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甘雨 張紅菊
摘 要:委婉語是一種語言現(xiàn)象,也是一種文化現(xiàn)象,更是一種社會現(xiàn)象,是用語言來調劑人際關系的一個重要手段,在一定程度上,它反映了社會的價值觀,審美觀和美德觀。本文從語用學的角度出發(fā),對委婉語的社會功用等功能進行初步的探討。
關鍵詞:禮貌原則;委婉語;社會功用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5)05-220-02
一、委婉語是一種普遍存在的語言現(xiàn)象。
大概從人類開始知美丑,辨善惡時,委婉語便開始在語言交際中發(fā)揮了作用。英語中委婉語 euphemism 一詞來源于古希臘語 euphemismos?!癳u”為前綴,意為“良好”、“優(yōu)美”,而詞根“pheme”則指“話語”。委婉語的產生來自于兩個方面:一是避諱;二是婉言。在哈特曼斯托克著的《語言和語言學詞典》(1981: 83)中,“委婉語”被定義為:“Euphemism is generally defined as substituting an inoffensive or pleasant term for a more explicit, offensive one, thereby veneering the truth by using kind words.”(通常,委婉語被認為是用可被接受的或讓人感到愉快的措辭,代替更直接、讓人不快的說法,以此達到通過說好話來粉飾真相的目的)。
二、從語用學的角度看委婉語的表現(xiàn)手法
利奇(G.N.Leech)在《語用學原則》(1983)中提出了“禮貌原則”,以作為“合作原則”的“援救”原則。即在言語交際中,交際者總希望得到對方的尊重。為了尊重對方,說話人需適應語境采取一些恰當的交際策略以示禮貌,求得最佳交際效果。英語中有“white lie”(善意的謊言)一詞,在美國講“white lie”已成了人們交際的策略,委婉語中使用得最多的就是“white lie”。在適當的時間、適當的空間(場合),對適當的人說了適當的話,這便是言語得體。使用了委婉語,對方聽了就覺得你在“禮”上做得周到。于是,聽者也會以“禮”回報,從而贏得對方的尊重?!拔瘛弊鳛橐环N辭格,與其說是“手段”,毋寧說是“目的”。
細心觀測英語中大量的委婉語,就不難發(fā)現(xiàn):它們正是運用各種各樣的表現(xiàn)手法以達到“委婉”這一目的。
1、稱謂自謙
在語言交際中,說話者故意降低自己身份來抬高對方,表示尊敬和謙虛,一方面起到尊重對方的作用,另一方面使自己有教養(yǎng),懂禮貌,這就是禮貌原則下的謙遜準則在實際運用中的具體表現(xiàn)。如英語中自稱“your bumble servant”,在漢語中的自謙委婉語尤為多見,如把自己稱為鄙人、小弟、在下、卑職、小的等。把妻子稱為內人、賤內、拙荊。自己的家稱為寒舍、陋室。自己的意見說成愚見、拙見。自己讀書為拜讀。同時這些自謙語與尊他語是相對應的。稱呼對方為閣下、您。對方的妻子稱為夫人、太太。對方的家稱作是府上、貴府。對方的意見為高見。請對方讀書為斧正、過目、惠正。
2、用于談論敏感話題
一些敏感話題,也促進了委婉語的發(fā)展。這些話題是包括死亡、疾病、體重、年齡、私人事務、身體或精神缺陷、貧窮、社會層次,職業(yè)及其欺騙、偷竊、殺人釀酒、吸毒、自殺罪過以及近幾年來出現(xiàn)的下崗等話題。如:人們用old citizens 來代替old people; 用paradise, churchyard memorial park 或resting place 代替grave yard (墓地)。再比如,在任何一種文化里,死亡都是令人不快甚至令人恐怖的事物,更是超過人力控制范圍的事物,但人們又無法做到完全避而不談,在英語中,表達死亡的委婉用語非常豐富。 例如:
a) I am sorry to hear that your mother has passed away.
b) Her mother goes to heaven.
c) He is no more.
d) She slept the final.
e) He has had his time.
除此之外,短語be gone, go home, .be at rest, be at peace等都可以用來表達死的概念。
在軍旅中, 為了對死亡將士表示禮貌, 稱他們的死為have fallen (倒下了), fire his last shot(射出了最后一粒子彈),lay down his life(放下了自己的生命)。醫(yī)院是常發(fā)生死亡的地方,但是醫(yī)生和護士也一般回避“死亡”這個詞匯。他們會用非常模糊的詞語來描述此事。
例如:no longer with us(與我們不在一起了), out of pain (不再感到疼痛了)。
由于社會的偏見,有些工作被視為“卑微低下”的職業(yè)。出于消極禮貌的考慮,人們使用一些悅耳的稱謂,減少反面評價。于是人們稱任何一件工作都可稱為professions,各種職業(yè)競相媲美;將garbage collector尊稱sanitation engineer(公共衛(wèi)生工程師),稱 foot black為 footwear engineer(鞋靴保養(yǎng)工程師,sales man 為sales engineer(銷售工程師)。
3、語音手段
使用語音手段可以從聽覺上和視覺上隱藏某些不該說或不想說的詞語,以達到更好的交際效果,具體又包括省音和避音。
省音:省音是通過簡寫或縮寫某些音節(jié)以達到委婉目的,如英語中把garbage man稱為G-man,ladies代ladies room (女廁), the big C代替cancer, bra代brassiere (胸罩),JC代Jesus Christ (主要用于避諱), pee-pee代pis (小便)。
避音:避音是指在交際中為了委婉故意避開某些音。在黑人面前,講英語的人盡量不說niggard一詞,因為它聽起來象mugger,在雙語環(huán)境產這些情況更常見。中國人送禮物時不會送鐘表,因為忌諱“送鐘”(送終);中國人喜歡帶8的號碼,如車號、電話號(8音近似“發(fā)”間)而不喜歡帶4的號碼(4音近似“死”音)。
某些語境中,說話者可使用升調講話表示商量的口氣,會顯得緩和有禮貌。
4、語法方面
美國語言學家Dwight Bolinger 曾指出:“Euphemism is not restricted to the lexicon. There are grammatical ways of toning something down without actually changing the content of the message.” 這里Dwight Bolinger指出了利用語法手段表達禮貌語言的方式。
過去時、進行體、否定式、情態(tài)詞would/should等都可構成委婉形式。
例如:I wondered if you could help us.
