.3.2 鋼筋混凝土管樁法
鋼筋混凝土管樁法是道路橋梁軟弱地基處理的新技術新方法。道路橋梁軟弱地基施工中,通過特種機械澆注混凝土管樁,使樁體內部同土體充分結合,增強它們之間的摩擦力,進而提高地基的承載能力及整體強度。
通過以上的敘述可以知道在對軟土地基進行處理時可以選用的方式有很多,在確定選用某種方式前主要是根據不用的地質條件以及施工環(huán)境有著非常重要的關系,通過選用準確合理的軟土地基處理方法,可以有效的改變軟土地基的結構特點,增強軟土地基的承載性能,為在軟土地基上建造道路橋梁等打下堅實穩(wěn)固的基礎。
[1]胡爭耀.道路橋梁施工中的軟弱地基處理[J].交通世界(建養(yǎng)·機械),2013,12(1):200~201.
[2]崔思奇.關于建筑工程軟弱地基處理方法的研究[J].內蒙古石油化工,2012,13(6):15~16.
[3]姚萬里.如何處理道路橋梁施工中的軟弱地基[J].科技傳播,2011,9(18):78,93.
[4]韓玉馨,侯京忠.分析在道路橋梁施工中如何處理軟弱地基[J].門窗,2012,7(5):104.
[5]王重實.淺議我國道路橋梁建筑施工中軟弱地基的處理辦法[J].黑龍江科技信息,2011,14(31):289.
[6]張計虎.淺議我國道路橋梁建筑施工中軟弱地基的處理辦法[J].城市建設理論研究,2011,8(35):42~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