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石家莊市第二十一中學050000)
初中數(shù)學教學中差別性教學的實施辦法
王立環(huán)(河北省石家莊市第二十一中學050000)
毋庸置疑,學生在學習時由于智力因素的影響,在學習知識的過程中存在著差異性。具體表現(xiàn)在學習的成績上,同樣的卷子,同一個教師教的學生,總有高分的學生,也總有不及格的學生。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因材施教、因人施教就很有必要了。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在傳授知識時要實施差別性的教學才能適應學生的情況,做到統(tǒng)籌兼顧,學生才能共同發(fā)展和進步。本文從差別性教學的作用談起,重點介紹了差別性教學的實施辦法。
初中數(shù)學差別性教學實施辦法
初中學生的生理和心理正處在形成的階段,每個人的智力發(fā)展情況也不一樣。因此,在知識的接受能力方面也存在著先天的差別。但我們現(xiàn)在的課堂教學的模式幾乎是千篇一律的,對學生的先天差異沒有考慮在內(nèi),尤其是在數(shù)學知識的學習方面,所表現(xiàn)出來的差異性就更大了。同樣的卷子,同一個教師教的學生,總有高分的學生,也總有不及格的學生。這就要求教師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中,有針對性地對不同的學生采取差別性的教學方法,以期每個學生都有不同的進步。
(一)正確認識學生的差別,以促使其健康成長
學生在接受教師所講的知識的時候,有的學生接受得快,有的接受得慢;對知識的運用能力也不相同,當然,學生的智力存在著差別,這是由先天的條件決定的。因此,教師要正確對待學生的學習差異,特別是在數(shù)學學習中,需要學生有較好的邏輯推理判斷能力,同一個教師講的知識點,同樣一道題,有的學生幾分鐘就能思考出來,而有的學生一節(jié)課也做不出來,這就是差別。
作為一名數(shù)學教師,就要從學生的實際情況出發(fā),結(jié)合數(shù)學書本上的知識,在講課過程中讓不同的學生都能有所提高,這就是我們教育的目的。教師要讓學得快的學生能學到更多的知識,讓中等的學生能有所進步,而程度差的學生也能學有所獲,這才是成功的教育。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針對不同的學生層次,運用不同的教學手段,盡量利用差別性的教學來促進不同學生的健康發(fā)展。
(二)使學生能體驗成功帶來的自信
我們經(jīng)常說,在教學的過程中要使不同的學生都能有所進步,倡導素質(zhì)教育,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話雖這樣說,但對于學生來講,分數(shù)就是學生的命根,中考高考都是看的分數(shù)。所以學生一考試就有分數(shù),一有分數(shù)就出現(xiàn)了三六九等,而成績差的學生自然是覺得低人一等,從而在學習上就有可能出現(xiàn)破罐子破摔的情境,以至于喪失學習的自信和主動性。
因此,教師一定要從學生的實際情況出發(fā),采取相應的措施,給不同程度的學生以不同的教學要求和目標,使不同的學生都能有進步,都能體驗成功帶來的快樂。尤其是成績差一點的學生也能踏踏實實地學有所成,哪怕一點微小的進步教師也要及時鼓勵,讓學生能有自信,更加相信自己能學好,從而完成自己的學習任務。
在初中數(shù)學的教學中要實施差別性的教學,不是簡單的一句話的事,這是一個系統(tǒng)的工程,從分析學生學情出發(fā)到實施辦法的制定都需要教師艱辛的努力,現(xiàn)將我在實際教學中所運用的方法簡述如下。
(一)針對學生的學業(yè)水平,合理分組
我們知道,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如果對所有的學生用同一種教學方法去講解,那肯定是有的學生吃不飽,有的學生接受不了,因此,教師首先應該對學生進行系統(tǒng)考核,然后根據(jù)學生的意愿再去分組。我在實際教學中是將學生分為三個組別,也是三個層次,一般情況特別突出接受能力好的學生分為一個層次,這個層次的學生在班里人數(shù)不是很多;接受能力差的分成一個組,這樣的學生人數(shù)也不是很多;最后是中間程度的學生是一個層次,這在班級中是一大部分。這樣分組既照顧了中間,又兼顧了兩端,是比較合理的。而且大部分學生是屬于正常智力水平的,教師教授起來還相對容易些;教師需要特殊照顧的其實就是接受能力差的那一個組,教師可以利用課余時間專門給他們補補課,講授學習方法等內(nèi)容,讓他們能一步一個腳印,掌握好基礎知識。
(二)根據(jù)不同層次的學生,采取不同的教學方法
教師關鍵是利用課上的時間來指導學生學習。根據(jù)我的分組情況,一開始雖然設計的很好,但在實際操作時還是遇到了一些困難。比如說新課的引入,在數(shù)學的講解過程中,教師要通過相應的知識來引入新課,一開始在引入時,我考慮從中間層次的大部分學生開始,但在實際運行中就出現(xiàn)了問題。接受能力差的學生有了聽不懂的跡象,而接受能力好的學生明顯有吃不飽的現(xiàn)象。針對這種情況,我及時調(diào)整了教學方法,引入新課時從最低層次的學生開始;解決新課內(nèi)容時讓中間層次的學生來完成;最后總結(jié)提高階段讓接受能力好的學生來完成,使不同的學生在不同的知識段來起主導作用。這樣的教學方法可以發(fā)揮每個學生的長處,以使他們能循序漸進,逐步有所提高。
(三)根據(jù)分組的情況,教師安排的學習任務也有所不同
對于學生的學習任務的安排,這三個組別的情況也有所不同。針對對于課本知識學有余力且程度較好的學生,我便給他們多安排了一些綜合性的習題,以提高他們綜合運用的能力,同時培養(yǎng)他們攻克難度的數(shù)學思維;對于中間的大部分學生我安排數(shù)學課本的習題和部分有一定難度的習題,以培養(yǎng)他們的數(shù)學思維為目的;對于低層次學生的任務安排是通過做一定量的習題來鞏固基礎知識,通過重復做題來打好扎實的基礎,再求能有所進步。
(四)因為層次不同,所以評估的方法也要有所不同
教師在采用差別性的教學時,這樣的教學要求和教學方法對不同的學生都有提高,但最終在評價學生的進步時就不能用統(tǒng)一的尺度來衡量,因此,評價的方法也有所不同。我在實踐中是這樣做的,我用的是同一套卷子,但在題目的要求上有讓程度好的學生做的,有讓程度差的學生做的,在綜合題目當中來體現(xiàn)不同,難易有別對應學生的不同水平。這樣的評估使不同組別的學生都能看到自己的進步。
總的說來,教師在教學中采用差別性的教學是有科學依據(jù)的,我們的教學要從實際出發(fā)來解決問題。而且這種教學的方式近乎是一對一給學生上課,針對不同的學生采用不同的教學方法。尤其難能可貴的是教師對于成績較差的學生的關注,使他們對自己的學習有了信心,找到了自己的閃光點,能充分發(fā)揮自己的優(yōu)勢,學有所長。
[1]王法思.初中數(shù)學里的加法定理[J].安徽教育,1988(10).
[2]朱改蘭,劉婉鳳.優(yōu)化初中數(shù)學教學方法的探討[J].郴州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1994(4).
(責編 金東)