I would like / Id like to hear your views.
這種過去時表達的并不是過去的時間,而是說話者探尋式的態(tài)度。這種表達方式把現(xiàn)在的愿望,要求,推到了過去,因此產生了一種時間上的距離。這樣就給聽者拒絕你的要求留有一定的余地。說話者運用了禮貌原則中的積極禮貌策略以利于交際的順利進行。
再比如 I am hoping to borrow some money. 就會比I hope to borrow some money.委婉的多。這是因為hope的進行體使得borrow some money具有了“暫時性”。如果再更換為過去時 I was hoping to borrow some money. 來表達請求,這樣子聽起來會更禮貌了。因為“借錢”是過去的想法又是暫時的想法,留給聽者的面子余地就更大了。這種表達符合Leech的策略準則----盡量減少對他人的損失。
5、掩飾變通
掩飾變通表達在教育、商業(yè)、政治、軍事、外交等領域來加強說服,粉飾、欺騙或為了易于接受,也是委婉語的一種常見形式。
如編輯部給作者退稿時,一般會婉言道:“After careful consideration, we have regretfully concluded that your manuscript falls outside the scope of our current publishing program.”。 這樣委婉的話語可以給作者足夠的面子,維護了作者的自尊心,作者也不會因為稿子沒錄用而怨恨編輯。如這樣回復“We dont want to publish your lousy manuscript.”,看起來是沒有一個多余的字,卻傷害打擊了作者的自信心和自尊心。
文人政客更是利用委婉語的模糊特性為他們的無能和戰(zhàn)爭罪行開脫。如美國國防部部長拉姆斯菲爾德2003年2月在一次北約國防部長會議上就伊拉克大規(guī)模殺傷性武器問題發(fā)表了一番極具模糊性的言論:
“Reports that say something hasnt happened are always interesting to me, because as we know, there are know knowns, there are things we know we know. We also know there are known unknowns; that is to say we know there are some things we do not know. But there are also unknown unknowns—the ones we dont know we dont know.”
“somethings”、“know knowns(眾所周知的已知情況)”和“known unknowns(眾所周知的未知情況)”都是模糊詞,模糊了它們的所指,增加了這些詞語內涵的不確定性,為戰(zhàn)爭罪行開脫,實際上表明了美國對伊拉克動武的理由并不充分。
If people keep telling you to quit smoking cigarettes, dont listen—They are probably trying to trick you into living.
這是一則公益廣告,受眾很容易就能推導出其“言外之意”:戒煙有利于健康。但是如果廣告策劃人員用直截了當的話語表達出來,其勸說效果恐怕就會打折扣了。
委婉語是一種社會語言現(xiàn)象,是文化的載體,它的選擇和使用皆有其目的,或為了文雅清新,或為了避俗避諱,或為了緩和關系等。在言語交際中, 委婉語的使用遵守了禮貌原則,能促進交際各方關系的融洽,有助于交際順利進行。但是禮貌語言的正確運用還取決于文化背景,語境,語域等其他因素,忽視了這些因素,也會犯語用錯誤。
委婉語的使用,不失為一種很好的溝通技巧。在英語課堂溝通中,教師能否掌握溝通的語言策略,是能否實現(xiàn)教學目標的一個關鍵因素。教師在與學生的溝通交流中完全可以借鑒委婉語,禮貌,含蓄,得體地表達觀點,提出建議,讓學生在理智上和情感上都能夠愉快地接受。良好的課堂溝通氛圍有利于教學秩序的維持,也更有可能達到教師和學生的預期目的。
參考文獻:
[1] Leech, G. N. (1983), RRLNCIPLES OF PRAGMAYICS, Longman.
[2] 劉純豹主編,(1993), 《英語的禮貌語言》.江蘇教育出版社
[3] 何兆熊. 新編語用學概要.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1999.
[4] 何自然,冉永平.語用學概論.長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06.
[5] 陸禮春. 廣告英語中委婉語的語用分析[J]. 消費導讀. 教育時空,2007(5).
[6] 郭云飛.從語用學角度看委婉語的產生及表現(xiàn)手法[J]. 遼寧工學院學報,200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