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愛民
【摘要】音樂雖然屬于聽覺藝術,但隨著音樂載體的不斷變化,音樂欣賞的方式也呈現(xiàn)出了多樣化的特點,如在大學的音樂教學中僅采用單純聽的方式,則很可能導致教學效果處于事倍功半的狀態(tài)。對此,應結合具有視聽特點的影視音樂進行輔助教學,讓學生能夠調(diào)動聽覺與視覺欣賞音樂,并在易于接受及相對通俗的劇情、畫面與音樂中學習相對嚴肅、專業(yè)的音樂知識。本文分析了確保影視音樂發(fā)揮教學輔助作用的基本要求,并探討了應用影視音樂輔助音樂教學的主要策略。
【關鍵詞】音樂教學;大學;影視;輔助
影視藝術屬于綜合性藝術門類,集合了聽覺、空間、視覺及時間藝術,且能夠將表演藝術、繪畫藝術、音樂藝術及文學藝術等融合為一體,影視中的音樂具有渲染想象空間與情感空間的作用[1]。相對于影視中的特寫鏡頭與畫面而言,影視音樂表達的思想藝術空間更為廣闊,能夠震蕩心靈。本文分析了應用影視音樂輔助大學音樂課堂教學的有效策略,旨在提升大學生的音樂欣賞水平。
一、確保影視音樂發(fā)揮教學輔助作用的基本要求
為了使影視音樂能夠在音樂教學中充分發(fā)揮輔助作用,則應保證學生具備音樂欣賞素養(yǎng),確保學生對影片內(nèi)容、主題有一定的了解,同時要在教學中密切聯(lián)系畫面與音樂。由于影視作品包含了多種藝術元素,如在應用影視作品進行教學的過程中,學生對于音樂鑒賞的素養(yǎng)較差,則可能無法敏銳把握影視音樂與攝影元素、美術元素之間的聯(lián)系,如此一來就無法保證影視音樂可以起到輔助教學的作用。只有具備音樂素養(yǎng),包括了解音樂表現(xiàn)手法、發(fā)展及呈示主題的方式、音樂風格、演奏方式等,才能在教學中有效融入情境,并更好地欣賞音樂[2]。另一方面,充分結合影視的表意目的與音樂,才能讓學生在教學中充分感受音樂的藝術美。因此在應用影視音樂輔助教學的過程中應保證學生了解影視劇情,進而根據(jù)劇情發(fā)展、變化聯(lián)系音樂的段落劃分、總體布局情況,進而明確音樂在影視中的作用,包括推動情節(jié)與烘托氣氛等。此外,影視作品中的畫面與音樂存在相互補充、密切配合的關系,所以在教學中要注意將音、畫聯(lián)系起來,讓學生在音畫對立、音畫分立、音畫同步的氛圍中學習音樂理論知識。
二、應用影視音樂輔助音樂教學的主要策略
(一)在音樂鑒賞中發(fā)揮影視音樂的輔助作用
音樂鑒賞是大學音樂教學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在音樂鑒賞的課堂教學中應確保影視音樂的輔助作用得以發(fā)揮,以便讓大學生在鑒賞音樂的過程中培養(yǎng)音樂想象能力、感知能力。音樂鑒賞具有一定的難度,需要學生在感受、理解的基礎上逐漸調(diào)動聽覺、視覺,并深入到感覺層面,進而促使單純的音樂鑒賞上升至情感欣賞、理性欣賞等更高的鑒賞層面。在鑒賞音樂作品時融入影視音樂,可以讓學生在教學的過程中更好地理解作品內(nèi)容、音樂家的作品特點等[3]。例如,鑒賞具有歌唱性、抒情流暢的肖邦音樂時,教師可以在教學中采用《魔幻飛琴》中的音樂進行輔助教學。電影中的一段曲子引自肖邦25號作品中的第5首,在插入音樂的同時,電影所呈現(xiàn)的畫面為華沙街頭雜貨店中玩耍的小姑娘,引入肖邦樂曲、練習曲的主要目的在于協(xié)同電影畫面共同詮釋孩子眼中充滿希望的世界。而在該影片的動畫場景中,人物對白則完全被鋼琴旋律代替,在教學中可啟發(fā)學生根據(jù)音樂腦補畫面中的臺詞,進而降低對于肖邦音樂作品的理解難度,并由此改善音樂欣賞效果與提升鑒賞能力。
