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瑾
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信息技術的不斷發(fā)展,人們對高中信息技術課程的教學方法越來越重視,不僅要求教師改變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而且要能在課堂上提高學生學習興趣,鍛煉學生思維能力。思維導圖的方法是在課堂上將學生的思維轉化為具體形式,能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信息技術知識。
思維導圖的含義
思維導圖作為一種新的教學方法,最先是由英國學者托尼·巴贊提出來的,它是將思維放射性地表達出來,實際上是一種圖形技術,能夠把大腦中的思維用圖形的方式體現(xiàn)出來,有條理地建設知識結構,對知識進行管理。不管是在生活中還是在學習中,思維導圖都能夠有效地提高人們的行為表現(xiàn)。
高中信息技術課程的教學目標不只是讓學生掌握信息技術相關理論知識,還要求學生能夠掌握信息技術的實際操作,并不斷創(chuàng)新,將信息技術的應用范圍不斷擴大,這就對學生應用理論知識的能力有較高的要求。如何將學到的理論用來指導實踐操作,這需要思維導圖的幫助,它能將學生學到的信息技術知識整合成圖形結構,便于學生理解和應用,有效地促進高中生在信息技術課程中的學習。
思維導圖在高中信息技術課程中的應用
1.利用思維導圖記筆記
高中信息技術課程的知識點較多,因此,學生一般都會對教師講的知識以記筆記的方式來學習,但如果學生在課堂上只顧記筆記,沒有對教師講解的知識進行理解,那么學習效率就比較低;可如果學生在課堂上不記筆記,隨著時間的流逝,知識點在學生的腦海中又會淡化。而利用思維導圖的方法在課堂上記筆記,則能夠很好地處理這個問題。在高中信息技術的課堂上,學生可以將教師講解的知識點繪制成思維導圖,教師在學生繪制的過程中引導其積極思考,讓他們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得到鍛煉,能夠聯(lián)想信息技術的知識點,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例如,在講授“創(chuàng)建文件夾”相關知識的時候,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利用思維導圖的方式,將創(chuàng)建文件夾的相關知識用流程圖的形式畫出來,如文件與文件夾之間的關系、文件夾與子文件夾之間的聯(lián)系等,如圖1所示。
利用思維導圖的方式繪制概念圖,不僅能夠讓學生在課堂上對重點知識更快速地記筆記,還能夠加深學生對創(chuàng)建文件夾相關知識的理解,能夠將文件與文件夾區(qū)分開,幫助學生對知識進行分類和整理。學生在分類、整理的過程中,能對這些知識之間的關系有清晰的了解,并及時補充不足的知識內容,從而更深入地學習研究性知識。
2.利用思維導圖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高中信息技術課程與語、數(shù)、外課程最大的不同就是信息技術的應用性較強,教師不僅要把信息技術知識教授給學生,還需要鍛煉學生運用信息技術的能力,這就要求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提高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最重要的就是整理學生的學習思路,因此高中信息技術課堂中教師可以運用思維導圖的方式引導學生進行自主學習,首先要給學生確定一個學習目標讓其通過思維導圖構建知識體系,然后讓學生在自主學習的過程中按照計劃有條不紊地整合知識點,使知識體系在學生的腦海中留下更深的影響,增強學生對知識的記憶,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例如,在講授“網(wǎng)頁基礎知識”的內容時,教師可以“最美的北京”為主題,讓學生制作一個簡單的網(wǎng)頁,讓他們把對北京的認識用網(wǎng)頁的形式表現(xiàn)出來,同時通過思維導圖的方法對自己要制作的網(wǎng)頁內容進行結構搭建,如圖2所示。
學生通過構建思維導圖加深對北京這座城市的了解,這種方式能夠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自主地學習相關知識,對北京的歷史文化、名勝古跡、名家偉人都能夠主動地去了解,并思考如何將這些材料合理地應用到網(wǎng)頁中。這個過程,不僅能鍛煉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還能加深學生對網(wǎng)頁制作基礎知識的學習。
3.利用思維導圖建立知識網(wǎng)絡
高中信息技術知識包含的內容很多,教師要注意引導學生結合知識,不斷完善信息技術的知識框架。要有效整合信息技術的新舊知識,就要將思維導圖的學習方法應用到課堂中,教師通過引導,讓學生把信息技術的知識通過思維的引導用繪圖的形式表現(xiàn)出來,將有關聯(lián)的信息技術知識進行框架構建。這樣,學生不僅能掌握信息技術的知識體系,而且能增強對信息技術知識體系的理解,構建信息技術知識網(wǎng)絡。
例如,在講授“微型計算機組成”的內容時,教師需要讓學生熟悉并了解微型計算機硬件的組成部分,如果用微型計算機的實物來直接進行展示和講解的話,學生可能在課堂上能夠了解,但在課后經(jīng)過一段時間,很容易將學到的知識忘掉,所以讓學生用死記硬背的方法進行學習是不可取的。而運用思維導圖的方法能夠讓學生理清知識脈絡,強化其記憶,收到較好的教學效果。教師在課堂上,可以先讓學生對他們所理解的微型計算機組成結構用繪圖的形式表現(xiàn)出來,如圖3所示。然后通過引導和講解,讓學生不斷改進自己的繪圖。在這個過程中,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運用思維導圖的方式,一步一步地對微型計算機的組成結構有更深的印象,進而掌握整個計算機結構的知識網(wǎng)絡。
4.利用思維導圖進行多媒體教學
學習多媒體知識對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要求較高,因此,在講授“多媒體軟件應用”的內容時,教師可以讓學生先將應用步驟用思維導圖的方式畫出來,在其自己制作多媒體作品時作為操作步驟參考,幫助他們提高對知識的運用能力。在課堂上,教師可以用分組的形式將學生分成幾個小組進行教學,為每個小組布置一個主題,讓每個小組對其要創(chuàng)作的作品先用思維導圖繪制出來,然后對各個小組繪制的思維導圖進行分析、評價,接著讓各個小組相互學習,彌補不足,這在一定程度上能提高小組創(chuàng)作多媒體作品的質量,幫助其更加深刻理解多媒體知識。教師還可以將一些優(yōu)秀的多媒體作品展示給學生看,并將這些作品的創(chuàng)作步驟用思維導圖的形式展現(xiàn)出來并進行講解,幫助他們更好地掌握多媒體作品的創(chuàng)作知識,讓其創(chuàng)作思維更加清晰,從而提高其實踐應用能力,提高信息技術課堂的學習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