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成英
摘 要:作文教學,是很多小學語文教師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極為頭痛的教學難題,究其原因,主要是很多學生缺乏對作文的寫作興趣。本文筆者意在通過對學生情感的激發(fā),大力表揚學生習作,轉變評改方式,豐富寫作題材等方面的探討,著力對學生寫作興趣進行培養(yǎng),以期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
關鍵詞:作文教學;興趣培養(yǎng)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5)06-216-01
作文教學,是很多小學語文教師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極為頭痛的教學難題,而不少學生更是視寫作文如臨大敵。究其原因,主要是很多學生缺乏對作文的寫作興趣。實踐證明,對不感興趣的事情,在實踐中只能發(fā)揮自己能力的30%左右,而對自己感興趣的事情,能力的發(fā)揮則能達80%以上。因此,著力培養(yǎng)學生對作文寫作的濃厚興趣極端重要。要切實加強學生的練筆寫作,找到作文寫作中老大難的問題突破口。筆者認為,主要可以從以下四個方面打好作文教學牌。
一、打好情感功能教學牌
情感功能在作文教學中發(fā)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作為語文教師,要在平時教學中積極挑動學生的情感,著力從細節(jié)上去抓好學生情感的激發(fā),以備在作文課堂上,教師充分創(chuàng)設各種情境促使學生“動情”,從而激發(fā)學生的作文寫作興趣。一是根植師生情。教師與學生所相處的時間,一定程度上來說往往多余學生與其家長的相處時間。因此,教師要熱愛學生,關心學生的成長,真正認識和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主動和他們親近,和他們閑談作文趣事,著力創(chuàng)建和諧、歡快的教學氛圍,融洽師生關系,讓學生在自然、自由、快樂的心態(tài)之中完成寫作。二是融洽生生情。教師在與學生相處的過程中,無形給學生樹立了榜樣,激起學生的寫作欲望。學生往往最接近,最關心的人是同齡人,同齡人的佳作對他們來說不亞于課本范文。因此,在課堂上誦讀、學習學生的優(yōu)秀作文,在班級中張貼學生的優(yōu)秀作文,給他人講述同齡人中成為“小作家”的例子,最好是在班級中塑造出小作家,促進學生能從這些例子中得到極大的鼓舞,甚至當起“小作家”的夢想??梢哉f這樣是具有極大的驅動力的,學生們會躍躍欲試地模仿,把這些同齡“小作家”當成自己的“偶像”。自然,他們就會變被動為主動,成為寫作的主人。當然,期間教師要隨時細微觀察和隨時發(fā)現學生的丁點進步,給予及時的表揚和鼓勵。三是挖掘文本情。教師要挖掘教材中的情感因素,引導學生入情達情,抒發(fā)自己的真情實感。
二、打好激勵功能教學牌
是人都喜歡表現自己,而小學生更是喜歡表現自我,很容易從成功中品嘗到寫作的樂趣。因此,教師要積極思考,積極創(chuàng)造條件,想方設法滿足學生的表現欲,讓他們體會到成功的快樂,從而對作文產生濃厚的寫作興趣。一是制定難度適中的目標。根據每個學生的認知水平,在擬定作文題目時,因材施教,因人而異,分層制定難度適中的目標,讓每一個學生都有話可說,有情可表。鼓勵學生在各自的世界盡可能地發(fā)揮出最好的習作能力,體味成功的喜悅,從而樹立起寫作的信心,發(fā)揮自己的特長,促進學生人人都能成功。二是鼓勵學生積極投稿。當學生看到自己的作文發(fā)表時,那種嘗到成功后的喜悅心情是無法言喻的。因而教師要鼓勵學生積極投稿,當然這“投稿”形式是靈活的,可以參與征文活動、參加作文競賽、網上發(fā)表;也可參加班級自編的作文報、班級作文選、校園作文展……讓每篇作文都能發(fā)表,每位同學都嘗到成功的喜悅。筆者所執(zhí)教的班級,一般一學期來,至少會出版作文集10本,課前課后,總能看見孩子們捧著這些作文集津津有味地看著,當看到自己的作文時,那開心、自豪、幸福都綻放在他們的臉上。
三、打好評改功能教學牌
評改作文是教師了解學生寫作水平提高程度的重要方式,也是促進和指導學生寫作的一種有效載體。但是,傳統(tǒng)的評改方式已經不能再滿足于現今的教學模式了。因此,著力優(yōu)化作文評改方式顯得尤為重要。一是加強學生習作的互相交流和學習。傳統(tǒng)的教學總是學生的作文一寫完,教師就收起來一篇篇地改。教師極為辛苦,到效果并不見得一定很好。其實作文應該更多的放手讓學生去互相交流、探究、學習,培養(yǎng)自改能力。因而在學生初稿完成后,組織學生欣賞其中的優(yōu)秀作文,讓學生評議作文的優(yōu)缺點,可以從詞語、句子及篇章結構等方面說說作文好在哪里?有什么好的意見?學習別人的作文后,把學生分成小組,讓學生相互評改,在小組內互相交流,評評你認為好的地方,談談不足之處后,針對自己作文中的問題,在自己的稿紙上修改。還可以把修改好的作文在小組或班上朗讀,相互借鑒,閱讀修改,這樣寫出來的作文就流暢多了。這樣的活動既輕松又愉快,即讓學生感興趣又提高作文能力,可謂是一舉兩得。二是加強對學生的激勵和鼓勵。閱讀批改好的習作,教師固然高興和開心,但是學生習作不盡人意之處大有,有的習作可以說是不成文章,那么對于這些作文該怎么辦呢?是狠狠批評?還是大力埋怨?或是竭力挖苦?我想都不是吧,其實如果仔細品嘗學生的習作,總會發(fā)現其中有很多比較優(yōu)秀的地方,或是一個優(yōu)秀的句子,亦或是一個好詞等。總之,教師應該做學生習作的引路人,充分挖掘學生習作中的閃光點,對學生進行大力激勵和鼓勵,讓學生既嘗到成功的喜悅,提高作文寫作能力。一般批語要以鼓勵性為主,現在的學生自尊心很強,也很敏感,一句不恰當的批評可能會澆滅他們的寫作熱情,一次否定可能就使他們永遠不想寫作文了。
四、打好題材功能教學牌
就題材方面講,單純統(tǒng)一的命題化作文極易引起學生的反感,束縛學生的思維和想象力,缺少人文關懷和缺乏新鮮感,不能激起學生的寫作興趣。而新課標指出,要激發(fā)學生展開想象和幻想,鼓勵寫想象中的事物。因而我們要結合課文內容,適時地續(xù)寫作文、擴寫作文、想象作文、童話作文等多種形式,只要給學生一個自由想象,任意發(fā)揮的空間,就可以豐富學生的想象。同時在生活中鼓勵學生為班級編寫班歌歌詞,為老師譜寫美麗的贊歌等等,針對班級或校園里的好人好事,鼓勵學生寫一寫表揚稿。針對校園里亂扔垃圾影響環(huán)境衛(wèi)生,可寫一則倡議書。根據學生實際把生活中存在,但遠離身邊的人、事、景、物通過錄像直觀再現,讓學生“身臨其境”,仔細觀察,認真思考,進行習作。如此多樣的作文便會時刻讓學生充滿新鮮感。
參考文獻:
[1] 陳詩懿.《現代基礎教育研究》.《小學作文教學研究文獻綜述》.2013年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