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凌芝
中圖分類號:G62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7661(2015)15-0073-01
教學亮點:在反復誦讀中感悟、回味母子親情,領悟愛的芬芳。引領學生學會被愛與愛人。
亮點設計思路:世上最無私、最純潔、最難忘的就是母愛了。這首清新美麗、深情動人的散文詩,字里行間處處流露著感人的母子親情。在教學本文時,指導學生通過反復的誦讀,去感悟文字中流露的濃濃親情,引導學生懂得在享受母愛的滋潤的時候不忘回報母愛。愛是本文的亮點,在課堂中引領學生懂得受愛與施愛。正是因為有了這種無私的如花一般芬芳的愛,我們的生活才美麗如花。
教學方法:朗讀法——采用反復誦讀的方法,讀出文字中隱藏的情趣,回味母子親情,領悟愛的芬芳。
教學準備:PPT課件。
教學時間:一課時。
教學流程:
(一)導入
今天老師給大家?guī)砹艘粋€故事《逃家小兔》……(PPT展示繪本,老師配樂講故事。)小兔說要逃走,兔媽媽沒有生氣,而是和小兔子做游戲一般一直追隨著小兔子。誰能告訴我這是為什么呀?
(二)讀,與媽媽游戲
1.學生自由讀課文。思考:“我”變成了一朵金色花后與媽媽進行了哪幾次嬉戲?
(課件顯示:“我”變成了一朵金色花后與媽媽進行了哪幾次嬉戲?)
2.學生獨立思考、小組交流后回答。
3.教師引導學生明確:作者變成了一朵金色花。變成金色花后“我”和媽媽進行了5次嬉戲:①媽媽找我,我暗暗地在樹上匿笑,卻一聲兒不響;②開放花瓣,看媽媽工作;③在做禱告的庭院里散發(fā)花香;④在媽媽讀書時將影子投在媽媽的書頁上;⑤媽媽拿燈去牛棚時,我有變成孩子,求媽媽講故事。
(三)思,悟母子深情
1.教師提問:在與媽媽的嬉戲中我看到一個怎樣的孩子?又看見一個怎樣的媽媽?
(課件顯示:在與媽媽的嬉戲中我看到一個 的孩子?又看見一個 的媽媽?)
2.學生自由讀詩,找一找能體現(xiàn)人物特點的句子和自己喜歡的句子。同桌相互說一說、讀一讀。
3.全班交流,教師適當引導學生在讀中走進“我”與“媽媽”,指導朗讀,讀出隱藏在文字中的情趣,體悟母子深情。
指導學生注意字的重讀,如“笑嘻嘻”“搖擺”“跳舞”“認識”“匿笑”等等;注意語調的抑揚變化、語速的快慢結合,如“孩子,你在哪里呀?”“卻一聲兒不響”“你到哪里去了,你這壞孩子?”等;語氣要與人物年齡身份相符,如“我不告訴你,媽媽。”等;學會在讀的時候想象畫面,讓自己置身于環(huán)境中,如“當你當你沐浴后,濕發(fā)披在兩肩,穿過金色花地林陰,走到做禱告的小庭院時,你會嗅到這花香,卻不知道這香氣是從我身上來的?!?/p>
在讀的過程中明確:我從詩中讀到了一個活潑、可愛、天真、機靈、體貼、關心媽媽的孩子,看見一個慈愛、聰明的媽媽。我和媽媽嬉戲是為了回報媽媽的愛。
4.教師提問:原來“我” 變成一朵金色花和媽媽嬉戲不為別的,只為回報媽媽的愛??伞拔摇被貓竽笎蹠r為什么總是“暗暗地”“悄悄地”進行的? 學生交流,自由回答。
(四)行,讓我來愛您
1.同學們,你想怎樣回報你對媽媽的愛?是像泰戈爾一樣搖身一變躲起來與媽媽進行愛的迷藏,悄悄地關愛媽媽,還是跑到媽媽身邊給媽媽一個擁抱、一個親吻?
2.大家說的真好?,F(xiàn)在讓我們一起把這首《金色花》送給我們親愛的媽媽。配樂誦讀,師生齊讀《金色花》。
3.了解作者,理解泰戈爾思想中的“大愛”。理解“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學會愛身邊的每一個人。
教師小結:感謝泰戈爾帶給我們的如此清新、唯美的文章。泰戈爾的一生其實也很不幸,他的妻子和一雙兒女在短短的兩年內相繼離開了他。在這人生最悲痛的時候他卻寫出了這樣充滿愛意的詩。因為他不僅愛自己的親人,他還愛身邊的每一個人。他想把愛傳遞到世界的每一個角落,讓每一個人都能感受到愛的溫暖。這讓我想到中國的一句老話“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希望我們同學們在享受愛的時候學會愛身邊的每一個人。因為有如花一般芬芳的愛,我們的生活才美麗如花。
(責任編輯 曾 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