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孟村回族自治縣第二回民中學061400)
論中小學音樂課中學生視唱能力的培養(yǎng)
張鳳云(河北省孟村回族自治縣第二回民中學061400)
本文從視唱的意義,視唱應與樂理、練耳相結合進行教學,中小學視唱教學中的不良現(xiàn)象極其克服的方法,怎樣提高學生的視唱能力等四個方面論述了在中小學音樂課中培養(yǎng)學生的視唱能力的問題。
中小學音樂課視唱能力培養(yǎng)
音樂是對學生進行審美教育的重要內容之一。而視唱又是打開音樂之門的鑰匙,是音樂素質(樂理、視唱、練耳)的重要內容之一。視唱訓練不但能夠提高學生視唱樂譜的能力,而且能夠起到擴大學生音樂視野,提高學生的音樂感受能力和音樂鑒賞能力,為進一步鑒賞音樂提供鑒賞標準,從而為學生表現(xiàn)音樂美、創(chuàng)造音樂美打好堅實的基礎,同時也能夠培養(yǎng)學生的記憶能力、形象思維能力和鑒賞能力。而且,視唱還能夠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和創(chuàng)新精神,并能夠培養(yǎng)學生健康的人格。因而視唱在創(chuàng)新教育中的作用,是任何其他學科所不能代替的。
視唱教學應與樂理、練耳相結合進行教學。低年級的學生可以結合視唱,認識音符、唱名、音階、狹音程、拍號、小節(jié)線、終止線、附點音符以及切分音的意義與視唱方法等。高年級的學生結合視唱,可以認識調式、廣音程、旋律的常識、簡單的和聲音程與和弦的常識,以及民族與民間音樂的常識等。
視唱與樂理、練耳相結合的教學,一般說來,是先視唱后聽音,而且是聽音的程度總是比視唱的程度低一些。樂理知識的教學總是在視唱與聽音的基礎上進行。
(一)中小學視唱教學中的不良現(xiàn)象
1.不重視視唱教學。中小學的音樂課是綜合課,所以有時教歌詞的時間多,教視唱的時間少,甚至只教歌詞不叫視唱。
2.干唱,上課時沒有鍵盤樂器輔助。這種現(xiàn)象出現(xiàn)的原因是有的學校沒有鋼(風)琴,也沒有電子琴;有的是教音樂的教師不會彈琴;有的是琴壞了無人修。
3.音樂教師音樂素質低下,音樂技能差,不會自彈自唱,甚至某音樂學院畢業(yè)的教師也五音不全。
4.個別學生在上音樂課時,大家做發(fā)聲練習,自己不發(fā)聲,在做心理練習。一旦發(fā)聲,便跑調了,造成了“五音不全”。這和無鍵盤樂器伴奏、喊歌所造成的“五音不全”的原因不同,但結果是一樣的。
5.脫離課本,自由教學。有些教師總認為課本上的歌大多數“不好聽”,于是就自己選自己認為“好聽的”歌,教給學生。且缺失視唱環(huán)節(jié)。
6.隨便停課。有的學校不重視音樂教育,以“無人教”為理由,不設音樂課。有的學校雖然設了音樂課,但可以隨便停,讓給其他文化課教師去上。這種現(xiàn)象在初中最為常見。
(二)克服的方法
1.轉變學校領導的觀念,樹立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的思想。改革用人機制,選拔品德高尚、音樂素質高的教師教音樂。
2.提高在職音樂教師的音樂素質,加強在崗培訓,使在崗的音樂教師的知識和教學理念不斷更新?lián)Q代。同時,音樂教師應積極學習《音樂課程標準》,學習新的教學方法。
3.學校領導督導到位,發(fā)現(xiàn)音樂教學中的問題,及時解決。
4.加大教育投入,為中小學配置必要的教學設備,并建立使用、保管、維修制度,保障教學的正常使用。
5.加強音樂教研活動,音樂教師間要互相聽課,互相學習交流,以提高音樂教學水平。
6.增加課外音樂活動,組織各種文藝演出,使學生在活動課中提高音樂素質。
1.視唱曲的難度,應該符合中小學學生的年齡特點和學生的接受能力。也就是說,難易程度應該適當。
2.增加視唱練習的趣味性,引起學生學習的欲望。這樣就需要音樂教師精心設計。例如,利用教具輔助教學;觀看和視唱有關的圖片、錄音或錄像;教師生動的講解和情緒飽滿的范唱;變換學生的演唱形式;開展視唱比賽等。
3.視唱必須和樂理知識、練耳相結合。一般說來,識譜知識是在學生視唱、聽音的感性認識的基礎上進行。但隨著音樂教學的深入,也可以先結合樂譜講解樂理知識,然后再進行視唱。
4.每次視唱要重點、難點突出,集中練習某一方面的內容。如結合視唱講解了附點的知識,那么這次視唱練習的重點和難點就應該是附點音符的正確唱法。
5.視唱教學的方法應該從聽唱法逐步過渡到視唱法,并適當運用輕聲視唱與默唱,培養(yǎng)學生的傾聽的能力,防止造成“五音不全”的問題。
6.音樂教師應該吸取世界上先進的教學方法,如德國的奧爾夫教學法,匈牙利的柯達伊教學法等,并注意吸收同行的先進教學經驗,使自己的視唱教學不斷取得進步。
7.建立視唱考查制度,做到學生的學習情況胸中有數,在教學中做到“有的放矢”,提高視唱教學質量。
張鳳云,女,回族,河北省孟村回族自治縣第二回民中學教師。
(責編 張翼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