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棟華
脊柱是人體的大梁,它的中央是堅硬的椎管,保護著脊髓和神經(jīng)。腰椎在整個脊柱中活動度較大,同時負重又多。尤其是第4和第5腰椎,位置偏下,承受的壓力更大,容易老化,引起骨質(zhì)增生,韌帶增厚。發(fā)展到一定程度,腰椎管容量減少,神經(jīng)、血管受到壓迫,即成為腰椎管狹窄癥。此病多發(fā)生于中老年人。
癥狀
腰椎管狹窄癥起病緩慢。早期病人表現(xiàn)為一側或雙側下腰部及臀部疼痛,站立、行走時加重,坐位及側臥屈髖時癥狀減輕。發(fā)展到一定階段后,神經(jīng)和血管受到壓迫,缺血缺氧,便引起下肢疼痛、麻木、不適、無力。
腰椎管狹窄癥的重要特點是間歇性跛行。病人徒步行走一段距離,半里路或二三百米,一條腿(或兩條腿)就酸脹無力或疼痛,支持不住,需蹲下或彎腰休息一會才能再走,而改為騎自行車,幾里、十幾里,甚至幾十里卻好像毫無異常。
這種不可思議的奇特現(xiàn)象的真正原因是,人體在彎腰、下蹲、騎自行車坐著時,身體前傾,椎管向前彎曲,容量可稍稍增大,壓迫癥狀可以減輕。
治療
腰背肌鍛煉 患了腰椎管狹窄癥保守治療的主要措施是腰背肌功能鍛煉,以加強腰椎的穩(wěn)定性,緩解疼痛。最適合的運動形式是騎自行車和游泳。還可以做床上鍛煉,每天仰臥、屈膝、挺腹,每天練50~100次。
扶手杖 有助治療腰腿痛。因為持手杖行走時通常都要彎腰,彎腰時能使椎管擴張,從而減少了對馬尾、神經(jīng)根的壓迫,可減輕癥狀。
鍛煉時運動量適當,動作協(xié)調(diào)、有節(jié)律,微有出汗;結束后雖感疲勞,但消除較快;晚間容易入睡,睡眠深沉,無失眠、多夢。若運動開始即出現(xiàn)氣喘,出汗較多;或感到肌肉持續(xù)酸痛,周身無力;或運動后食欲不振,睡眠失常,均說明運動量過大,須進行調(diào)整。
臥床休息 如有坐骨神經(jīng)痛(一側或兩側腿痛、麻)時,根據(jù)嚴重程度,則不鍛煉或減少鍛煉,臥床休息為主。
臥床休息首先是選擇臥具。床鋪的最適宜高度,是上平面略高于就寢者膝蓋。對一般成年人來說,大約在45~50厘米之間。床鋪太高,上下床不方便,下床時用腳撥鞋更容易扭傷腰部,加重疼痛。床鋪太低,下部不通風,易積蓄潮氣,對身體也不利。
最重要的是床的軟硬度。床墊不宜軟。最好是在硬板床上鋪上7~9厘米的軟墊(如棉胎),枕頭高度以7厘米為好。這樣,仰臥時可保持脊柱的四個生理彎曲,側臥時脊柱也沒有側彎。
硬床也不一定是硬板床,質(zhì)量好的席夢思、繃緊的新棕繃也可以。只要睡上去床墊能夠均勻分擔人體壓力,保持脊柱生理彎曲,不深陷下去就行。陳舊的棕繃床、網(wǎng)狀鋼絲床是絕對不適合的。
理療
可以到醫(yī)院選用短波、超短波、間動電療法或超刺激電流療法。不去醫(yī)院,自己在家最好進行熱敷。
熱敷有兩種,干熱敷和濕熱敷。干熱敷通常使用熱水袋,將溫度為50℃~60℃的熱水灌入袋中,水溫不宜過高,如用開水一定要以冷水混合!注意開水只需灌至1/2~1/3,不必全滿。用毛巾包裹好,放在腰部。根據(jù)需要及時換熱水,以保持溫度。
如做濕熱敷,將小毛巾放在上述溫度熱水中浸透擰干,溫度以不感覺燙、能耐受為適度。放在需敷部位,然后蓋上毛巾或棉墊,以防散熱,保持溫度。也可以在熱濕毛巾上放熱水袋來保持熱度。一般可持續(xù)20~30分鐘。
還可以使用電吹風。患者俯臥,治療者手持電吹風,直接對著腰痛部位吹風。注意溫度和距離適當,溫度太高會引起燙傷,太低則沒有作用。連續(xù)10~20分鐘。一邊吹,另一只手同時按揉,使腰肌放松。每天吹2~3次。
藥物
可以選用麝香壯骨膏、麝香追風膏等膏藥外貼腰部。注意外貼時間不能太久。有的人對膏藥耐受刺激的能力較差,貼14~16小時就要揭下來。休息一段時間,第2天再貼。發(fā)現(xiàn)局部皮膚發(fā)癢、紅疹等癥狀,要及時停用。
腰部疼痛嚴重時,可短期服用止痛藥物,可選服布洛芬、扶他林以及其他藥物。癥狀減輕或消失時,即停用。
癥狀特別嚴重,不能忍受時,宜去醫(yī)院,可用20%甘露醇250毫升,快速靜脈滴注,每日2次,連續(xù)3~5天??赏瑫r給予小劑量地塞米松(10毫克),加入10%葡萄糖100毫升靜脈滴注,連續(xù)3天,可緩解疼痛癥狀。
手術
非手術方法治療效果不好,可以考慮手術治療。手術是在麻醉下,根據(jù)術前檢查情況,針對狹窄所在部位,切除增生的骨贅和韌帶,將椎管開放,解除壓迫,擴大容量,術后患者疼痛解除,治療效果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