(二)在視聽訓練中發(fā)揮影視音樂的輔助作用
視聽訓練是培養(yǎng)音樂聽覺的有效途徑,也是音樂專業(yè)中的基礎理論課程,在教學中應重視結合視唱培養(yǎng)學生的音樂思維能力,并增強感悟音樂的能力。如在進行視聽訓練教學時僅利用單一化教材內(nèi)容,則不但會讓學生產(chǎn)生枯燥厭煩感,教學效率也會因此降低。對此,可以在音樂視聽訓練中融入影視音樂,充分利用視聽音樂所具有的輔助作用增強學生對于視聽訓練的興趣。影視作品中的插曲、片尾曲及主題曲等,學生多較為熟悉,對于其中的節(jié)奏與音準等把握較好,且影視作品中的音樂通常交匯了多種旋律與節(jié)奏,可以有效改善視聽訓練效果。因此可以將影視音樂作為視聽訓練的輔助教材,并在教學中重點把握好視譜教學問題,從而通過影視音樂教學有效提升視譜能力[4]。例如,可以利用央視播出的《闖關東》片尾音樂《家園》進行視聽訓練?!都覉@》的作詞者為張宏森、王敏,作曲者為劉歡,歌曲分為三段,第一段曲調(diào)跌宕,且極富浪漫主義情懷,進入第二段時則配以節(jié)奏感強烈的Rap說唱形式,同時結合了甜美風格的《搖籃曲》,第三段則具有音律高亢的特點,整個片尾曲氣勢恢宏、風格多變,生動塑造了闖民形象。在進行視聽訓練時,先讓學生觀看默片,隨后啟發(fā)學生聯(lián)想音樂,聯(lián)想后聆聽音樂及剖析音樂結構,在做好上述工作后,再讓學生學唱《家園》,學唱時可采用PPT為學生展示簡譜,并指導分段唱簡譜與歌詞,最后由教師彈鋼琴引導學生根據(jù)伴奏合唱《家園》。
(三)音樂審美教學中發(fā)揮影視音樂的輔助作用
音樂審美教學的重點在于讓學生感受音樂作品所具有的伴奏美、曲調(diào)美、音韻美及情境美,使學生在教學中能夠獲得心靈上的陶冶,并在內(nèi)心萌發(fā)美的情感。為了在音樂審美教學中更好地發(fā)揮影視音樂所具有的輔助作用,則應在教學中重視喚起學生對于音樂審美的情感體驗。情感體驗是一種穩(wěn)定且復雜的社會性、態(tài)度性體驗,在欣賞影視作品中的音樂時不但可以起到豐富情感、陶冶情操及感染心靈的作用,同時可以有效培養(yǎng)大學生對于音樂的審美能力。例如,可以選用《上甘嶺》中《我的祖國》進行音樂審美教學,該曲目由兩大部分組成,第一部分歌聲甜美,曲調(diào)舒展、旋律寬廣且委婉動聽,在欣賞的過程中可以將學生帶入到祖國美好山河的意境當中,如田野稻浪、江河帆影等。第二部分為混聲合唱形式,曲調(diào)激情高亢,旋律則具有氣勢磅礴與宏偉壯麗的特點,在音樂審美教學中可以讓學生感受到強烈的愛國主義情懷,并在熱血沸騰的情感中增強身為中華民族的自豪感。
三、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大學音樂的課堂教學當中應運用與生活相貼近的影視作品音樂,讓學生在音樂教學中獲得思想意志、情感及心靈上的陶冶。在開展音樂教學工作的過程中應注意優(yōu)化影視音樂作品的教學方式,確保影視音樂能夠有效輔助音樂教學。
參考文獻
[1]李曉艷.地方綜合性大學音樂類專業(yè)素質(zhì)拓展教學研究——以三峽大學音樂類專業(yè)為例[J].三峽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4,36(6):105-107.
[2]陽軍,夏小曹,葉志明,任音,紀燁燁,卿楊.“音樂素質(zhì)專業(yè)化教育”的意義及其培養(yǎng)模式——以上海大學音樂學院的探索為例[J].中國大學教學,2014(12):1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