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春杰
【摘要】目的 針對心血管護理中使用舒適護理的臨床效果進行分析。方法 選取2012年6月~2013年6月期間,本院診治的294例心血管疾病患者使用不同護理形式的臨床資料進行對比分析。結果 使用舒適護理的觀察組,有137例患者效果明顯,7例患者表現(xiàn)好轉,3例沒有效果,總體有效率高達98%。沒有使用舒適護理的對照組,有58例患者效果明顯,65例患者表現(xiàn)好轉,24例沒有效果,總體有效率為83.7%,由此可知,使用舒適護理的觀察組總體效果遠遠大于對照組,兩組比較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 增加心血管疾病患者療效的手段不再只有單一的診斷治療,對患者使用針對性的舒適護理也尤為重要,該護理方法的使用能有效幫助患者舒緩心血管系統(tǒng)疾病的臨床表現(xiàn),提高生產質量。
【關鍵詞】舒適護理;心血管護理;護患關系
【中圖分類號】R473.5 【文獻標識碼】B
在醫(yī)療護理中新增了一種全新的護理形式-舒適護理,該項護理行為能最大限度的激發(fā)患者和醫(yī)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改善患者的舒適度,促進兩者之間的關系,并提升患者的安全感,這樣能讓治療發(fā)揮最大的作用[1]。在醫(yī)院,心血管護理的工作比其他科室更為艱難,患者都具有焦慮、害怕、恐懼的心理,為此將舒適護理應用到該科室,能有效調整患者的情緒,讓醫(yī)生的治療工作順利進行[2]。本文針對血管護理中使用舒適護理的臨床效果,選取2012年6月~2013年6月期間,本院診治的294例心血管疾病患者使用不同護理形式的臨床資料進行對比分析,詳細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2年6月~2013年6月期間,本院診治的294例心血管疾病患者,其中127例為女性,167例為男性,年齡在30~78歲,平均(61.5±12.9)歲。隨機將患者分為兩組,每組147例,其中使用舒適護理的定為觀察組,使用常規(guī)護理的定為對照組,兩組患者在性別、年齡、病程等方面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對照組主要采取的方法有:
(1)病房內保證通風,指導患者進行合理的休息。
(2)建議患者戒掉煙酒,并給予飲食上的引導。
(3)指導患者合理用藥,必要時給予吸氧處理。
(4)建議患者每天適量的運動,并時刻關注在治療過程中,患者的生命指標變化。
(5)對出現(xiàn)情緒波動較大的患者,采取積極的措施,穩(wěn)定患者的情緒等。
觀察組護理的方法有:
(1)選擇患者認為比較舒適的護理措施?;颊叱霈F(xiàn)不舒服的原因很多,其中護理就是其中之一。護士要積極引導患者使用合理的飲食,講解合理的飲食搭配等,并且在患者出院后,護士要定期對他們進行回訪,及時掌握患者術后情況和身體恢復情況,對出現(xiàn)不適的患者要給予及時的引導,確保患者生活在一個科學、合理、健康的狀態(tài)[3]。
(2)對患者出現(xiàn)不適的原因進行深究。護理工作者在主觀意識較強的護理中無法準確的判斷患者的情況,因此需要與患者之間進行更多的敘述,增加對患者的健康教育,并在患者入院后,應積極的與患者進行交流溝通,了解患者的詳細情況,便于選擇患者易接受的方式進行健康教育,以此讓患者對自己所患疾病有基本的了解,使患者的波動情緒降到最低,從而降低患者對治療的抵觸,提升治療的積極性[4]。
(3)建立和諧的醫(yī)患關系。良好的心理輔導能大大降低患者的不適感,尤其是因心理原因導致的不適,因此為了緩解這種不適,需要選擇合理的溝通方式,以及有針對性的健康教育,為日后患者的出院做好預后,此外,還保證患者能更快的進入社會。
(4)指導患者健康合理的飲食。依據(jù)患者自身的情況推薦患者飲食,建議患者合理性、規(guī)律化的進食,幫助患者養(yǎng)成良好的習慣,丟棄暴飲暴食的陋習。對于嚴重的患者采取的飲食規(guī)則為先禁食,然后到流食、半流食、正常飲食等,食用東西上應多食水果蔬菜等,盡量少吃不易消化的食物;再者建議患者每天進行適量的運動等。
1.3 評價標準[5]
效果顯著的評斷標準:血壓、血脂回歸正常,全部癥狀消失;病情好轉:血脂、血壓得到控制,全部癥狀往好的方向發(fā)展;無效:各種指標沒有變化或往嚴重的方向發(fā)展??傆行?顯效率+有效率。
1.4 統(tǒng)計學方法[6]
使用SPSS 16.0數(shù)據(jù)統(tǒng)計軟件進行分析,使用“x±s”來表示計量資料,并使用t檢驗計量數(shù)據(jù),而使用x2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P<0.05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 果
使用舒適護理的觀察組,有137例患者效果明顯,7例患者表現(xiàn)好轉,3例沒有效果,總體有效率高達98%。沒有使用舒適護理的對照組,有58例患者效果明顯,65例患者表現(xiàn)好轉,24例沒有效果,總體有效率為83.7%,由此可知,使用舒適護理的觀察組的總體效果遠遠大于對照組,兩組比較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1。
3 討 論
對心血管系統(tǒng)疾病進行治療的過程中,舒適護理能起到良好的輔助作用,使用該護理能幫助患者積極應對醫(yī)師的治療,有利于患者的恢復,因為其內涵是:要保證患者的安全,協(xié)助與平衡患者的心理,滿足患者的基本生活需要,保持患者軀體的舒適感,獲得患者及其家庭與社會間的協(xié)調、支持。因此對其進行及時有效的健康教育和心理護理極為重要,醫(yī)護人員的自身素質與技術水平是取得患者信賴及手術成敗的關鍵。這樣能夠讓患者對以上的影響有提前的心理準備,幫助出院后的預后以及自我健康意識,保證患者早點回歸社會,提高自身的生活質量。
通過本次研究發(fā)現(xiàn),增加心血管疾病患者療效的手段不再只有單一的診斷治療,對患者使用針對性的舒適護理也尤為重要,該護理方法的使用能有效幫助患者舒緩心血管系統(tǒng)疾病的臨床表現(xiàn),提高生產質量。
參考文獻
[1] 丁一波.舒適護理[J].現(xiàn)代實用醫(yī)學,2002(05):101-102.
[2] 鐘慧珍,何玉倩,陳麗莉,陳貴花.舒適護理理論在晚期肝癌患者臨終關懷的應用[J].南方護理學報,2003(02):
221-222.
[3] 韋 琴,莫新少.舒適護理在兒科運用的探討[J].醫(yī)學文選,2003(04):171-172.
[4] 肖文輝,王玉蘭,王秀云.子宮輸卵管通液術患者舒適護理體會[J].齊魯護理雜志,2006(12):55-56.
[5] 閆鳳云,朱 敏,紀 慧.舒適護理在老年患者輸液中的應用[J].社區(qū)醫(yī)學雜志,2006(22) :95-96.
[6] 曹美玲.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舒適護理[J].實用醫(yī)技雜志, 2007(05) :175-1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