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小英
(四川省第五人民醫(yī)院,成都610000)
瑞舒伐他汀與阿托伐他汀治療高脂血癥合并高血壓的臨床對比研究
謝小英
(四川省第五人民醫(yī)院,成都610000)
目的探討瑞舒伐他汀與阿托伐他汀治療高脂血癥合并高血壓的臨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選取該院2014年1~10月收治高脂血癥合并高血壓患者200例作為研究對象,采用隨機數字表法分為A組和B組,每組100例。兩組患者入院后均給予苯磺酸氨氯地平口服治療,其中A組患者加用阿托伐他汀治療,B組患者則加用瑞舒伐他汀治療,比較兩組患者血壓、血脂控制達標率,治療前后血壓和血脂水平及不良反應發(fā)生率等。結果B組患者血壓和血脂控制達標率均顯著高于A組,B組患者治療后血壓水平均顯著優(yōu)于A組及治療前,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B組患者治療后總膽固醇(TC)和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水平均顯著優(yōu)于A組及治療前,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同時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發(fā)生率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瑞舒伐他汀治療高脂血癥合并高血壓可有效控制血壓和改善血脂水平,且效果優(yōu)于阿托伐他汀。
高脂血癥; 高血壓; 庚酸類; 吡咯類; 治療結果; 瑞舒伐他?。?阿托伐他?。?對比研究
高血壓患者常合并脂質代謝異常,而血脂水平升高亦會增加心血管事件發(fā)生概率,不利于高血壓患者臨床預后改善[1]。近年來研究顯示,高脂血癥合并高血壓患者應同時給予降壓和降血脂治療,以達到延緩病情進展的目的。而瑞舒伐他汀鈣和阿托伐他作為臨床最常用的降脂藥物已被廣泛用于高脂血癥合并高血壓患者的治療,但選擇何種藥物更具療效優(yōu)勢尚存在一定爭議。本研究選取近期本院收治的高脂血癥合并高血壓患者200例作為研究對象,在苯磺酸氨氯地平口服治療基礎上分別加用阿托伐他汀或瑞舒伐他汀治療,比較兩組患者血壓、血脂控制達標率,治療前后血壓和血脂水平及不良反應發(fā)生率等,探討瑞舒伐他汀與阿托伐他汀治療高脂血癥合并高血壓的臨床效果及安全性差異。
1.1 一般資料 選取本院2014年1~10月收治高脂血癥合并高血壓患者200例,均符合中國成人血脂異常防治指南制訂聯(lián)合委員會制定的《中國成人血脂異常防治指南》(2007年)高脂血癥和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修訂委員會制定的《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2010》原發(fā)性高血壓診斷標準[2-3];同時排除合并免疫系統(tǒng)疾病、嚴重肝腎功能損傷及心血管系統(tǒng)器質性疾病者。入選患者采用隨機數字表法分為A組和B組,每組100例。A組患者中男 56例,女44例;年齡 50~77歲,平均(61.37± 5.44)歲;高脂血癥病程1~14年,平均(5.22±1.07)年;高血壓病程1~15年,平均(5.30±1.09)年。B組患者中男59例,女41例;年齡51~79歲,平均(61.44±5.48)歲;高脂血癥病程1~13年,平均(5.17±1.05)年;高血壓病程1~17年,平均(5.36±1.11)年。兩組患者年齡、性別、病程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1.2.1 治療方法 兩組患者入院后均給予苯磺酸氨氯地平(輝瑞制藥有限公司,批號:20130825)口服治療,5mg/d;其中A組患者加用阿托伐他汀(輝瑞制藥有限公司,批號:20140427)治療,10 mg/d;B組患者則加用瑞舒伐他?。ò⑺估抵扑幱邢薰?,批號:20131527)治療,10 mg/d;兩組患者治療時間均為4個月。
1.2.2 觀察指標 (1)血脂達標率判定標準:總膽固醇(TC)水平小于或等于4.68 mmol/L,且LDL-C水平小于或等于2.60 mmol/L[3]。(2)血壓達標率判定標準:血壓恢復正常,舒張壓下降值小于10 mm Hg(1 mm Hg=0.133 kPa);血壓未恢復正常但舒張壓下降值大于或等于10 mmHg[4]。血壓檢測指標包括收縮壓和舒張壓;檢測方法為所有患者均于每天上午8:00~9:00,平靜狀態(tài)下連續(xù)3次測量并取平均值;(3)血脂檢測指標包括TC和低密度脂蛋白(LDL-C);(4)記錄患者不良反應發(fā)生例數,計算發(fā)生率;不良反應類型包括心律失常、惡心嘔吐及腹脹便秘等。
1.3 統(tǒng)計學處理 數據錄入及邏輯糾錯選擇EpiData 3.10軟件,應用SPSS20.0統(tǒng)計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量資料以±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或構成比表示,采用χ2檢驗,檢驗水準α=0.05,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血壓和血脂控制達標率比較 B組患者血壓和血脂控制達標率均顯著高于A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血壓和血脂控制達標率比較[n(%)]
2.2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血壓值變化比較 B組患者治療后血壓水平均顯著優(yōu)于A組及治療前,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血壓值變化比較(±s,mm Hg)
表2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血壓值變化比較(±s,mm Hg)
注:與A組比較,aP<0.05;與同組治療前比較,bP<0.05。
B組95.25±9.25 100152.31±13.79131.74±9.48ab6b82.32±6.13ab
