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哈古麗·買買提
摘 要:高中物理作為基礎學科,隨知識的深入,難度與復雜性的提高,高中學生物理學習效率不高,主要是學生在物理解題沿用初中的方法,解題方法不對使得事倍功半。本文爭對高中物理解題策略以及解題策略的方法的訓練作了簡要介紹,以期提高高中學生解決物理問題的能力與效率。
關鍵詞:高中物理;解題策略;訓練方法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5)06-342-01
高中物理學作為高中階段的一門基礎學科,不同于其他學科,在解題過程中比數學更注重邏輯推理能力。老師講能聽懂,自己單獨做卻顯得有點不知所措。同樣的老師授課,為何成績差異卻較大,是智商高,還是更勤奮,這不見得,主要還是學習方法與解題策略的差異。因此,進行高中物理解題策略的訓練,使學生在解題時擁有自己的解題策略,對于學好高中物理顯得尤為重要。
一、高中物理的解題策略
1、數據庫響應策略
面對高考,為了更好的提升自己的升學機率,物理學習過程的題海戰(zhàn)術也是被學生與老師所認可。大量做題,讓自己見更多的題型,確實也是提高學生解題能力的方法之一。然學生若未從中總結題型解題思維,這樣效果不大。因此,學生在解題過程,認真審題,當題完整看完后需明白此題的考點,快速回憶自己以前解題的數據庫中是否存在類似的題型,從而從數據庫中將題型轉移至當前問題中來。若未及時匹配上,應盡量與成功解題相關的隱設條件以及相適應的物理知識原理匹配。如此有意識的響應記憶數據庫,有助于解題思路清晰化。
2、數形結合策略
對于物理題型,有時有的物理過程比較復雜,直接利用自己的空間想像能力難以想出臨界狀態(tài),例如在力學要求加速度,簡單的畫出速度-時間(V-t)關系圖,就可直觀地知道物體的位移關系。因此學生審題過程中,可將題干中主要文字敘述轉變?yōu)樘囟ǖ奈锢矸柡凸?,對于主要題設,將文字表達的問題的內部結構利用簡單的示意圖表達。圖形化不僅可將文字表達轉換為易懂的圖形語言,而且能夠更加直觀地反映物理過程的動態(tài)變化。通過示意圖盡量表達出習題中到底涉及到了那些物理過程,如此結合物理過程,簡化習題分析時間,提高解題效率。
3、數學方法策略
“物理學家大部分也是數學家,但數學家不一定是物理學家”,可見物理的邏輯性并不比數學的差。任何物理問題的解決均可看成是將一個物理問題轉化為數學問題求解后還原為物理結論的過程。因此數學方法是學好高中物理的重要方法,如物理中瞬時速度需用到數學上取極限的方法;力學、運動學與數學中的向量有著天然的聯(lián)系。數學方法不僅可以幫助我們解決物理問題,還可使我們對物理問題認識更深刻。
二、高中物理解題策略的訓練
1、端正正確的物理學習態(tài)度,消除學生物理解題的心理障礙
高中物理不易學,這是老師與學生都有體會。高中物理試題均是來源于生活實踐中,就是利用物理原理與模型解決實際問題回歸到實踐中去,理論與實踐要相結合,因此高中物理學科的學習就要求學生要有較高的思維深度和一定的綜合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這也是高中學生厭學物理的一個原因,越不想學越學不好,越學不好就更不想學,如此惡性循環(huán),如何學好物理呢?因此從源頭上就應該讓學生認識到高中物理也不是學不好,關鍵是要掌握正確的解題策略,讓學生嘗到甜頭,增加學生興趣,慢慢地就不再反感高中物理。因此端正態(tài)度,從心理消除對物理害怕,解除障礙是學好高中物理的基礎。
2、樹立良好的解題習慣
高中物理的解題過程也是有規(guī)律可尋。高中物理的解題包括已知、求、解和答四部分,這就需從審題、析題、解題和答題中逐漸培養(yǎng)良好的解題習慣。
(1)審題。審題就是從大處著手明白題目敘述的物理情景,建立清晰的各物理量之間的關系,將抽象的問題具體化。
(2)析題。挖掘題干中的隱含條件,清楚所考查的知識點,分析相應的知識點應該如何去解決,在解題前要做到心中有數。
(3)解題。就是分析題后按照對應的物理公式以及相關公式間的相互換算求解出具體物理問題的過程,此過程要盡可能的仔細,提高解題正確率,也便于后期檢查。
(4)答題。就是對整個解題做個文字回答。
如此四個步驟,在物理解題過程反復訓練,這是提高高中物理解題能力的關鍵。
3、解題過程掌握靈活多變的解題模式
高中物理學科作為理科,就注定要做大量的習題,但做習題不能盲目,要有爭對性的訓練。練習可以是單獨完成,也可以是與同學、老師間討論的形式,重點是在練習完后自己要總結,總結讓自己的知識點加深鞏固,還要做到舉一反三。在解題過程搭建解題思路和構建物理知識體系。如此訓練,面對生題也不至于恐慌。掌握多變的解題模式是提高物理解題能力的核心。
總之,要想提高高中物理解題能力,學生不僅要明白解題策略的重要性,加強解題策略的訓練,而且要提高物理學習的興趣性和積極性,多實踐、勤學苦練,讓自己真正融入到物理解題過程中,從而提高高中物理的解題能力與效率。
參考文獻:
[1] 陸素玲.如何優(yōu)化物理解題策略[J]. 數理化學習(高中版),2015,(2):25-26.
[2] 劉 波.高中物理解題能力的培養(yǎng)[J].才智, 2014,221.
[3] 劉 剛.提升高中生物理解題能力的策略研究[J].成才之路,2014,(11):31
[4] 劉珍麗.高中物理解題策略的訓練方法[J].高中數理化,2014,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