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穎華
摘 要:語文學科,屬于人文學科,作為人文學科,它是反映社會生活和文化藝術的科學,教師在語文課上,不但要教給學生知識,還要培養(yǎng)學生的能力和發(fā)展學生的智力,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情感熏陶和道德感染,讓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品格,具備堅強的意志,形成健康的審美觀念。
關鍵詞:素質;語文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5)05-292-01
在語文教學中,要提高語文教學效率,教師的素質非常重要。下面從教師的人格、思想、技藝三個方面來談談教師素質在語文教學中的重要作用。
一、人格的作用
人格是指人的思想性格、氣質特征,它體現(xiàn)在人的道德品質中。要想提高語文課堂教學效率,那就必須注重教師人格的作用。叔本華說過“人格所具備的一切物質是人的幸福與快樂最根本和最直接的影響因素。其他因素都是間接的,媒介性的,所以它們的影響力也可以消除破滅,但人格因素的影響卻是不可消除的?!焙细竦慕處熤辽賾撌蔷哂懈呱腥烁竦娜?。作為教師,如果思想道德低下,患得患失,斤斤計較,甚至自暴自棄,缺少上進心,必將引起學生的反感。一個教師,如果事業(yè)心不強,對學生不尊重,即使他的專業(yè)水平再高,學生也不會喜歡他,不愿意上他的課。如果這樣,效率從何而來?《學記》中說:“親其師信其道”作為一個教師,如果你在惡勢力面前不怯懦、在挫折面前不低頭,正直善良,富有同情心,待人誠懇,上進求真,擁有一顆火熱的心,熱愛工作,關心學生。那么學生就會親近你、信賴你,深深地被你的魅力所吸引,學生就會對你所教的學科感興趣。這正是用人格力量征服學生,也正是人們所說的“人格效應”。“人格效應”一旦在我們的語文教學活動中形成, 肯定能讓我們的語文教學效率提高。
二、思想的作用
語文學科,屬于人文學科,作為人文學科,它是反映社會生活和文化藝術的科學,教師在語文課上,不但要教給學生知識,還要培養(yǎng)學生的能力和發(fā)展學生的智力,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情感熏陶和道德感染,讓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品格,具備堅強的意志,形成健康的審美觀念。同時,語文學科還是一門集工具性、思想性、實踐性、綜合性為一體的學科,這一特征,讓語文教師在制定語文教學目標時必須要多元化,既要有知識、能力、智力方面的目標,還應有認知、教育、非智力因素方面的目標。說具體點,就是語文教育的總目標,不單單在于提高學生的文化知識,還要提高學生的思想品德和心理素質。要達到這一要求,語文教師就必須要具備較高的思想水平。教師良好的思想水平往往來自其正確的世界觀和方法論,以及強烈的社會責任感。要達到這一高度,教師就必須經(jīng)常讀一讀哲學方面的書籍,多關心時政要聞,這樣方能思想敏銳,哲辯多思,看待事物才能透過現(xiàn)象看本質。作為教師,只有擺脫了“匠人”的呆氣,多與學生交流思想,才能真正融入到學生中去。當學生發(fā)現(xiàn)并體會到了老師的思想活力時,他們就會由迷戀教師的授課而喜愛上這門課,從而提高教學效率。在語文教材中有許多傳統(tǒng)經(jīng)典美文,不但有著極高的思想性,還有著極強的藝術感染力,比較容易吸引學生,但很多學生往往還會感到語文課枯燥無味,比如小說,學生課下閱讀時興趣盎然,而在課堂上經(jīng)老師講解后反而索然無味。究其原因,一是與教師陳舊的教學模式有關,二是與某些教師的思想觀點保守分不開。思想保守的教師,授課中往往喜歡照搬教學參考書,視教參為法寶,沒有主見,更談不上新意。如學習《藤野先生》一文,在分析講解之后,定性其主題為“歌頌了魯迅先生的愛國主義精神”,而其他方面就不敢多做挖掘,硬生生的將情感性極濃的《藤野先生》貼上革命性極強的標簽,仿佛這樣才對得起魯迅先生“革命家的稱號,其實,睿智的老師,更愿意花力氣挖掘“異國師生情感”這一點。由此可見,一個教師如果缺乏思想上的深度,人云亦云,思想僵化,是不能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的,甚至會引起學生的反感,提高教學效率也就無從說起。
三、技藝的作用
“與其找糊涂導師,倒不如自己走,可以省卻尋覓的功夫,橫豎他也什么都不知道。”(魯迅語),魯迅先生的話告訴我們,教師基本功的重要作用。如果一個教師的專業(yè)知識不夠全面,教學中就不可能得心應手。有著過硬專業(yè)水平的教師一定是受學生歡迎的老師,這能讓師生情感高度默契。這種默契可以變成學生學習中的催化劑。作為語文教師,應具有過硬的朗讀能力,字正腔圓、優(yōu)美動聽的朗讀,是可以把學生帶入具體的語文情景中的,這對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有著很大的作用。其次,語文教師要有足夠的語文基礎知識積累和語言積累。語文基礎知識包含漢字、詞匯、成語等。過硬的語文基礎知識積累。能使整個語文學習活動嚴整而順暢,從而促使學生喜愛語文;語言積累最重要的是古詩文名句積累和名段名篇的積累,語文老師如能在語文學習活動中,適時引入名言佳句,往往能給學生以潛移默化的作用,讓學生感知教師的學者風范,在不知不覺中崇拜老師、崇拜知識。再次,語文教師要有一手工整漂亮的書寫。要讓學生寫出工整清秀的字跡,教師的切身指導是必不可少的,一旦學生練成一筆漂亮而工整的書寫,在思想上就會有成就感,也就能增強其學習語文的興趣。另外,語文教師還還應提高自身的文學藝術素養(yǎng)。有著文學藝術素養(yǎng)的教師,能在教學中化平淡為生動,化腐朽為神奇,不但能讓學生輕松愉快的獲取知識,還能讓學生得到藝術的熏陶和審美的教育。
總之,由于語文學科的綜合性特征,決定了語文教師必須具備多樣素質。要想提高語文教學效率,必須提高語文教師的全方位素質。一位語文教師,如果有著健全的人格、敏銳的思想和過硬的基本功,何愁語文教學效率不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