2.3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血脂水平比較 B組患者治療后TC和LDL-C水平均顯著優(yōu)于A組及治療前,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血脂水平比較(±s,mmol/L)
表3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血脂水平比較(±s,mmol/L)
注:與A組比較,aP<0.05;與同組治療前比較,bP<0.05。
組別n TC治療前 治療后LDL-C治療前 治療后A組B組3.53±1.18b2.19±0.75ab100 100 6.82±1.05 6.78±1.03 5.44±0.89b4.16±0.55ab4.35±1.29 4.31±1.27
2.4 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發(fā)生率比較 A組和B組患者不良反應發(fā)生率分別為6.00%、9.00%;兩組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4。
表4 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發(fā)生率比較
有研究結果顯示,原發(fā)性高血壓患者常合并有脂質代謝紊亂,而血脂水平異常亦會對原發(fā)性高血壓患者預后產生不利影響,增加心血管意外發(fā)生風險[5]。故高脂血癥合并原發(fā)性高血壓治療應注意血脂和血壓兩方面控制,從而有效預防疾病進展,改善遠期預后。目前他汀類藥物是臨床常用調脂藥物類型,其中阿托伐他汀和瑞舒伐他汀應用最為廣泛;已有研究結果顯示,他汀類藥物在提高血管內皮細胞功能,改善血管硬度及血管順應性方面作用也被證實[6];而大量臨床報道顯示,他汀類藥物應用有助于降低心腦血管意外發(fā)生概率[7-8]。
瑞舒伐他汀是一種新型3-羥基3-甲基戊二酰輔酶A還原酶抑制劑,其作用機制為競爭性拮抗肝細胞膽固醇合成水平,加快LDL-C降解速度;相較于其他他汀類藥物,瑞舒伐他汀具有選擇性高、半衰期長及無需細胞色素P450代謝等特點[9]。多項研究結果顯示,瑞舒伐他汀應用后患者LDL-C水平下降程度最高可達50%,這對于改善斑塊內膽固醇水平作用確切;同時其還具有以下功效:(1)能夠降低機體炎癥因子活性,拮抗血小板源性炎癥因子釋放及血栓形成;(2)促進血管內皮細胞NO釋放,提高血管擴張程度[10-11]。
原發(fā)性高血壓可直接誘發(fā)血管內皮細胞嚴重損傷,而高脂血癥被認為是誘發(fā)血管內皮損傷獨立危險因素。血管內皮損傷可引發(fā)NO釋放降低,炎癥因子超敏C反應蛋白(hs-CRP)水平上升及血管抗氧化物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下降等一系列反應;而已有臨床報道證實,瑞舒伐他汀用于血管內皮保護作用明顯優(yōu)于阿托伐他??;同時他汀類藥物也具有明顯降壓效果,故與氨氯地平聯(lián)用可發(fā)揮協(xié)同血壓控制作用[12]。
本研究結果顯示,B組患者血壓和血脂控制達標率均顯著高于A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說明相較于阿托伐他汀,瑞舒伐他汀治療高脂血癥合并高血壓有助于提高血壓和血脂控制效果;他汀類藥物輔助治療高脂血癥合并高血壓均可有效降低血壓和血脂水平,但瑞舒伐他汀改善效果更佳。2種他汀類藥物用于高脂血癥合并高血壓的治療均未引起嚴重不良反應,安全性均符合臨床要求。
綜上所述,瑞舒伐他汀治療高脂血癥合并高血壓可有效提高血壓和血脂控制效果,改善血壓和血脂水平,且效果優(yōu)于阿托伐他汀。
[1]陳灝珠.實用內科學[M].12版.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5:1046.
[2]中國成人血脂異常防治指南制訂聯(lián)合委員會.中國成人血脂異常防治指南[J].中華心血管病雜志,2007,35(5):390-419.
[3]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修訂委員會.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2010[J].中華心血管病雜志,2011,39(7):579-616.
[4]鐘幼玉.不同劑量瑞舒伐他汀鈣治療老年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癥的療效及安全性對比分析[J].中國全科醫(yī)學,2010,13(14):1593-1594.
[5]壽飛燕,趙振華,楊芳芳,等.瑞舒伐他汀鈣對高脂血癥合并高血壓患者的療效觀察[J].中華老年醫(yī)學雜志,2013,32(6):589-591.
[6]霍曉麗.強化調脂治療在糖尿病高脂血癥中應用臨床評價[J].四川醫(yī)學,2014,35(1):92-93.
[7]黃珮,朱靜.瑞舒伐他汀對高血壓合并動脈粥樣硬化患者內皮功能及內皮型氧化亞氮合酶基因表達的影響[J].實用臨床醫(yī)藥雜志,2013,17(17):5-8.
[8]楊海波,趙曉燕,趙蔭濤,等.血管內超聲評價國產瑞舒伐他汀對冠狀動脈輕中度狹窄病變的影響[J].中華醫(yī)學雜志,2012,92(22):1550-1552.
[9]王樹青,吳錢紅.瑞舒伐他汀鈣對腦梗死并頸動脈粥樣硬化血管內皮功能的影響[J].現(xiàn)代中西醫(yī)結合雜志,2012,21(31):3459-3460.
[10]陳紅霞,劉如泉,黃秋菊,等.依折麥布聯(lián)合瑞舒伐他汀治療老年糖尿病并發(fā)高脂血癥38例[J].醫(yī)藥導報,2014,33(2):216-218.
[11]張琴.瑞舒伐他汀與氟伐他汀對冠心病調脂效果的對比研究[J].實用心腦肺血管病雜志,2013,21(12):72-73.
[12]陳曦,王晶,楊麗,等.瑞舒伐他汀聯(lián)合依折麥布對早期糖尿病腎病患者的影響[J].軍醫(yī)進修學院學報,2012,33(2):155-157.
10.3969/j.issn.1009-5519.2015.18.034
B
1009-5519(2015)18-2814-03
2015-05-26)
謝小英(1977-),女,四川仁壽人,碩士研究生,主治醫(yī)師,主要從事內分泌臨床工作;E-mail:xiexiaoying@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